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山雁

我似高飛雁,家鄉傍牟山。先賢名列子,才俊數潘安。
個人資料
牟山雁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2021-02-25 09:49:00)
歐陽修:《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宋徽宗(趙佶):《醉落魄·預賞景龍門追悼明節皇後》 無言哽噎,看燈記得年時節。行行指月行行說。願月常圓,休要暫時缺。 今年華市燈羅列,好燈爭奈人心別。人前不敢分明說。不忍抬頭,羞見舊時月。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對留學北美的人來說,除了麵對學習、工作、生活中的種種壓力,還要麵對另一種挑戰:孤獨。 人是群居動物,需要親朋好友的陪伴。沒有誰願意落單,變成離群的孤雁。但留學生離開故土,恰恰就形同孤雁。就像前些天我在博文《人在北美:男兒有淚不輕彈》開篇所說的那樣:“當我們下定決心,不計得失,不畏艱險,排除萬難,負笈北美,我們就已無可避免地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5)
一 思念是一枚瘦月, 徘徊於庭院路口。 思念是萬點寒露, 濕了夜半,濕了肩頭。 思念是一杯又一杯苦酒, 燒得心兒也抖,手兒也抖。 思念是千萬根扯不斷的理由, 不尋求,又尋求,覓回來的都是愁。 二 一枚鵝卵石 一枚孔雀蛋 並排臥在河的臂灣 他們太相似了 相似得 連他們自己 也難已分辨 愛的炎熱 將孔雀蛋育成孔雀 飛[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新學期一開始,就開始繁忙起來。每周除了上四門課,還要教五節中文,每天一節。除了做功課、寫論文,還要改作業、見學生,忙得團團轉。 忙還在其次,更難應付的是各種全新的挑戰。 語言障礙是首要的挑戰。雖說在國內學了多年英語,並考了托福、TSE,但真刀真槍的實戰卻沒有過。來了美國,無論日常生活、上課、教課都用英語,連跟電話公司討價還價也離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9)
一個輕風細雨的夏日 和你,初相遇 微笑著回眸 激起了心湖的陣陣漣漪 極力掩飾著熱情和羞澀 心卻像是帶著哨音的一群鴿子 放飛進晴空日麗 那個年代 無形的理智,小心翼翼地 丈量著每一步情感的距離 巨大的現實差異 終究是花開花落去 幾十年過去了 泛黃的日記裏 淚痕的沁跡模糊了的名字 刻在了心裏 一切都成了往事 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來美第二天,一覺醒來,見小李已經在準備早飯。 小李是理工科出身,是從北京來美工作的。他不理解為什麽許多人來美留學。 他抓了一把cereal給我,那就是我的早飯了。由於他還沒買微波爐,隻能泡涼奶喝,冰心涼,所以也印象深刻。 當天我就去找房子了。不太費力,就在離校園不遠的地方找到一個兩居室,與一個美國男孩子合住,每人280美元。隻是那是一層,[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6)
這是紐約州北部一個以安全著稱的小鎮、大學城。 在其東頭高中體育場旁邊的草坪邊沿上,有一個供人小憩的木製長椅;在木椅旁有一塊矮矮的石碑,為一位夭亡少年的冤魂而立。 少年幾年前遇害時才十二歲,傍晚前被掐死在了其母租住的公寓裏。鄰居家裏有人,也聽到了動靜,但沒有意識到發生了什麽,也沒聽到呼救聲。 其母是一個單親媽媽,認定凶殺是她的男[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人為什麽活著?怎麽活著?這是一個有關終極問詢的永恒話題。 “人以食為天。”要活著,首先要吃飯。於是美食似乎成了人生第一追求。但除了食,還有性。常言“溫飽思淫欲”。孟子的論敵告子早就說過:“食色性也。”他把食欲和性欲都看作人的天性。 除了美食、美色,還有滿足嗅覺的美味(氣味)和滿足聽覺的美聲。所有這些,也就是感官[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2)
1997年8月18日9點45分,我乘坐美國西北航空公司的二號客機,從北京首都國際機場起飛,前往美國讀博。 看窗外白雲舒卷,我的心一直不能平靜。人事處女秘書給我簽字、蓋章時的話不時在耳邊響起:“----佩服!”她也許是在稱讚,我卻覺得是在說,你這把年紀還越洋留學,“夠二!”我也再一次自問:為什麽年界不惑,仍未放棄屬於年輕人的留學夢? 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6)
留學自然是屬於年輕人的事。而我的留學夢卻萌生在而立之年以後,年近不惑才付諸行動、開始尋夢。 在北大讀研期間,我似乎沒有留學的想法。要不然,不會在第二學期讓英語免修通過。多學一學期肯定對英文考試更有利嘛。 但碩士畢業後,我似乎就朦朦朧朧有了留學的想法;隻是由於忙碌,從未真正提上日程。這樣一來,英文是忘了又學、學了又忘,反複多次。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9)
[<<]
[16]
[17]
[18]
[19]
[2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