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間一塵的博客

歡迎光臨本人YouTube頻道(頻道名:林泉晗禪):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Vjv8tLsukFI_ciYYAxN5A


個人資料
博文
(2022-02-08 11:05:38)
《重陽立教十五論》注釋作者:崔理明 二維碼 【學習旨要】 《重陽立教十五論》是修道的一個大綱。《立教十五論》為全真道的創始人王重陽祖師所作,雖簡短,但全方位地論述了修道程序:修道的條件――住庵、雲遊、學書、合藥、蓋造、合道伴;修道的過程――打坐、降心、煉性、匹配五氣、混性命;得道的境界――聖道、超三界、養身之法、離凡世等。它是修[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聖嚴法師:“萬法歸一,一歸何處”的真實含義2015-10-1608:38:29|
來源:大公綜合|
圖片:萬法是一切諸法,是千差萬別種種不同的現象問:萬法是差別,一是統一。當所有的差別都歸於平等統一,似乎已是最高境界了,還要問“一歸何處”做什麽?答:這是趙州禪師的語錄。“萬法歸一,一歸何處”,有人說前一句是歸納的,後一句是分析的;前一句是整體[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2-02-06 20:20:32)
https://zh.m.wikisource.org/zh/%E9%AB%98%E4%B8%8A%E7%8E%89%E7%9A%87%E5%BF%83%E5%8D%B0%E7%B6%93 上藥三品,神與氣精。
恍恍惚惚,杳杳冥冥。
存無守有,頃刻而成。
回風混合,百日功靈。
默朝上帝,一紀飛升。
知者易悟,昧者難行。
履踐天光,呼吸育清。
出玄入牝,若亡若存。
綿綿不絕,固蒂根深。
人各有精,精合其神。
神合其氣,氣合其真。
不得其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王重陽內修十論
八仙呂純陽之弟子--王重陽。宋末元初,陝西鹹陽人。親傳弟子七真人立全真派。 張三豐以內修十論為太極根基。 =============================== 一、論打坐 坐久則身勞,既不合理,又反成病。但心不著物,又得不動,此是真定正基。用此為定,心氣調和,久益清爽。以此為念,則邪正可知。若能心起皆滅,永斷覺知,入於忘定。倘任心所起,一無收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2-02-06 04:47:07)
轉自:http://www.chinafoyou.com/thread-264912-1-1.html 中華典藏app? 王重陽內修十論
八仙呂純陽之弟子--王重陽。宋末元初,陝西鹹陽人。親傳弟子七真人立全真派。張三豐以內修十論為太極根基。王重陽祖師之十論,亦本斯旨也。山中人得此訓言,又何必另尋瑤草,別采仙花。即此是長生藥。不老丹也。恭錄之,以示後之好道者。以神築基,去汙除垢平息貪欲之念,複清靜[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禪宗四祖道信禪師: 夫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妙德,總在心源。一切戒門、定門、慧門,神通變化,悉自具足,不離汝心。一切煩惱業障,本來空寂;一切因果,皆如夢幻。無三界可出,無菩提可求。人與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虛曠,絕思絕慮。 ==================================== 道信v.s.法融 【原文】 祖曰:「夫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妙德,總在心源。 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新世界:靈性的覺醒》第八章:發現內在空間(1)不抗拒、不評斷、不執著,就是真正自由和開悟生活的三個麵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轉載請注明出處微信公眾號:解密生命(jmsmcsy) 雲水燈法 ================ 真正回家了
就能
隨緣造作遊戲而
不會再迷
——法報化三身成就(267)

財、色、名、食、睡
就是人們生病後造的把戲
是玩具
對它們的貪執
就是遊戲形成的慣性
如果繼續執著把戲
家園是不會現出來的
因為大家都有造境的功夫
你造什麽境
就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解密生命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juepufashi 以下來自“攝影”部分,因為圖文形式,故短小: 既然從本源來學習了
就會造境了
造什麽
全靠我們的心
切忌,身體有一點點感覺就神乎其神
生死大事不管,去在乎臭皮囊
一般人打坐,通常從開始到最後
那個自己我的肉體在打坐的感覺都揮之不去
那不是在玩身體嗎

打起坐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無夢無想時你在哪裏)無夢無想時,正是主人公前幾天畫了條龍,今晚要點睛了。願聞者把耳朵豎起了。^_^先提醒大家,我以前講過的很多東西,都是方便。就像一個人要回家,無論他走那條路,隻要目的是回家,那路對他來說,就是方便,而不是目的。千萬別把方便當目的,而棄本求末。可能有人還記得我們曾經教大家看虛空,當你不帶任何目的看著純淨的虛空時,它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36]
[37]
[38]
[39]
[4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