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堅峰

彩虹那頭尋找狐狸的家
博文
(2019-02-13 02:16:30)
壁虎。原先住在南長街老房子裏的時候,牆上多見壁虎。那是我年幼時最早見到的野生動物。它們與我共居一屋。那些老房子,不知何年所建,粉牆木樓,一戶連一戶,沿河而立。有點像明清小說裏的市井景象,一邊是水碼頭,另一邊臨街。推開木格子的窗戶,下麵是繁華的南長街。在這樣的舊宅裏,日久生精,生出幾隻壁虎不足為奇。夏天的傍晚,壁虎謹慎出動。先在牆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9-02-06 01:41:40)
姑夫活到二十一世紀才走,終年八十九歲。姑夫走得非常平靜,沒有痛苦,和往常一樣,晚上吃完一碗粥就上床休息,到天亮發現人已去了。那天晚上睡覺前姑夫喃喃自語說是要出趟遠門找人去,姑姑沒有在意,現在想來這是預兆。但是姑夫要找的人是誰呢?我眼中的姑夫本分善良,性格溫和,多才多藝,對我們兄妹幾個小孩十分喜愛。姑夫住梅村鄉下,早年上過私塾,家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小人書是母親從輪船站借回來的。輪船站一共隻有四個員工,兩個售票窗口,一個昏暗的候船室,一個簡陋的輪船碼頭。母親從輪船站下班回家,手裏捧出一個舊報紙裹著的紙包,打開紙包是幾本小人書。母親的紙包在我們眼中如同奇珍異寶,每每引的我們幾個孩子歡呼雀躍。書借回來,全家一起看,還議論畫中的故事,大人孩子都浸泡在小人書帶給來的歡樂中。那是我們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2019-01-23 01:43:53)
小時候在鄉下姑姑家過年,那時的新年比現在要冷得多。村邊的小河結了冰,人可以在冰麵上走去對岸。站在村口聽西北風在田野刮過,發出嗚嗚的怪叫,從早到晚不停息。孩子們拿著屋簷上打落的冰掛在手裏揮舞,指頭凍得紅腫麻木,像胡蘿卜一樣,冰冷濕透。太陽淡水般顯得有氣無力。姑父讀過私塾,寫一筆好字,在村裏是個有文化的人,鄉鄰上門來請姑父寫春聯。姑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9-01-16 02:08:41)
城裏的年規矩沒有鄉下多,年前的禮俗都不講究了,臘八不吃粥,二三不祭灶。年關將近的時候,報紙和廣播電台裏倡導移風易俗,過一個革命化的春節。學校告誡學生,新年不搞封建迷信,杜絕鋪張浪費。 不過我們也還是盼著過年的,從冬至開始就想過年的事,日子越近心情越興奮。過年熱鬧,好吃好玩,除了魚肉放開吃,還有平時不敢想的香肚鬆花蛋。 進入臘月,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9-01-09 02:21:58)
4號大院裏住的夠擁擠的吧,擁擠到鄰裏為一點生活空間寸土不讓,一隻馬桶擺過了界線能遭來一場驚天動地的罵戰,可是有那麽幾年,大院裏竟然普遍養雞。我家的樓麵有四戶人家,每家四十平米的生活空間,灶間公用,卻有三戶養雞。那戶不養雞的家裏沒人常住,男人在省城工作,女人和孩子是農村戶口。那時家裏人多,三代同堂,一家三四個孩子很平常,那點空間人都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2)
(2019-01-02 02:17:33)
小時候玩棋入魔,花在棋上的時間,差不多僅次於看書。那時候,每個孩子都有用不完的時間,用不完的精力;每個孩子周圍都有一群打不散的玩伴,趣味相投。 每次去百貨商店,作死作活,拖著爺娘去文體用品櫃台,挑一盒棋。後來長大了,兜裏有了零錢,自作主張,還是去買棋。 零錢是賣廢品換的,家裏的雞毛報紙骨頭牙膏殼在我們眼中全是寶貝,湊夠了數就往三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8-12-26 01:48:05)
一九六八年冬天,我的生活中遇見了兩件大事,一件是南京長江大橋建成,舉國歡騰,還有一件就是我家買了第一輛自行車,永久牌,26型。那是一個周末的早晨,天氣寒冷,我還在夢中,樓下傳來了呼喊。父母慌忙穿好衣服,開門迎了出去。我和哥立馬從床上爬起,胡亂裹了身棉襖,跑到門口向外探望。來人掮著車,踏著沉重的腳步,拾級而上。新車鋥亮,克羅密的塗層,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8-12-19 02:09:57)

好同學壞同學總是以功課來劃分的。功課好的是好同學,功課不好的是壞同學。 學校稱好同學為先進生,稱壞同學為後進生。先進生後進生就成為好同學壞同學的學名。雖然有了學名,但平時大家不怎麽用,壞同學稱他們自己還是壞同學,好同學則不稱自己是好同學。好同學是用來讓人家這樣稱他們的。 壞同學除了功課不好,思想作風、行為品德都有或多或少的問題。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18-12-12 01:55:59)
*水仙何五路。明嘉靖三十三年,無錫縣城鬧倭患,知縣王其勤帶領百姓築城抵禦,搬來南門外大窯上燒製的青磚,搶修城牆。民間紛紛響應,鄉勇群起,同仇敵愾,窯工組成窯兵,挑夫組成腳兵,菜農組成園兵,出家人組成僧兵。監生張守經毀家紓難,招募一百餘人,建成一支義軍,由鐵匠何五路統領,埋伏在水西關內,待倭船靠近,打開木柵,突然殺出,駕舟迎敵,在定西[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
[26]
[27]
[28]
[29]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