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坐的姿勢—七支坐法 無量光佛教網-佛門網-佛要救你-淨土宗門戶-佛教論壇 儒、佛、道三家的靜坐姿勢,曆來相傳有96種之多,其中當然包括幾種臥睡的姿勢與方法。通常所用的姿勢,如佛門中的各個宗派,修習禪定的方法,大多采用七支坐法,又簡稱它為跏趺坐,俗名盤足坐法。
宋以後的儒家--理學家們,由於大程夫子--程顥(明道[
閱讀全文]

1、“忍”能養福;
2、“忠”能養祿;
3、“樂”能養壽;
4、“動”能養身;
5、“學”能養識;
6、“靜”能養心;
7、“勤”能養財;
8、“愛”能養家;
9、“誠”能養友;
10、“善”能養德。
11,慈能養心
12,喜能養顏
[
閱讀全文]

美國出版的《走路!不要跑步》一書中,作者史塔曼博士指出:行走健身要求邁大步,速度較快,雙臂擺動,抬頭挺胸。
不要以為健步行走就是簡單的下肢運動。
目前已有許多研究證實,.規律的健走可有效鍛煉身體各部位:
頭腦——促使腦部釋放內啡肽,使心情愉悅。
肺部——增加肺活量、降低嗜煙者對吸煙的渴望。
背部——加強[
閱讀全文]

生活本不苦,苦的是我們欲望太多;
人心本不累,累的是放不下的太多。
心若不複雜,人生也簡單。
[
閱讀全文]

思人恩德,想人好處,這叫聚光。光向上走,表現在臉上,就是微笑。微笑的臉是元寶形,嘴像蓮花一樣,肯定發財。
想人不好,抱怨人,嫉妒人,憎恨人,這叫聚陰。氣陰則下沉,表現在臉上,不是很陽光。
風水源頭,在於孝親祭祖,根深蒂固,枝葉自然茂盛。事業興旺、家庭[
閱讀全文]

著名禪僧原坦山年輕的時候就悟道很深,經常做一些別人看起來很怪異的事情。一天,原坦山和一位道友師弟一起下山,經過一條小河時,遇到一位年輕姑娘。因為剛剛下過雨,木橋已壞,河水雖然不怎麽深,卻很渾濁,姑娘就被困在了河邊。原坦山看到姑娘一臉焦急而窘迫的神情,上前施禮問道:“請問姑娘,是想過河嗎?”“是呀,”姑娘點點頭,無奈地回答[
閱讀全文]

山不解釋自己的高度,並不影響它的聳立雲端;海不解釋自己的深度,並不影響它容納百川;地不解釋自己的厚度,但沒有誰能取代她作為萬物的地位……
人生在世,我們常常產生想解釋點什麽的想法。然而,一旦解釋起來,卻發現任何人解釋都是那樣的蒼白無力,甚至還會越抹越黑。因此,做人不需要解釋,便成為智者的選擇。那麽在當今社會,與人相處,我[
閱讀全文]
善生經
後秦佛陀耶舍、竺佛念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世尊,時到著衣持缽,入城乞食。
時羅閱祇城內有長者子,名曰善生,清旦出城,詣園遊觀。初沐浴訖,舉身皆濕,向諸方禮。東西南北,上下諸方,皆悉周遍。
爾時世尊,見長者子善生詣園遊觀,初沐浴訖,舉身皆濕,向[
閱讀全文]

人生中不爭就是慈悲,不辯就是智慧,
不聞就是清淨,不看就是自在,
不貪就是布施,斷惡就是行善,
改過就是懺悔,謙卑就是禮佛,
守禮就是持戒,原諒就是解脫,
知足就是放下,利人就是利己。
[
閱讀全文]
《朱子治家格言》 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自奉必須儉約,宴客切勿留連。器具質而潔,瓦缶勝金玉;飲食約而精,園蔬愈珍饈。勿營華屋,勿謀良田。 三姑六婆,實淫盜之媒;婢美妾嬌,非閨房之福。童仆勿用[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