匝瑜

血壯山河-抗戰第一書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博文

11從隨棗會戰前期的一次戰鬥繞到了盧溝橋,這個圈兒未免扯得太大了哈?不過也是沒有辦法,客觀上呢全麵抗戰自然是人數眾多、事件眾多、牽扯太廣、可說的事情也自然多,主觀上咱本身就是一塊業餘爛鐵,也不是什麽磚家叫獸正經人,打不了幾根釘子,也隻好遇到什麽說點什麽好了,本書其他地方也有這個現象,也是收著說盡量歸攏,隻不過這個圈子確實是太大了些,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5日本侵略中國自1931年9月18日始,陸續占領黑龍江、吉林、遼寧、熱河,並且不斷向華北滲透,此種情況下中日戰爭必不可免,這是曆史的必然;至於在哪一天、在什麽地方、以何種形式來引燃導火索,則是曆史的偶然。現在把抗日戰爭定於自“七七事變”起,那是去找自己受欺負才還手的委屈理由,如此國共兩黨一起層層疊疊地湧上去,真相自然也不知道去哪裏了。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4侵略東三省及熱河建立所謂的“滿洲國”,這個問題遲早會遭到中國的反擊,如果要徹底解決這個問題,除了消除蘇聯的威脅之外,如果能徹底征服中國自然是再好不過,雖然日軍對自己的實力很有信心,但是在用兵規模上實在是不敢細想。如果將華北問題解決,表麵上給“滿洲國”增加了安全屏障,但是問題似乎是沒有解決反倒是擴大了。而北麵的蘇聯實在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3其實不管是放鞭炮還是放槍都不需要了,日本的用兵政策已經確定,7月11日五相會議下午2點結束,下午4點20分首相近衛文麿在葉山皇室別邸參駕請示對華北用兵事宜,天皇予以批準;下午5點15分伏見宮軍令總長上奏請示海軍用兵事宜,天皇亦予以批準。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駐屯軍繼續與宋哲元展開“談判”,純粹就是等待部隊調集了。14日夜,中國駐屯軍參謀專田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2周恩來17日就到了西安,南京方麵的黨國要人是一個也沒見著,蔣介石當然更不見他,急的是火燒火燎也沒辦法,不管怎麽樣,現在家屬總算來了。23日宋美齡與周恩來長談,周首先說明中共沒有參加兵諫,主張和平解決西安事變。宋美齡得了周恩來的意圖之後再轉過頭和達令商量,第二天、24日繼續與周長談,宋美齡表示,既然中共有誠意,應該在政府領導下,共同努力,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1“西安事變”推進了國共第二次合作,罷手不打了,確定了“停止內戰、一致對外”的決策,不過國共兩黨的關係如何?紅軍的地位或者說出路如何?這些核心問題根本就沒有談。蔣介石12月12日被抓之後就鬧死要活,不吃不喝不見張學良,不得已見到張學良也隻是破口大罵而已,完全采取對抗態度。而在上海的宋美齡則找到了原為新聞記者的英籍澳大利亞人威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七七事變”的第一次槍聲響起在7月7日夜22時40分,但一直到了7月8日淩晨5點,日軍展開了15分鍾的戰鬥隨即停止。中共中央1937年7月8日為日軍進攻盧溝橋通電,“全國各報館,各團體,各軍隊,中國國民黨,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暨全國同胞們!本月七日夜十時,日本在蘆溝橋,向中國駐軍馮部治安部隊進攻,要求馮部退至長辛店,因馮部不允,發生衝突,現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911日夜,宋哲元總算從山東老窩裏出來了抵達天津,其實一切都已經無法挽回了。宋哲元召集北平等人到天津會商,同時委托張自忠向日本駐屯軍參謀長橋本群表示,“哲元從現在起留在天津,願遵從軍司令官的一切指導。”宋哲元留在天津等於半抵押給了日軍,這個表態也就是人質該有的態度哈。6月21日,蔣介石在廬山決定第29軍要“國軍化”,河北省銀行券停[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8日軍北平特務機關得到宛平再次爆發衝突的消息已經是過了午夜,因為宵禁、冀察委員會特調撥給一輛車,鬆井機關長和今井武夫乘車冒雨直奔張自忠家。張自忠正患腸炎、臥病在床,還是堅持不撤兵。二人回到機關之後再做一次努力,將現在提出的要求整理成書麵文件,將北平市政府的翻譯盧南生叫來,讓他轉交秦德純,要求得到最高權力的最後答複。淩晨5點,秦德純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7 關於金振中在此戰負傷的情況也很有意思,說是頭部和腋窩被炮彈破片所傷,還有一說是左腿被炸斷,手槍子彈從左耳旁射進,又從右耳下穿出,送往河北保定斯諾醫院搶救。這些都是“戰史”,另外還有“野史”說的就不太一樣了,宛平爆發衝突,北平各界都組織慰問團前去鼓勁兒,大學生們更是閑不住,除了放鞭炮這次還來勞軍,真是哪兒都有他們,&ld[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