逍遙禪的博客

體悟人生真理,通達智慧覺悟。自覺覺他,自利利他。youtube鏈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4fjoWGlYx4&list=PLXXuRYOXx2fKoL33puVNg_m7JH9th7Wu4
博文
(2022-12-17 08:55:48)
說說道家的修行方法 作者:逍遙禪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複。夫物芸芸,各複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複命。複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道家修行的方法是:首先是修“精氣神”,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化虛,煉虛還道!這是大體方向。。。。。。 致虛極、守靜[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2-12-16 18:22:42)
說說儒家的修行方法 作者:逍遙禪 《論語·為政》: 子曰:“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十五有誌於學,“學”什麽?三十而立,“立”的什麽?四十不惑,不再迷惑什麽?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什麽?六十而耳順,“耳順”是怎樣的一種修行境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2-12-16 08:02:44)
修行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每天都要檢查自心、革新自己,始終保持覺悟真心本性,讓光明智慧心照耀空明靈覺的本性,讓光明智慧心照耀如如不動的佛性,這樣自心才能合道!老修行們常說:靜中十分功,動中一分功;動中十分功,病中一分功;病中十分功,夢中一分功;夢中十分功,生死一分功!
靜,就是靜坐,靜坐覺照佛性的功夫,已經是常覺不眛了,在行住坐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學佛是“信解行證”的過程!作者:逍遙禪學佛是一個過程,開始學佛都有一定的願力目標,這是“信願”的過程;學佛都需要體悟或者體悟明心見性的真理,這是“理解”的過程;學佛都需要把握自己心行,走在覺悟真心本性的佛道上,這是“心行”的過程;學佛都需要證真心本性的涅槃,這是“證”的過程。然後才能發揮真心本性的妙用,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心性學 ——逍遙禪 第一章、王陽明的心學 一、王陽明心學精髓 王陽明心學精髓可以用六個字、四句話來概括:六個字是“心即理”“致良知”;四句話是:“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心即理”就是王陽明反複強調的“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 &ldqu[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2-12-10 12:57:10)
問:言下見自心很難嗎?言下見性很難嗎? 答:言下“見”就是! 問:“見性”這麽簡單,為何學佛人不能“見性”? 答:隻是因為自己賊心不死,執著於所見相、執著於根塵相對的六塵假象、執著於在六塵假象起妄想邪見(我執和法執),因此不能見自心、見自性!
所以佛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隻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心性本空,不是覺有覺無而本空,而是心性本就是空無一物!空覺一體性是心性的基本特征,因為心性本身看不見、摸不著、聽不到、不是物,所以名為空;但心性有功能作用,也就是覺有!不能因覺有否定心性本空,也不能因為心性本空否定覺有!這恰恰就是參禪的要點:“離能所絕有無”和“離心意意識參”!
221209zlp[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學佛就是要坦然麵對生死,覺悟真心本性的不生不滅心性,在不生滅心性中轉生滅心、生滅法、生滅事物現象!心能轉物即如來! 如何“心能轉物即如來”的? 我們眼前的色塵事物是不是自心通過眼睛看到的?眼見色塵是不是根塵相對? 這是第一轉,從色塵事物轉到根塵相對上來,也就是從妄想執著相轉到心識十八界上來了! 色塵事物是眼識見的根塵相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為什麽學佛?學佛人的根機不同,發願動機就不同,有的人為了求佛保佑(大多數人),有的人為了解脫身心業障痛苦,有的人為了解脫生老病死的生死輪回,有的人為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有的人為了成就天神和小乘四果,有的人為了成就菩薩道行菩薩道,有的人為了覺悟真心本性的真理成就佛果,有的人學佛是借助佛心佛性智慧認識真理、掌握真理、利用真理造福於全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很多學佛人說這說那,都是說給別人聽的,沒有體悟自己“心生則種種法生”,更沒有體悟“不生滅心性的佛法”,說與不說有何意義呢? 其實,一個學佛人最高的心性境界,就是“時時說佛法,時時度眾生”。。。。。在五蘊十八界的根塵相對二法中,學佛人見不二佛性;在不二佛性中,一切二法皆是“平等如幻觀”的不二佛法,這是“時時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