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一如既往,又種了不少品種的西紅柿。桃太郎和味美思作為保留品種,繼續種植。
桃太郎:粉果沙瓤西紅柿裏的佼佼者。酸酸甜甜,汁水豐盈,果肉細膩的沙瓤是兒時的記憶。
味美思:生食和菜果兼用。采收後的存儲期比其它品種長。果形一致,產量高。
SanMarzano西紅柿
這是做西紅柿醬最好的品種。酸甜適中,汁水少。
以前都是用SanMarzano西[
閱讀全文]
網紅小貝貝南瓜由日本米可多協和種苗株式會社,1998年通過雜交培育成功,2002年被引入國內。因味道粉糯清甜,帶著近似板栗的香氣和口感,即使不加任何調料蒸熟,自然的甜香已經足夠征服味蕾。它的個頭不大,小小巧巧惹人愛。一上市就成爆款。人紅是非多,瓜紅水貨多。目前國內貝貝南瓜林林總總超過30多個品種。品質參差不齊。種業公司介紹目前國產品種的整體粉度[
閱讀全文]
章丘大蔥的大名如雷灌耳。從沒吃過。年紀大了,吃的就是個情懷。對小時候沒碰過的東西沒有執念。山東的群友一直念叨,吃蔥的記憶印刻在味蕾深處,為了幫群友圓夢找到了正宗的章丘大蔥種子。去年也過了把癮,嚐到了傳說中的大蔥。
蔥生江南為蔥,生於章丘則為樹。現有的蔥王記錄是2.51米。優質的品種,特殊的土壤質地、優質的灌溉水源和獨特的種植工藝使章丘大[
閱讀全文]
看著蛇豆名,就能猜出長的樣子像蛇。蛇豆開花後細長的果實類似豇豆,隨著不斷長大,它們變的越來越長且不斷扭曲,酷似蛇身,因此得名蛇豆。其實它屬於葫蘆科的一種瓜類,和豆類一點關係也沒有。樣子可怕,聽說還會散發出臭味,做了些思想鬥爭,決定試種一顆。如果實在受不了那股氣味,那就拔了,算是交點學費。
4月中旬育苗。蛇豆種皮比較厚,先曬種,可[
閱讀全文]
這周的溫度都在零度以上,比往年提早了一個月。冬蟄了一冬的多倫多農友們已經開始忙碌起來,取出擱置一旁的育苗盒,拉開了春季育苗序幕。
群友經常麵臨的一個問題,育苗需要用育苗土嗎?育苗土是智商稅嗎?我以前沒學農,沒有理論知識來支持,說不出個大道理,隻能把自己的經驗分享下。
育苗如同撫養小孩一樣。窮養和富養都可以都可以把小孩拉扯大。做過媽[
閱讀全文]
非常感恩來到加拿大,和國內來自五湖四海的同胞,分享著故鄉獨有的農場品,也慶幸有一方土地,可以種植和品嚐到以前從沒聽過的蔬菜。鹽步秋茄就是其中之一。以前在國內吃的都是紫長茄,這幾年種過綠茄,花茄,黑茄和白茄。群友推薦鹽步秋茄。
鹽步秋茄是廣東南海鹽步的地方產品。正宗的鹽步秋茄也隻有鹽步“黃皮園”那幾十畝地栽種的。當地亞熱帶季風[
閱讀全文]
樟樹港辣椒在當地小有名氣。以前都是老農自留自播,保留了辣椒的獨特風味,但品種抗逆性差,怕風怕雨,總體產量一直上不去。大約10年前幾個大學生回鄉創業,提高管理種植技術,集約化管理,並聯合中國工程院鄒院士成立了樟樹港辣椒院士工作站對老種子提純複壯,提高掛瓜率,抗病能力減少畸形果。擴大宣傳,讓樟樹港辣椒名噪大江南北,更多人熟知。口感和品質最[
閱讀全文]
多倫多種菜季節很短,瓜果類需要提前育苗一直到五月底有時要等到6月初才能下地。為了早點吃到後院蔬菜和更大限度的利用土地資源,可以在瓜果下地前種一茬抗寒小青菜。最好有大棚。沒有大棚溫度上不去,還沒長大就需要騰地給瓜果讓道。青菜早點種蟲害也少。
3月初育苗
3月27號下地
沒想到兩天後變臉,3月30號下了冰雨。膜都凍硬了。
天氣好曬曬[
閱讀全文]
光陰荏苒,一眨眼到年末,即將迎來新年之際,老家武漢再次登上頭條,這次是因為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冰雨。疫情剛剛結束,大家本以為可以安心過年,卻沒料到這場冰雨將武漢這個交通樞紐徹底陷入了癱瘓。冰雨的危害遠比大雪更為可怕,甚至能夠壓倒百年大樹,這點我在多倫多也曾經曆過。
武漢處於南北之間,冬天的寒冷是相當難以忍受的,沒有像北方家家戶戶[
閱讀全文]
在多倫多,種植黃瓜成為了許多菜友們過不去的一道坎。黃瓜作為備受歡迎的後院蔬菜,每個菜友都夢想著在炎炎夏日的時候,在自家花園裏采摘新鮮的黃瓜,品嚐清涼的夏日滋味。
然而,隨著氣溫的上升,一個讓人不得不麵對的就是黃瓜蟲的侵襲。這些披著鮮豔外衣的小蟲子總是不請自來,一旦降臨,它們就像貪婪的食客一樣大快朵頤,然後再直刺辛辛苦苦培育的瓜果的[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