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我來到你的城市
走過你來時的路
想像著沒我的日子
你是怎樣的孤獨
拿著你給的照片
熟悉的那一條街
隻是沒了你的畫麵
我們回不到那天
你會不會忽然的出現
在街角的咖啡店
我會帶著笑臉揮手寒喧
和你坐著聊聊天
我多麽想和你見一麵
看看你最近改變
不再去說從前隻是寒喧
對你說一句
隻是說一句
好久不見
拿著你給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初中的時候,結下三個死黨,俗稱四人幫。起初,兩兩滴分別好,多半好好合合,聚聚散散,無非是學習借個卷子抄個作業的不滿,或者你多看她一眼,她多看她一眼的敏感。小女孩的氣性還真大,一散就都別著勁兒噘著嘴昂著頭裝作沒看見滴誰也不理誰,隻有老大度量大,每次拽拽你我她,把大家又聚在了一起。 忽滴三年初中時光飛逝,到了中考,不幸隻有我留在原校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我對娘家較新的那套老房子沒有太多的感情,原因有兩個,一個是我大學畢業回來才住進去,二是當時因為某種特殊原因自覺生活在一種比較痛苦的狀態下,很想逃離那個老房子。後來結婚搬離娘家的老房子後,娘家老房子好像就從我的記憶裏瞬間消失了。後來父母來加拿大前,把她賣了,娘家老房子仿佛從此也從我的記憶裏永久消失了。這次回國,回娘家老房子去看看的念[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03-26 19:46:46)
準備去紐約見一位相識二十五年,十二年未見的好友。 紐約離多倫多,就如北京離東北的家鄉,可她不想來我這。 不來也好。還是我去。 最後一次見她,還是96年我去日本開會的時候。之後我們居然音信皆無,最近因為我注冊了FACEBOOK被她無意中尋到。 幸虧我用了真名。 她,是我初中同學。 那時的我又瘦又小,在班級裏不被人關注,渴望友誼的我尋遍班級裏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長春地質學院教學樓大名鼎鼎,老長春人都稱地質宮,算是長春市內一景。地質宮曾為日偽新宮內府所在地,是作為溥儀的正式“皇宮”來修建的。偽滿洲國成立後,日本人規劃長春,1938年9月動工開始建地質宮,因太平洋戰爭爆發,財力緊張而停工,隻完成地下部分。1953年,在原來基礎上修建了這座綠色瓦頂,極具中國式皇家建築風格的宮殿式建築,建築麵積三萬平方[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天安門在我的心中從來都是中國的象征。小時候,父母喜歡奔波,隔兩年就會去北京看看,拉著我和弟弟,不知道去過多少次北京。童年裏似乎能讓小夥伴羨慕的就是能去北京了。而每次去北京,仍舊要去天安門走一遭。有一次去北京,父母領著我和弟弟玩了一天,晚上終於坐上了公共汽車,擁擠的汽車上,媽媽抱著弟弟,我被爸爸媽媽包圍著擠在下班的人群中,竟然沉沉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中學離南湖公園很近,那時候午休經常和同學拿著飯盒和書,到公園裏對著湖水發呆,少年不識愁滋味。男生們也總是喜歡背著老師到南湖遊泳,據說上了岸皮膚都是綠的。因為離得近,中學六年不知道和同學們在南湖裏暢遊過多少次。後來和老情人兒耍了單,離家又近,南湖公園幾乎成了每晚散步的點兒。南湖公園陪伴著我們從冬到春,到夏,到秋,年複一年,所以連婚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十三年前,我離開故土,背著一把吉他,托運了兩個大音箱,又托運了老情人兒和我一起置辦的華而不實的小擺小設,小玩具們,我所有的漫畫書們登上了飛機。接機的老情人兒看到我推著比我還高的滿滿一車行李和那把吉他在分別一年後從機場大廳裏出來,感動滴。 那些我帶不走的就留在了故鄉的老房子裏。說起來,告別故土留下的東西無非是我多年前寫下的心情日記,[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21-03-25 21:31:34)
黃石的美是一種原始自然的美,沒有一絲一毫的人工雕琢和幹預。 每一棵在自然森林大火中倒下的樹木橫七豎八地倒在山頂上,山坡下,溪水裏,灌木叢邊,草地中,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終又回歸自然。他們在大火中悲壯屹立,皮黑了,心死去了,依然挺立,倒下後慢慢被火山灰埋下,被火山裏的生命水埋下,為這片土地的生命輪回書寫著不老的青春。 你更要感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夢中無數次回到那條小街,那條我們在離開中國前兩三年每天穿行的小街。 帶著兄妹倆,我們走向小街的時候,一切熟悉的氣息撲麵而來。城市裏鋪天蓋地的修建已經完全不是十三年前我離開時的模樣。小街的周圍高樓大廈,馬路上車水馬龍,樓上廣告霓虹閃爍,若不是憑著深刻的記憶走進來,我一定懷疑自己身處何處。可是從大路轉入小街的瞬間,我仿佛一下子就在瞬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