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著激動的心情讀了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說《人間》。隨著書中的人物及其情感,我的心時而陰鬱、低沉、痛苦,時而激昂、興奮。好像隨著作者駕一條小船,度過了他那少年時代的苦難的長河。
俄國革命前(十九世紀八十年代),俄國國內十分混亂。就是在這樣一個社會裏,作者度過了他苦難的少年時代。他做過鞋店學徒,在輪船上洗過碗碟,做過繪畫徒工,還當過“監工”。他接觸到的人物,都是小市民和在城市做工的農民。他在這部書裏反映出來的,也正是他們的生活狀況。
作者的出身是很苦的。父親死得早,他不得不跟外婆過日子。外婆家破產了,他隻好十來歲就離開家庭,來到了“人間”,以維持生活。他開始是個“好人”,見到那些欺負人的事和庸俗下流的東西,他就厭惡,以至於揮拳相助、打抱不平。可見他也是很勇敢的。後來,他越來越看透社會的黑暗,而且發現,“我得有所作為才成,要不然我就完了。” 他曾經苦悶過,覺得簡直沒有生路。但他更多的工夫不是生悶氣,而是貪婪地讀書。讀書使他忘記了苦悶,給了他生的希望。書中的人物是多麽可愛,書中的生活是多麽美好啊。(而作者)“就連現在我回想我那種由無能為力而產生的絕望心情,也仍舊會感到羞恥和苦惱。” 這是他回憶當時絕望心情的話。讀了書,就暫時壓住了這種心情。他就是用讀書來解除苦悶的。
高爾基從小就喜歡讀書,他很刻苦、很堅毅。自從克姆雷依給他許多讀書的方便後,他就更加熱愛和迷戀於書籍了。但是條件是很惡劣的,為了讀書,常常遭到毒打和懲罰;但他想盡一切辦法,照樣刻苦用心地讀下去、讀下去。到了十五歲,他就讀了各種各樣的許多書籍,從書中學到了許多東西。比如通過書本,他學會了對為達到目標不懈奮鬥的人的尊敬。這對他以後的發展起了很大作用。
作者的頑強和倔強是令人佩服的。現在我們的條件比他不知好多少倍,至少不至於比他的條件差吧?可自己怎麽學習呢?如果作者的少年是處在我這個環境,他一定會更發奮學習的。
作者給人的啟示是引人注目的,就是在困難的時候,在覺得無出路的時候(作者當時的環境即是如此),應該怎麽做。是忍受嗎?不!“因為世界上再也沒有一種東西能夠像忍耐、像對外界力量的順從那樣厲害地使人變為殘廢的了。” 要前進,要奮鬥,要奔向光明大道。盡管道路是曲折、艱難的!
高爾基的精力真驚人。他經常連夜讀書、寫詩,而且經常通夜不眠。這種拚命精神也是值得認真仿效的!舒舒服服是不能做出較大貢獻的,是不能有所作為的!
(1977年7月24日於中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