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禪的博客

體悟人生真理,通達智慧覺悟。自覺覺他,自利利他。youtube鏈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4fjoWGlYx4&list=PLXXuRYOXx2fKoL33puVNg_m7JH9th7Wu4
博文
人的一切煩惱痛苦的根源,在於自心攀緣妄想執著分別作者:逍遙禪做一個旁觀者,看著那個痛苦煩惱的“我”,看看“我如何演戲”。。。。。一會兒演一個快樂的人,一會兒演一個斤斤計較的人,一會兒演一個生氣的人,一會兒演一個裝逼的人,其實都是無常變化的演員“我”,真正的我,隻是一個出離心的旁觀者(覺者),隻是心如虛空的佛性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染、淨指的是自心迷與覺,而非體性(佛性)!佛性隻需要自心識不二佛性就可以了。。。。。。按照證量來看,《圓覺經》上說自性覺性有五種證量,也就是凡夫隨順覺性、未入地菩薩隨順覺性、菩薩隨順覺性、如來隨順覺性、名為隨順覺性!禪宗公案的祖師有所省、開悟大多數屬於自心認識了不生不滅的分別性而已,但很少有達到未入地菩薩隨順覺性、入地菩薩隨順覺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禪宗與淨土宗修行的區別作者:逍遙禪
禪宗的起點比較高,即使小乘四禪八定,也是以“外不染內不亂”的清淨心為基礎;大乘般若禪定,必須以光明智慧心為基礎;而教外別傳的禪宗頓法,是以當下見性、言下見性為基礎,因此禪宗頓法“不論禪定解脫,惟論見性”!
因此,修行禪宗要求根性比較高,根機要求屬於中上根(小乘、大乘禪修),禪宗頓法必[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禪修的關鍵:覺察自己的念頭第一關:祖師為何說“張口即錯,動念即乖”?《地藏經》上為何說:“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業”?
這一關如何過?自己過去了嗎?禪宗注重的是:當下一念(迷悟)。不覺當下一念,其實都是妄想!總的來說:不怕妄想起,就怕覺悟遲!念起即覺!
覺賊無礙、覺心本空、賊入空室賊心亡!
知幻即離,不作[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自性覺,覺察自己的念頭,是對自性迷的攀緣妄想心說的!因此屬於凡夫隨順覺性,是解脫攀緣妄想心的基本方法。小乘聖人修行光明智慧心的正覺,但依自性覺為基礎!
大乘菩薩修行本心本性本空的空性,但依般若智慧為基礎!230623[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什麽人頓悟?天生有智慧的人,或者修行到光明智慧心的人!頓悟“悟”了個什麽?大乘悟本心本性本空的空性體,或者佛性空覺一體;上乘悟真心本性的真如體;佛乘悟自性三身一體(三身元我體,四智本心明)!什麽人漸修?一切攀緣妄想心,妄想凡夫,都需要皈依發願、懺悔消業、積累善根福德因緣資糧,從而自性覺;一切擺脫了攀緣妄想心的自性迷,能夠自性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作者:逍遙禪 心法與唯識,其實沒有任何區別,隻是名相不同而已! 唯識隻是從心識說明“萬法唯識”,心法隻是從“心生則種種法生”來說明“萬法唯心造”! 因此,十法界十種道法,都可以在唯識和心法中找到對應的道路! 下手處都是自心根塵相對,也就是“緣根緣塵的六識”(唯識),在心法就叫攀緣心! 如果繼續執著於六塵假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3-06-18 17:34:28)
見相如何離相?
見相離相,那得看各人的本事!
有的人閉上眼睛也無法離相,有的人見相的同時也能離相覺自心悟佛性。。當我們看到這幾個字時,執著於文字含義,繼續糾纏辯論,作為未見性之人來說很難離相!
當我們看到這幾個字時,明白眼見無非色,返到眼根作用“眼見”上來,眼見即心見,馬上就是清淨心!若離前塵,有分別性,也是如此!離開六塵[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3-06-13 10:42:30)
《證道歌》上說:“有人問我解何宗,報道摩訶般若力”!
在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的無相法中,根本就沒有“自力、他力、佛力的意識分別”,而是無分別智慧的摩訶般若力! 隻有摩訶般若力才能“行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隻有具備摩訶般若力的智者,才能言下見不二佛性!因此六祖壇經上說:“蘊之與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3-06-12 18:05:27)
會觀自心者,一是觀自心本心本性本空,也就是覺後空空無大千;二是唯心所現,一切皆是自心作用顯現的影像! 換句話說,觀自性體、用、相三者一體,而又妙用無限! 禪宗頓法,惟論見性。。。。。要麽識遍及一切處的佛性,要麽識自性真心本性的圓融(大圓滿),要麽識自性體用相一體(自性三身一體)。。。。 ——(230612《三種相續》103、104) 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