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album/21/97/0d/66c8375a2696SzO66FRj.jpg)
第127期遇上對的人
Chao835肯是我在美國讀博士時的同學,生在新奧爾良市,父母是來自芬蘭的移民,因此有了胡拉巴這個奇怪的姓。他個子很高,褐色的頭發,深藍的眼睛,皮膚雪白,特別愛笑,笑得像個天真的孩子。他比我晚來幾個月,與我共用一個辦公室,那時候剛好是他四十歲生日[
閱讀全文]
![](/upload/album/89/f2/2a/e3fae53f6703KQ6DJtXw.jpg)
【科大瞬間】第126期|BayWatcher84研
“從人類曆史的一種長久的觀點來看——例如從自今以後一萬年間的觀點來看,幾乎沒有疑問的就是,19世紀最重要的事件,將被認為是麥克斯韋發現電動力學規律,而比起這個在相同的10年內發生的重要科學事件來,美國的內戰將褪色而成為隻有地區意義的事件”,已故科學史家戈革曾引用(據說是)《費曼物理學講義》中費曼的[
閱讀全文]
![](/upload/album/25/5a/54/d8b2738142732A9ouko6.jpg)
第191期【科大瞬間2季】2021-11-22
顧問775
認識朋友JoanForkner是在我到美國之初。
八十年代末,我三十出頭拋家去國,遠赴北美,再一次“插隊2.0”——洋插隊。當時感覺恰似孤鴻寒雁,征程有如“風蕭蕭兮易水寒”般的壯烈,心中自然落寞。
我的棲息地是佛羅裏達,這個暖冬候鳥之州,飛來了我這“六親不認”、水土不服的太平洋彼岸“[
閱讀全文]
![](/upload/album/b4/01/e8/c2d981791630O0Giws3R.jpg)
【科大瞬間】人體特異功能是如何在科大熱起來的
瞬間2季2020-10-09第125期
編者按:
1978年春天,全國科學大會召開了。在這個盛會上,郭沫若作了題為《科學的春天》的演講。隨即,人們對科學探索的激情在二十多年的壓抑後噴湧而出。在這種熱烈氛圍中,社會上出現了對各種靈異現象的廣泛關注,很多人以為這是新的科學突破口,科大校園也不例外。今天,人們對靈[
閱讀全文]
![](/upload/album/7b/71/a9/8a8fe3c80328cIO9R1YE.jpg)
【科大瞬間】第124期|顧問775他為何悄然從人間蒸發?顧問7751983年上半年,因助教配置輪空,我成了係裏閑雜人員。6月的合肥天氣已似入暑,熱催人懶,每日如困頓和尚撞鍾。忽一日,接係總支書記火急火燎的電話:立刻,馬上趕到校醫院,有事商量!當時快到晚飯時間,相關人員均餓著肚子趕到校醫院,得知係裏一位研究生住院期間失蹤了。這位跑路先生姑且叫他許仙。我[
閱讀全文]
![](/upload/album/ed/61/57/ef6ee20577270rO6hXtx.jpg)
蔡建文799中國進入世貿組織後,我常有機會回國公幹和私訪,見證了中國經濟的蓬勃發展和人民
生活的極大改善,這其中留意到“狼性”一詞被人們廣泛使用和強調:人要有狼性,企業
要有狼性,國家也要有狼性。狼性,似乎被當成了一種良好的品質,必須加以培養和發
展,這與我從小的認知有極大的反轉。中國傳統文化中“狼”並不是個好東西,比如中山狼,野心狼,[
閱讀全文]
![](/upload/album/53/8b/8f/ad3b5aa63586URu5tipF.jpg)
第122期|沈濤822
不爭氣的膠卷——唯一幸存的照片
沈濤822
歲月如梭,來去無痕,扳手一算從科大畢業已經三十三年了。最近一個偶然機會讓我讀到微信公眾號《科大瞬間》上科大校友寫的幾篇回憶文章,勾起我對校園往事的點滴回憶,有一種想寫出來與朋友分享的衝動。
沉重的哈密瓜
那是大學第一年暑假結束,我跟幾位科大新疆同鄉一起乘火車返回合[
閱讀全文]
![](/upload/album/6b/54/ec/0a26770a6417w2bG9pSs.png)
張秉倫老師與我二、三事
陳勇8724研
不知不覺,張秉倫老師離開我們已經十周年了。同學們都寫了不少紀念文章,我也想寫點東西,但遲遲未能動筆,一直拖到今天。其實,說沒有時間,隻是一種借口和托辭。真正讓我動不了筆的,是除了同學們都有的感激、懷念與美好回憶以外,我更多的慚愧和遺憾。
一:學業上的指導
張老師和我都是皖南涇縣人。不過,我在考[
閱讀全文]
![](/upload/album/c8/25/c1/c501184a5317Hdrk6dLF.jpg)
Z來Z去的旅程
臧群858
小時候的記憶是單純的,黑土地上承載著白色的夢想。忘不掉的家鄉裏有冬天紛飛的大雪,春天綿延的梨花,夏天裏還有洋洋灑灑的漫天柳絮。到了秋天,家家戶戶買到家裏一車又一車的白菜,攢到地窖裏,等到冬天慢慢吃,要到來年的春回大地才會再有新鮮的蔬菜可吃......一年一度,周而複始。兒時不以為意,隻當見到的是全世界的模樣,有黑色,[
閱讀全文]
![](/upload/album/2f/66/d8/5c3ab1224251HPubBsrs.jpg)
第119期|何劍鳴851-8515
食在科大
何劍鳴851-8515
今年特殊,難得聚會。往年這時經常和校友、同學小聚,杯觥交錯,不亦樂乎。隻可惜年過半百,山珍海味不覺好,反而偏愛稀飯、小米粥。老朋友談笑間,屢屢提起的居然還是科大的食堂。其實,大鍋飯並不一定香。但架不住當年戰鬥力的生猛,每天總餓得慌呀。
那時學校夥食有補貼,必須憑學生證先買飯票,憑票打飯[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