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t

聽一段文字,
聽一首歌...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博文
(2023-06-25 19:57:51)


《樹下》文:鐵凝誦:清印
老於一向不喜歡參加同學聚會一類的活動。快五十歲的人了,弄那個幹什麽?他常跟家裏人說,口氣裏帶出點不屑。好像同學一詞隻能和青少年發生聯係,同學聚會一類的活動也隻有他們那個年齡段的人才搞。
老於參加過一次初中同學的聚會,兩、三年前的事了。發起者是班中一個綽號小狼的男生。小狼上中學時就是一個瘦得皮包骨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再卑微的骨頭裏也有江河》演講:陳年喜誦:Bobo
2016年陳年喜在耶魯大學的演講(節選):
如果金屬會說話,它會給我們講一個什麽樣的故事?
我叫陳年喜,出生在中國西北秦嶺南坡一個叫峽河的小山村,那裏至今依然是中國最窮苦的地區之一。我在這片荒涼貧瘠的地方,度過了童年、少年和青年的大部分時光。
1997年我結婚了,我的妻子是一位很普[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23-06-19 05:30:09)


《沙棗》文:李娟誦:劉靜
搶在葵花成熟之前,沙棗搶先一步豐收了。
我媽在地裏幹完活,經過果實累累的沙棗林,隨手折了一大枝沙棗回家。
她薅下大把大把的果實拋灑在門前空地上。下一秒鍾,所有的雞全部到齊,吵吵鬧鬧埋頭爭搶。
我媽像雷鋒一樣欣慰地看著這幕情景,扭頭對我說:“這就是麻雀們整個冬天裏的口糧。”
此地的麻雀何其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雪夜柴屋》文:簡媜誦:江小北
(寄全椒山中道士唐·韋應物)
今朝郡齋冷,
忽念山中客。
澗底束荊薪,
歸來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
遠慰風雨夕。
落葉滿空山,
何處尋行跡?
把父母賜我的名姓,還給故鄉。
山川曾經濯我麵目,我終究不能以山為冠、以水為帶,做一個樵夫釣叟。
此時,我仍是無名姓之人,尋找[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萬年青》文:馮驥才誦:清印
西門外往西再走三百步,房子蓋得就沒規矩了,東一片十多間,西一片二三十間,中間留出來歪歪斜斜一些道兒好走路。有一個岔道口是塊三角地,上邊住了幾戶人家,這塊地迎前那個尖兒,太小太短,沒法用,沒人要。
住在三角地上的老蔡家動了腦子,拿它蓋了一間很小的磚瓦屋,不住人,開一個小雜貨鋪。這一帶沒商家,買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23-06-09 13:08:37)


《白鵝》文:豐子愷誦:江濤
抗戰勝利後八個月零十天,我賣脫了三年前在重慶沙坪壩廟灣地方自建的小屋,遷居城中去等候歸舟。
除了托庇三年的情感以外,我對這小屋實在毫無留戀,因為這屋太簡陋了,這環境太荒涼了;我去屋如棄敝屣。倒是屋裏養的一隻白鵝,使我戀戀不忘。
這白鵝,是一位將要遠行的朋友送給我的。這朋友住在北碚,特地從北碚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賣唱的人們》文:王小波誦:Bobo
有一次,我在早上八點半鍾走過北京的西單北大街,這個時間商店都沒有開門,所以人行道上空空蕩蕩,隻有滿街飛揚的冰棍紙和賣唱的盲人。他們用半導體錄音機伴奏,唱著民歌。這些盲人身上都很髒,歌唱得也過於悲慘——凡是他們唱過的歌我再也不想聽到。我見過各種各樣的賣唱者,就屬那天早上看到的最讓人傷心。
在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手藝人》文:雪小禪誦:清印
越來越感覺自己就是一個手藝人。
隻是匠氣不重。
寫文字的人,其實內心非常泛濫,但表麵上一定清涼冷冽。
我們的手藝在心裏。
小時候,我最愛去看彈棉花。外婆拿著自己的舊棉絮去彈棉花。聽,“彈棉花”三個字就這樣美。到鄰居老張家,老張穿著灰撲撲的衣服,一身的棉絮,連臉上都是,睫毛上也是。滿屋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樹枝的疏忽》文:顧城誦:Bobo
我喜古詩,不因文學史,不因人們的仰望,而在它的美麗,文字清簡明潤,如玉如天,在於它顯示出的中國哲思,那一無言就在眼前,若張九齡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詩如禪,如頓悟——驟然風動雲散,黑暗退隱,你看見萬物萬象,明媚自如。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氣象柔和空闊;紅豆生於南國,紅豆生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西雅圖數魚人》文:蘇小城誦:安屠生
1
薑熊在西雅圖的第二年,遇見了喬恩。那天的薑熊剛剛在電話裏跟國內的女友分手。他很痛苦。時值六月,天氣炎熱,仿佛有一種魔力,讓他一直向西行走,一直走到了海港大壩上。
有十分之一秒他想到了死。他不能否認的,生命裏的十分之一秒。望著海水,極想葬身其中。但轉瞬他看到偏左的視線裏喬恩的身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