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間一塵的博客

歡迎光臨本人YouTube頻道(頻道名:林泉晗禪):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Vjv8tLsukFI_ciYYAxN5A


個人資料
博文

本帖最後由風韻於2021-3-1514:53編輯
調經 竹泉生曰∶婦人經水不調,則百病叢生,雖使治之得法,亦難奏效。故凡婦女之經水不調者,除外感時氣急病而外,其餘不論何病,總宜審其寒熱虛實,而先為之調經,經調,則餘病略一清解調理,即可愈矣。故婦科以調經為第一要義也。(〔批〕外感時氣急病,不可少緩須臾,故又當作別論也。餘病亦可於調經中兼經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世界萬類,如佛經所開解的:體空相有用隨機。
中國佛教的禪宗,是從體空悟入,故有遁入空門說。無論唐密或藏密,從相用入手而悟空體,或者淨土從念入手悟空相,皆殊途同歸。西洋教類似於淨土法。
若把體、相、用之法,原則上理解了,也就不會因宗門別派而爭論不休。
有見識,就是識多量廣,不會那麽小家子氣了。
世界本就一個圓,體自圓滿,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http://www.chinafoyou.com/thread-253867-1-1.html現世更對機的是藥師琉璃光法 現代人的現世特征:
中國為例,尚有6億收入一千的“窮人”,發家致富仍然是個大任務!正如本煥前賢,每見居士都會祝福:發財發財發大財,當官當官當大官!
醫學界說,醫療技術越來越發達,但病人越治越多!健康長壽永遠是人類的追求!藥師佛當然名不虛傳!
環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剛看網上,說閉黑關是最好的冥想……
本人末閉過黑關,無經驗可言。但聽人說過,閉黑關的前提是,全黑的屋子裏,閉關人象白天一樣看見屋裏的一切……不是搞什麽冥想,玩心理體驗。
如果雙眼一閉,一抹黑,那倒是隻能冥想……隻是無明是麵向輪回的深淵的……
不破本參不閉關。破了的人,在一片大光明中行深般若,而不是冥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http://www.chinafoyou.com/thread-253735-1-1.html 唐朝藥山禪師,指著庭院一榮一枯的兩棵樹問:“這兩棵樹,是繁榮昌盛的那棵樹好呢?還是那棵幹枯死亡的樹好呢?”弟子道吾回答:“繁榮昌盛的好!”藥山禪師再問另一個弟子雲岩:“這兩棵樹,是繁榮昌盛的那棵樹好呢?還是那棵幹枯死亡的樹好呢?”雲岩回答:“幹枯死亡的樹好!”結果,喜歡繁榮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08-05 04:47:23)
http://www.chinafoyou.com/thread-253722-1-1.html 儒以禮約束自己,摒棄不良習氣。以樂排除負麵情緒怡養身心。以智通達人生事業。以仁來虛明其心,心靈相通。
釋以戒止惡防非,以定來收攝雜念,以慧來自淨其意,達到自覺覺他。
道以清心寡欲順天休命以合道德,以數術(養生長壽、醫、巫、相、數、兵法、謀國等)行利世之功。
醫以定心查陰陽之變,以術助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http://www.chinafoyou.com/thread-259196-1-1.html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這是西洋理念。因為90%的大科學家,到了晚年,都拜在了造物主的門下了。如牛頓,達爾文……最近楊震寧也公開承認造物主了,這並不奇怪……
心神格化了就是上帝。
心理體化了就是一切唯心造。
心性態化了就是覺海性澄圓。
心佛格化了就是大日如來。
心仙格化了就是大羅金仙。
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08-05 04:25:42)
http://www.chinafoyou.com/thread-259209-1-1.html脾氣急:小柴胡。
一句話就怒了:瀉心丸
鬱悶:小柴胡
鬱怒:小柴胡+瀉心湯
糾結:小柴胡+四物湯
欲望大:瀉心湯
易激動瀉心湯虛則歸脾丸
無事生悶氣:逍遙丸
無事生悶氣,頑固失眠:血府逐瘀丸
小氣鬼遇事緊張逍遙丸
膽小怕事,怕黑桔梗人參或小柴胡+細辛
看人不順眼桔梗
麵潮紅易激動便秘: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http://www.chinafoyou.com/thread-259614-1-1.html最初是直指真心,學者當下悟入。這個是一心禪的原始宗風。從靈山到達摩,再到六祖。此後,為適應後學心性因緣,變生不少方法。
二祖見達摩:乞師安心
達摩:將心來吾為汝安
二祖:覓心了不可得
達摩:吾與汝安心竟
這一類公案都是直指……直接指出真心本空性明隨緣應用。初祖到六祖都是直指,直指適合極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http://www.chinafoyou.com/thread-259713-1-1.html大處著眼,是廣般若。如圓覺經。廣大圓明,周遍法界的無量大,無量光。
小處著手,是深般若。如心經的觀音法及一切所謂的製心一處,無事不辦等法。
大至極小至極是一。深般若至深至極時就成了廣般若。廣般若至精至微時就成了深般若。大與小是一。
從大入手去修的屬廣般若。小處入手去修的是深般若。
滿目青山無寸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56]
[57]
[58]
[59]
[6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