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山雁

我似高飛雁,家鄉傍牟山。先賢名列子,才俊數潘安。
個人資料
牟山雁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二十多年前來美留學的人,雖專業不同,誌向各異,但似乎有一個相同的目的:追求更美好的生活。 本人不同於二十出頭來美的“小留”,在國內已是北京名校副高,工資加獎金每月800元,按市價等於100美元。那在京已是不低的收入,但和美加的副高8000美金月薪相比,相差80倍,落差還是太大了。當時在海澱區住一小三居,覺得相當狹小,自然也向往美囯寬敞的獨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09)

在熱播電視劇《山海情》眾多的人物形象中,李水花無疑是最為引人注目的一位。她美麗的麵容,可憐的境遇,可敬的人格,可讚的作為,都給人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 首先是她悲慘、可憐的境遇。開劇伊始,她夾雜在一群孩子中,準備逃離那貧窮、閉塞的山村。當村幹部得福追來,她楚楚動人的明眸充滿憂鬱和恐懼,“你是來抓我回去的嗎?”她本可以逃離,[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8)
(2021-01-28 13:18:30)
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 ----李商隱 那是1977年春,縣廣播站召開業餘通訊員會議,我是主持人之一。與會者中有一位名叫“旻”的女孩,是開封市下鄉知青,身材苗條,明眸皓齒,頗引人注目。會後,一種莫名的惆悵縈繞於心,揮之不去。 當我迫使自己把那副美麗的麵容從記憶中抹去的時候,出乎意料地收到了她寫給我的一封信。大意是說在開封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9)

在上篇博文《流金歲月:朱鎖鎖為何如此可愛》中,我曾從傳統文化的視角,讚揚了鎖鎖作為閨蜜、知己的充分理解對方、無私給與,以及知恩必報、行俠仗義的情懷。可是我忽略了她作為現代女性的率真與灑脫(博友retreat稱之為“颯”),那應該是鎖鎖廣受觀眾喜愛的另一重要原因。 “颯”也許可以理解為姿態優雅,但似乎也可理解為行為的灑脫。率真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21-01-27 13:37:07)

我最喜歡的歌手之一是張薔。我是張薔遲到的、卻是鐵杆兒的粉絲。張薔是八十年代的著名女歌星,曾風靡一時,是首位登上美國《時代》周刊的華人歌手,當年曾與鄧麗君並駕齊驅。她的歌至今傳唱不衰,廣受大家喜愛。不少歌經久彌新,百聽不厭。原因很簡單,她獨特的音色及獨特的韻味,包括少女的青澀,青春的狂野,些許性感,和特有的嗲味兒,都是獨一無二、難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八十年代中期,我在北大讀研究生。為打發學習之外生活的無聊,喜歡聽歌。無意中借到揚子江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張慶的立體聲磁帶---《張慶獨唱歌曲選》,一聽而不可止,聽了不知多少遍。歌手的嗓音珠圓玉潤,歌聲美麗動人,聲情並茂,絕對是一流,在我心中幾乎無人能及。 可是如今網上歌手的名單中,張慶已蹤影全無,她難忘的歌在網上也難以聽到了。在網上搜索[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懷著激動的心情讀了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說《人間》。隨著書中的人物及其情感,我的心時而陰鬱、低沉、痛苦,時而激昂、興奮。好像隨著作者駕一條小船,度過了他那少年時代的苦難的長河。 俄國革命前(十九世紀八十年代),俄國國內十分混亂。就是在這樣一個社會裏,作者度過了他苦難的少年時代。他做過鞋店學徒,在輪船上洗過碗碟,做過繪畫徒工,還當過&ldquo[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21-01-24 17:34:31)
步陶詩《飲酒》韻 結廬在異域,罕聞車馬喧。 他鄉寡親朋,鎮小復地偏。 寄食洋學府,心繫故川山。 鎮日窮碌碌,豈冀衣錦還? 垂垂老將至,踽踽復何言。 (2020年2月19日) 步陶潛《歸園田居》韻 盛年辭帝鄉,北美逰書山。 誤入陌地生,抑怏頗有年。 忍辱兼負重,步步如臨淵。 所幸身有托,小鎮傍園田。 方宅十餘畝,洋房八九間。 雜樹生院[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當了兩年“回鄉知青”之後,我幸運地被縣廣播站選中,於1974年7月開始了三年半的記者生涯。其間有成功的喜悅,也有挫折和苦悶,可謂苦樂參半。如今回想起來,也是五味雜陳。 一開始我和梁飛一起出去采訪。梁是從部隊報道組下來的,在報紙上發表過新聞報道。我是新手,從頭學起。當時隻有縣委有一輛小轎車和一輛吉普,我們就隻有騎自行車的份兒了。第一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8)

所謂“移情作用”,就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或者把對過去生命中重要人物的情感轉移至所遇之人。《流金歲月》就通過對移情現象的運用,成功駕馭了全劇的整體構思,並大大增強了它震撼人心的藝術魅力。 《流金歲月》中的最大懸念,無疑是精言房地產公司的老總葉謹言與朱鎖鎖的關係。一開始兩人素不相識,全無瓜葛;但乍一相見,葉總卻對朱時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
[16]
[17]
[18]
[19]
[2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