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七七事變”的第一次槍聲響起在7月7日夜22時40分,但一直到了7月8日淩晨5點,日軍展開了15分鍾的戰鬥隨即停止。
中共中央1937年7月8日為日軍進攻盧溝橋通電,“全國各報館,各團體,各軍隊,中國國民黨,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暨全國同胞們!
本月七日夜十時,日本在蘆溝橋,向中國駐軍馮部治安部隊進攻,要求馮部退至長辛店,因馮部不允,發生衝突,現雙方尚在對戰中。……”
7月8日白天中共中央是怎麽知道盧溝橋“戰鬥情況”的?
“全中國的同胞們!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隻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並立刻準備應付新的大事變。全國上下立刻放棄任何與日寇和平苟安的希望與估計。”
7月8日的戰鬥僅有淩晨5時的15分鍾戰鬥,這如何能得出“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的結論?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劉益濤曾任毛澤東研究組生平小組組長,有一本《毛澤東在延安10年》,
“7月7日晚,《新中華報》編輯左漠野等人抄收到中央社關於日本軍隊進攻盧溝橋,中國軍隊奮起抵抗的幾條消息。中共中央黨報委員會秘書長廖承誌當即吩咐《新中華報》主編向仲華和左漠野兩人把這幾條消息立即送給毛主席看。大約是晚上11點鍾,向仲華和左漠野提著馬燈,帶著這幾條新聞電訊到了毛澤東住處。”
“晚上11點鍾,向仲華和左漠野”去找毛澤東匯報,也就是說“抄收到中央社關於日本軍隊進攻盧溝橋”要在“晚上11點鍾”之前,而且是好幾條,還要向廖承誌匯報。盧溝橋的第一次槍響是在10點40分,也就是陝西延安“向仲華和左漠野提著馬燈”去找毛委員行動的20分鍾之前,發消息的“中央社”是怎麽做到的?
即便是把20點40分的槍聲當做戰鬥,“中央社”在“晚上11點鍾”之前也發不出消息。在北平的日軍第1聯隊本部得到消息已是午夜,隨即通知北平特務機關,再知會秦德純等人都到幾點啦?午夜2時,宛平縣長王冷齋、外交委員林耕宇奉命來到日軍第1聯隊本部開始交涉,此時雙方在宛平也沒有直接衝突、事情性質還未調查、還未定性,即便“中央社”現在知道了一些情況,可是發什麽樣的消息呢?別告訴俺“中央社”在宛平城駐有記者,並且有電報機。
說實話,即便“中央社”在宛平城駐有記者,並且有電報機,此時也完全不知道是怎麽一回事,一直到午夜12點以後接近1點、北平日本特務機關向秦德純提出“抗議”之後,中方才知道宛平盧溝橋發生了事情,這才打電話到宛平詢問情況,而此前宛平守軍對城外所發生的日軍士兵失蹤的情況是完全不知道的。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研究組生平小組組長劉益濤組長,你這樣編,潤之同誌能同意嗎?
毛澤東研究組生平小組組長劉益濤接著“寫”——
“毛澤東習慣夜間工作,此時住處燈火通明,身邊的工作人員都已經上班了。向仲華向毛澤東簡要地報告了日軍已向盧溝橋發動進攻,並將幾份電訊稿呈上。毛澤東看了電訊稿後,就要秘書拿來一張地圖,鋪在桌子上,用一個放大鏡低頭細看。毛澤東邊看邊自言自語地說:盧溝曉月。”
毛主席在北大當過圖書管理員但是對盧溝橋的地理並不熟悉,隻好來看地圖,“用一個放大鏡低頭細看”,最後的結論和乾隆皇帝一樣,“盧溝曉月”——主席沒說“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啊?
說實話,7月7日夜“晚上11點鍾”,“中央社”得到“日本軍隊進攻盧溝橋”的消息百分之百沒有可能,應該是午夜時分秦德純得到日方傳來的消息,隨即消息擴散,但是不會立刻擴散到新聞渠道,因為事情還沒有搞清楚或者是有了一個階段。這個時候作為第29軍付參謀長張克俠也就得到了消息,隨即張克俠通過中共北方局情報部部長“王世英”之類的渠道通知了北方局,北方局隨即報告延安,這樣才來得及是不是?即便這樣還是覺得時間緊張啊。
張克俠從4月份就領受中共北方局“對日積極作戰,以攻為守”的任務,可是一直無從著手,心中自然不免著急,此次第29軍要搞衝突,張克俠當然願意看到事成,可是此番第29軍幾日來尋釁並沒有什麽效果,可以想象張克俠的急迫心情。現在槍響了、人丟了,並且日方要求進入宛平搜查,於是張克俠判斷中日衝突不可避免,立刻向上轉報。同樣的,4月份就下達任務的中共北方局、中央也都著急,不過為什麽是4月份下達搞事情的任務呢?而不是3月份、不是5月份呢?當然是有原因的,不過張克俠是從來都不知道的,而知道原因的也隻有做出決定的當時中共幾位領導人,現在都已經作古多年,似乎這個“秘密”也就會消失在曆史的迷霧當中了。
好在匝瑜除了師從王語嫣學得辨識天下武學這種“不抗一人打、單招萬人恨”的本事之外另有能耐,這回子匝瑜再顯神通——手揮鬆文古定劍,口念無字符咒語,六丁六甲齊來到,八大天王協作力,作法搬山、披甲卸嶺、攜印發丘、戴符摸金,終於探得此等“秘密”,及到本年度評選“盜墓十大發現”之時,還請各位書友大發慈悲狠心支持昧著良心投上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