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瞬間

《科大瞬間》與您分享中國科大校友和教師校園內外真實、親切的回憶以及多視覺、多維度的人生感悟。
個人資料
博文
(2021-05-03 11:11:47)

【科大瞬間】從眼鏡湖的荷花說起 原創:蔣家平第70期 從眼鏡湖的荷花說起 蔣家平 中科院武漢植物園的黨委書記林克傑先生來科大,住在專家樓。我陪他出來散步,問他對科大的印象。他說:“很舒服,恬靜。特別是眼鏡湖附近,環境非常好。”又問他有什麽不足,他說:“湖裏的荷花品種一般。我們可以合作,給科大建個名貴品種的荷園。” 當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科大瞬間】|第69期 在上期《80年代我們怎樣讀大學--訪科大著名校友朱學良|熊衛民訪談》中,朱學良研究員回憶了在科大勤勉讀書、篳路藍縷做分子生物學研究的歲月。在接下來這部分談話中,他回顧了自己後來留學美國又毅然歸國,先在大學然後在研究所從事科研和管理分析了中美的科研文化、科研主力等,對限製中國科學進一步成長的瓶頸作了深入反思。 受訪人|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科大瞬間】第68期|熊衛民 高考成績出來了,數百萬莘莘學子將踏入大學校門。迎接他們的將是什麽校園、哪些師生、何種文化?他們該采取何種態度,才能不辜負這段黃金時光?八十年代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生的精神風貌和選擇可以給大家提供一個參照。 受訪人:朱學良 訪談人:熊衛民 整理人:任安波、熊衛民[1] 訪談時間:2017年12月28日 訪談地點:中國科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04-22 15:54:05)

第67期|顧問775我在科大拍電影
顧問775在電視片未普及之前,由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簡稱“新影”)拍攝的紀錄簡報可謂風靡全國。不誇張地說,那年頭,不知道新聞簡報,就不是那時代的人。我有幸與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打過交道,緣由是因為改革開放。八十年代中期,國家急於拓展新形象,以便宣傳新政立足國際。外交和涉外部門八百裏加急攜帶緊迫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04-19 19:20:58)

【科大瞬間】65期 牛人牛昊 by崔曉京785 科大給我留下很多的印象和回憶,但說起校友,總有這麽一個人,會不時穿過若隱若現的時空,來到我的腦海裏。他,就是牛昊。 如果你看到他,一定覺得很有意思。四平八穩卻稍帶急促的步伐,略高的身體上頂著一個碩大的腦袋,總是陷在沉思中,一雙大大的眼睛經常不轉動。他長得比較黑,因為皮膚不適臉上經常塗一點不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04-16 10:57:36)

【科大瞬間】特刊 教育必須去政治化—— 中科大阮耀鍾教授對“錢學森之問”的回答 第164期 【編者按】 "為什麽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這是著名的“錢學森之問”。這也是許多中國人以及海外華人共同關心的問題。中國科大博士生導師、原材料科學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0)

【科大瞬間】西區拓荒 (2021-04-1210:08:43)下一個 《科大瞬間》64期|盧延風8711 母校六十周年校慶,校友們紛紛撰文回憶母校幾十年的風風雨雨和發展曆程,在如此氣氛之中,往事也不斷在我的腦海中浮現,令我清不自禁地拿起筆來。自忖一下動因,主要有兩點:一是我本人與科大的特殊緣分。我與科大的情緣不隻是五年寒窗苦讀,作為一個安徽人,我在初二時就已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21-04-10 22:16:23)
文章轉載自公眾號老萬故事會,作者老萬(萬戰勇8911) 【科大瞬間】第63期 離上次回國有兩年多了,按人生八十年計算,又過了三十分之一。在這期間一位大學同學去世,大家都感歎到了見一麵少一麵的年齡。所以,每次回來一定要見老同學。 上回經過北京,當年睡在我上鋪的兄弟、成功人士北大郭教授正在外地享受人生,錯過了大宴賓客的機會。雖然後來他單請我一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21-04-07 21:00:15)

【科大瞬間】62期|萬戰勇8911我在初三時錯過了報考科大少年班的機會,但是命中注定三年後我還是考上了科大普通
班。在高考前就知道,一直以來理工科大學的男女生比例失衡是一個令男同學們頭大心塞
的現實問題。然而進校之後,現實之殘酷還是令我猝不及防。原來,科大的男女比例之高
已經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以我們計算機係為例,入學時全班58名同學中僅5[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21-04-06 07:10:31)

【科大瞬間】《方勵之專輯》 【編者按】今天,是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校長方勵之先生逝世九周年、《科大瞬間》特刊出陳勇校友的紀念文章,以表我們對方校長的深切懷念。 方勵之先生書法藝術初探① 陳勇8724研 方勵之老師存世墨寶不多②,按照書法界對書法作品分期的習慣,我想,方師的書法大致也可分為早期(40歲之前)、中期(40-60歲之間)、晚期(60歲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4)
[<<]
[31]
[32]
[33]
[34]
[3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