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album/87/02/a3/cf3760523182EwA4nxeF.jpg)
住進“龐虎農家”第二天早飯後,我和老公就在村幹部老佘的帶領下,從農家出發,沿著鏈接各村的“村村通”水泥小路,步行不到二十分鍾,就到了老公當“知青”時的地方---佘村。新建的佘村村委會,就坐落在村頭山道旁。
村委會是一棟坐北朝南,四層帶玻璃走廊的大樓。大樓外麵是一圈鋼和磚結構的圍牆。牆正麵,左邊刷著為人民服務的標語口號,[
閱讀全文]
![](/upload/album/69/4a/62/b9ff6ebc94098IdKgJeN.jpg)
站在“龐虎農家”的大門口,向前望去,左邊不足百米處,水泥鋪就的山道旁,有座孤零零的小廟,土牆瓦頂“幹打壘”式建築,麵積不足五十平米,蓋了不到十年。晚上,除了廟裏一盞長明燈搖搖晃晃,周圍一片漆黑。隻聽得見遠處隱隱約約的狗咬。
廟裏有一位帶發修行的女居士,不知俗家姓名,人稱師太。別看師太的齊耳短發有點花白,但一身黑色褲褂,幹[
閱讀全文]
![](/upload/album/f2/8c/b0/f514c92a0307mOnHrdeE.jpg)
從安徽蕪湖縣石暉鎮乘擺渡過河,順著一條坑坑凹凹、曲裏拐彎的河灘走上大埂,再沿著一條水泥機耕路,步行十幾二十分鍾,就到了繁昌縣新淮鄉佘村。村子旁邊的山腳下,有一座新建的,磚瓦水泥結構的茶色牌樓。穿過牌樓,順著一條七八尺寬的水泥路,往上走約二百來米長的坡路,就到了坡上的農家樂---“龐虎農家”。2014年金秋,我“打醬油”陪著曾是村裏[
閱讀全文]
我從小就是個“好吃”的人,尤其是零食。
那時候,家裏弟妹多,媽常把買的那些又甜、又香、又糯的“小金棗”、“大老灌”、“蜜珍糕”、“芝麻糖|、“綠豆糕”“桔紅糕”等好吃的東西藏起來,等到吃的時候再分。分時,媽還說,你是姐,要讓讓。所以,所有這些吃的分到我名下,往往隻是象征性的一點點,還不夠解饞的。爆米[
閱讀全文]
今天是跨年夜,親朋好友們,大家都好吧!祝你們幸福,快樂!
故鄉,
你是遠方的江水,枕邊的月,
香甜的月餅、大梨、紅石榴,
還有那紅白鹵鴨、小籠包子、
稀飯、油條、鹹菜、蘿卜頭,
更是一杯清茶,香飄萬年久。
故鄉,
你是親朋的美酒,K廳的歌,
是擁抱著爹媽,相逢淚朦朧,
更是無盡的思念,不了的夢
揮也揮不去,理也理不清楚,
攪[
閱讀全文]
索菲婭是和我在一個大型超市工作時的黑人同事、大學同一個專業的同學。
她,廿五六來歲、一米六八左右的個頭、一個星期一換的奇特發型、恐怖的大S型身材、粑粑臉、眯眯眼、蒜頭鼻,大嘴巴一開一合地笑起來,滿屋子都是她的嘎嘎聲,特喜慶。
別看索菲婭長的不咋樣,可她竟然還有倆個男朋友。一個是她的前夫克瑞士,粗粗壯壯的非裔大漢,滿頭的卷發梳成數十[
閱讀全文]
![](/upload/album/44/4c/d1/a21cbf415739vKapcpBE.jpg)
出了王家坪,位於延安城西北8公裏處的棗園是我們此次延安行的第二站。
我和老公隨著人群步入棗園大門,迎麵是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任弼時等時任中共五大書記處書記的高大塑像,我們立即立足向他們致敬,合影留念。
據介紹:棗園原是一家大地主的莊園。中共中央到達陝北後,中央社會部就住在這裏,並將這裏起名為“延園”。現舊址大門石[
閱讀全文]
![](/upload/album/18/e2/5b/f340ae817954vFG7VKcV.jpg)
太陽升了起來,山路更好走了些,我們的大巴行駛了大約一個小時,延安城就到了。我們來的太早,各個革命舊址參觀點還沒有開門,領導讓我們自由活動。
在我的想象中,延安城應該像老電影裏那樣:窮山惡水。可我見到初冬清晨的延安城,是靜悄悄的,空氣清晰,滿目上下,幹淨、整齊、寬闊的街道和樓房,和中國其它地方的中小城鎮差不多。因為是清晨,人少了些。[
閱讀全文]
![](/upload/album/19/21/b6/4fb8c3935246lFQKxAAl.jpg)
昨晚在農家樂一夜沒睡好,天還沒亮,又被領導趕上了大巴。
上了車,剛想伸腿眯會兒,就聽領導說:“前方的路況非常不好,請大家坐好,不要睡著了。另外,想要“方便”的人請忍耐,到了好一點的地方我們自會停車。”我隻好重新坐起。
耳聽車頭的發動機或高或低地哄鳴,我隨著滿車的人在座位上跳著迪斯戈,同時拉開窗簾,趴在玻璃上,努力想看清[
閱讀全文]
參觀完“壺口瀑布”,已是下午三點多鍾,我們重又登上大巴,還是沿著延安至壺口的山路,上峁下墚,曲裏拐彎行駛了廿多分鍾,停在距壺口約10多公裏,一個叫羊家莊的“陝北知青農家樂”的大院裏。
大院建在公路下麵一小塊平地上。院子的東麵是後來搞“紅色旅遊”時蓋的簡陋廚房和餐廳,南麵是一溜粉刷過,且掛著紅綠大花門簾的五孔舊窯洞。趁[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