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記:一年一度母親節。謹以此舊文和網上搜來的圖片,
祝我的婆婆、媽媽、姐妹、自己和女朋友們節日快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無論何時,隻要提到婆媳關係,總是一個說不完的話題。自己常去的一個網站上,幾乎天天都有人在討論是否請公婆來幫忙帶孩子,結論是弊多利少。看多了,就覺得自己很幸運,因為我的公婆[
閱讀全文]

爸媽:
每年中文一的學生在這個時間,都要學“說中文”一節,涉及到說中文、寫漢字、唱歌、彈琴、下棋、畫畫、練功夫等詞匯。文化部分,課本上介紹了三種中國民族樂器:古箏、二胡、琵琶。
在這個基礎上,我增加了嗩呐、古琴、竹笛、蕭、塤、和腰鼓。每節課的最後,先給他們用英文介紹不同的樂器和經典曲目,再看相應的視頻:《春江花月夜》《二泉映[
閱讀全文]
爸媽:
今天下午給小豬約了例行的牙醫檢查。為了讓牙齒更整齊,她帶牙箍已經快兩年了。
可是,兩個孩子都有課後體育活動。等她們回來,連衣服都來不及換,急急忙忙背起書包就跑,結果還是遲到了,不得不推到下個星期。
說起“背”書包,她們是真的得很用力地用雙肩去“背”,因為她們的書包特!別!重!我一條胳膊都拎不起來。為什麽呢?因為[
閱讀全文]

外公家是大地主,母親的幾個姐姐也都嫁了大地主。
據說,當初,二伯父求過二姨,三伯父求過三姨,都被外公回絕了,說:“喜歡唱戲的人家裏出不了真官。”——在戲台上皇帝大臣、文武百官都扮,出成了假官。我想,除此之外應該與我家三代貧農有關吧?後來母親嫁父親的時候,外公已經去世,地主也不吃香了,當老師的母親被正是軍人的父親吸引,[
閱讀全文]

爸媽:今天是老爸八十大壽,先給您叩頭祝壽:願您壽比南山,福如東海!這詞我今天說得特順口,猜猜為什麽?因為我的學生剛好在學“中國菜”一節,各種雞鴨魚肉蝦、白菜豆腐西紅柿、米飯餃子春卷茶,自然也有“長壽麵”和祝壽詞“壽比南山”。順便就講了“壽桃”“壽星”和“福如東海”。講到“壽比南山”的時候,講了&ld[
閱讀全文]

母親是感情非常內斂的人,她說是因為自己受了傳統教育,不能喜怒形於色。可我以為這與她的職業有關。母親是老師,一位成功的老師。從十八歲參加工作直到病休,母親連續作了三十幾年的優秀教師,四十歲上就被評為國家小學特級教師。對此,父親總是毫不掩飾地誇獎她:“你媽教學生真正有辦法!我至今都想不通,她既不打又不罵,為什麽無論多壞、多調皮、多搗[
閱讀全文]

爸媽:
我發現最近家裏幾乎沒開過火:外甥女常常和朋友同事一起出去吃,小豬、小狗學校連續有活動,所以老三就煮方便麵湊合了。今天又是這樣:學校樂隊的春季演出就在今晚。小狗想看,我和小豬就隻能陪著。誰叫我們是一條藤上的螞蚱呢?嗬嗬。
現在,她倆去聽音樂會了,我對器樂沒什麽大興趣,留在教室備課:中文學校的學生今天就考AP。我們AP班的課算是結[
閱讀全文]

題記:今天是老爸八十大壽,翻出來以前寫的文章,以示慶賀。1.父親是家裏的老麽,上有九個兄弟姊妹。不幸的是,七歲上爺爺便去世了,他跟著奶奶吃了很多苦。然而,他也繼承了奶奶樂觀開朗的性格,生活的艱難對他而言並不是最可怕,最令他耿耿於懷的是沒有機會繼續讀書。這是他今生最大的遺憾。當年家窮,父親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兩回中學,都因家裏供不起而罷休[
閱讀全文]
爸媽:
昨晚每周例行的平安電話裏,你們說我寄出的信,一封都沒收到。掐指一算,已經過了快四十天了。莫非寄丟了?都丟了?雖然現在沒人寫信了,可包裹還是常常寄的,說明郵寄地址是可用的。怎麽連一封信都沒收到?難道我不該寄平信,應該寄掛號?可是,郵局的人說平信十天就到了。騙人。哼!
你說明天去郵局問問,讓我想起了很久很久以前,隻能寫信[
閱讀全文]

爸媽:
今天的微信裏,各個朋友圈都在轉發與“五四”和“北大”相關的圖文、視頻。所謂“百年傳承,青春與你同在”。我卻忙著接送孩子:小豬有田徑比賽,小狗有兩個同學的“成人禮”要參加。
所謂的“成人禮”,其實是猶太族孩子十三歲的生日慶典,在希伯來語裏有專稱:男孩子的叫“BarMitzvah”(誡命之子),女孩子叫“B[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