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大瞬間】特刊
《我們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慶
科大給我留下了什麽?
陳克強(6234)
我是仰慕中國科大的大師之名於1962年考入科大的,1968年畢業,整整6年。但在科大真正讀書隻有三年(後三年搞“四清”和文革),但當時中國科大的大師們如嚴濟慈的“學問,學問,勤學好問”,錢三強的“有所不為才有所為”,華羅庚的“讀書要由薄[
閱讀全文]

【科大瞬間】特刊
《我們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慶
建校初期的回憶
紅專並進放高歌,校慶師生論治學
孟廣耀(6008-4)
1958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後麵簡稱中國科大或中科大)在北京玉泉路19號宣布成立。我有幸是其第三級(1960年入學)學生,於1965年畢業留校任教,與母校共呼吸同命運至今。現[
閱讀全文]

【科大瞬間】特刊
《我們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慶
憶中國科大“5912”
王溪鬆(59l2)
我們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物物理係第二屆學生,是母校創建初期在北京培養的第二屆畢業生。“5912”班級隻是中國科大數千個班級之一,尤如一個細胞,經母體孕育,承載著母校的遺傳基因。[
閱讀全文]

【科大瞬間】特刊
《我們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慶
為了生物係的發展
壽天德(5912)
出國不僅是為了提高業務
1980春節剛過,我就飛往美國芝加哥的西北大學,開始了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公派赴美訪問學者的曆程。
在旅途上,作為生物係第二個公派出國的學者,我為自己定出了三個目標:一、努力學習,做好科研工作;二、利用好難得的語言環[
閱讀全文]

【科大瞬間】特刊
《我們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慶
我的大學
居悌(5902)
作者按:《自說自話》,2010年,由《北京圖書出版社》出版,全書共九章。《我的大學》,是其中的第二章,共22篇,記述我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生活片段。《自說自話》全文,也可以在我的新浪博客上瀏覽,博客地址是:http://b[
閱讀全文]

第一次見到“大前門”
嚴家祺(591)
人生像是乘火車一樣,從一個站台上車後,在車廂中遇到各色各樣的人,不同人在不同站台下車。一些人給人們留下了良好印象,下車後,令人懷念;一些人在同一節車廂相遇時,發生了衝突,但一旦下車,再次遇見的機會很少。就是父母,從我們上車時在一起,當他們下車後,往往就再也沒有見到。一般來說,家庭成員,構成自己[
閱讀全文]

【科大瞬間】特刊|匿名科大人
關於知識分子拒絕國外的優厚生活,拚命要回來鞠躬盡瘁的故事,我們已經可以背出很多了。錢學森同誌吃馬糞裝瘋賣傻,一個人能頂五個師的光輝事跡,成為佐證知識分子應該如何報效祖國的標配的事跡。
說實話,我一直沒有查出這種橋段到底出自於哪個小說家之手。因為在真實的曆史中,學成歸來沒能為祖國報效,卻被祖國報銷的事[
閱讀全文]

【科大瞬間】特刊
五十八年憶科大
黃婉治(5812)
我於1958年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989年離開科大,在科大學習、工作了31年。如今58年過去,科大依然在我心中。在那裏我度過了我的青年、中年時光。雖然我目前在休斯頓的BaylorCollegeofMedicine工作,我仍然以科大人自稱,為科大人自豪。
一.建校初期
1958年中央領導決定要搞“兩彈一星”,輿論也大[
閱讀全文]

【科大瞬間】特刊
《我們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慶
《從核能到核電》校友新書序言摘選
王喜元(5901)
我是在家鄉參加勤工儉學勞動中得知考取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我就讀的高中是河南省南召縣第一中學,當時學校條件差,經費少,學校十分重視勤工儉學,經常組織學生參加勞動,既幫學校改善教學條件,又幫困難學生掙一些錢,補貼學費,張紀功校長和許[
閱讀全文]

【科大瞬間】特刊
《我們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慶
中國科大高分子物理教學60年記
何平笙(58103)
一、曆史沿革:世界上第一個高分子係
作為我校58級首屆高分子物理(以下簡稱高物)專業的學生,我畢業後留校任教,從事高分子物理專業課的教學。一晃一個甲子過去了,其間,得到過大師的耳提麵命,做過他們的助教,編寫過暢銷教材,撰寫了眾多教學研究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