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夢無想時你在哪裏)
無夢無想時,正是主人公
前幾天畫了條龍,今晚要點睛了。願聞者把耳朵豎起了。^_^
先提醒大家,我以前講過的很多東西,都是方便。就像一個人要回家,無論他走那條路,隻要目的是回家,那路對他來說,就是方便,而不是目的。千萬別把方便當目的,而棄本求末。
可能有人還記得我們曾經教大家看虛空,當你不帶任何目的看著純淨的虛空時,它即是我們的本性所顯現的淨土,如此觀照,其本身就是定。我們的六根與六塵,本身就是淨土。我們麵對萬事萬物時,其本身就是淨土。不淨的是什麽?不淨的是我們分別執著與攀援的妄念,根塵本身是無染的。比如看一個人,眼睛看到的當下是無染的,接著,我們就開始分析這個人的善惡、是非、美醜等等,而得出我們喜歡或者厭惡或者感覺一般等等看法。我們看一個人討厭與否,是我們的分別意識在作怪,眼睛觀色法是本來清淨的。可見,善惡、是非、美醜是自己的心在作怪。其它鼻、舌、身、意亦複如是。
那麽,我們是怎麽覺得別人討厭呢?是一連串分別心搞的鬼。看看我們的念頭,它的實相是什麽呢?常聽很多人說“我心很亂”、“我妄念很多”,事實是這樣的嗎?告訴你,隻有一念。過去的念頭已經過去,未來的念頭還沒有來,隻有當下一念。我們去追念頭,念念遷流,形成了虛幻的相續的景象,所以感覺念頭很多,形成了快樂、痛苦等等幻覺。其實當我們去追念頭時,剛才的一念已經過去,留不住的。就是當下的一念也是空的。妄念本是幻覺,妄念也是空,念頭本身是清淨的。其他感覺都是追逐的虛幻假象。
明白根塵本來清淨,是佛法的度門,所謂“度”就是利用這個方法修持可以成佛。
什麽是淨土?念而無念,無念而念是無心,無心即為淨。你說你天天二六時中都在念佛,念了多少—— 一念。你要認為你念了多少佛,本身就入魔了。一切事物本是一體,是我們的分別心製造的幻覺似乎之間分割了一切,造成很多幻覺。如果停止對事物幻像的分別執著與攀援,心不要去跟著幻象動,當下呈現出來的就是我們本體的現量境。也就是說,隻要停止心念的攀援與造作,其本身就是清淨,不需要再去找個清淨。明白了一切根、塵本身是淨土,它無所謂善惡、是非、美醜,是分別事識取相有染,善惡、是非、美醜隻是分別執著搞的鬼,是幻象,不是原本麵貌,執著幻相就是染汙,隻要不去分別執著,當下就是淨土。如此,即可達到“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沒有世間與出世間,常、樂、我、淨。一切音聲皆是陀羅尼,一切根塵皆是淨土,一切念頭本來清淨,一切眾生都是淨土眷屬,一切環境就是佛國土,我就是佛。
你說“我懂了”,好,看看你敢不敢承擔。敢於承擔,日常百忙翻而成為大作夢中佛事。看看我們日常還有沒有貪嗔癡的“我”,是不是還會為了“我”的利益斤斤計較,還有沒有對五濁惡世貪嗔癡的眷戀,當所謂的利益受到侵犯時,是不是還會動心,修行人要嚴格檢查自己。能承擔了,做到事理無礙,一路深入,就路還家。
看《法華經》、《華嚴經》,信就入了。
但是,如果聽到這個道理,不敢承擔,但又執著一切放任自在、一切無著無念就是佛法、就是禪,那麽,就落於邪見了。這,就是為什麽講法要當機的原因。明白佛法修證的原理與修為達到一定程度,才能真正言下承擔,否則極易落入狂妄,自己沒弄明白,卻拿個棒子到處打人。佛當年講法,也是有次第的,從空、苦、無常、無我,後來才講法華等,到涅槃時才說常、樂、我、淨。如果認為眾生本來是佛,不假修證,那我們看看人類的人性,是不是迷失在追逐財色名食睡的幻境中?看看是不是能照見四大五蘊皆空?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眾生幾乎被貪嗔癡約束得緊緊的 。我們知道,成就——照見五蘊皆空。修行初期還不能皆空,那先把握一下好嗎?比如下一刻全球火山爆發,生物無一幸免將全部化為灰燼,能不能立刻一定,拋棄這個色身,而以入火不焚、入水不溺的狀態,清清明明地長存?甚至,就是瞬間化為灰燼,你那個定是不是還在?能不能做到?或者,堅持不懈地訓練對一切境界不迎不拒,如此必然就路還家?不能,還要老老實實從頭修持。
眾生本來是佛,但是未究竟之究竟佛。就像寶珠,雖有光明,卻不能自照,要修行佛法令其自照。對初修未開悟者,任緣無著雖不是道,也是一種入道的方法。如果悟道以後,方便任緣就都是正教了。
人心是奇妙的,可以創造一切。所以華嚴經說,一切唯心造。每個人的一切都是自己創造的,輪回是因為我們相信妄動的假象,每個人對自己的一切都有堅固的妄想,很難破除。妄想不離於心,但妄想執著並非真正存在,它隻是我們盲目追逐外相所產生的幻覺。不去追它,幻覺就沒有了。心物是一元的,心外無法,心外亦無佛法。關鍵是你是不是真信,真信,一切就放下了。心不跟著現象妄動,那一切都清淨了。如此,同樣的事,同樣的境,由於心無染了,一切也就無染了。此時,再看一切人、一切事,沒有喜、惡了。念頭盡管起,與本來無礙;音聲無好壞,都是陀羅尼;吃飯又穿衣,皆是做佛事。。。。。。
如果你還在充滿對過去與未來的眷戀,還在擔心財色名食睡的取舍,遇到事,還是透不過,那股無明妄動的力量還在牽製你,那你根本不懂言下既是的奧秘。止,不要去演化,看著它,不迎不拒,它就是紙老虎。止,才能真正看到根子,看到這股力量的運作以及它的虛妄。一旦看到它的虛妄,心就回到本源,心安了、疑斷了,無始劫牽製我們的習氣就停止運作了。真能言下既是,一切法通達無礙,心安住本位,就無所謂止不止了,在相離相、在念離念。古德說“一念回機,便同本得”,聞法即能承擔,其前提是明了輪回是假象,明了如來修證之路是返本還源,明了止觀是回歸的唯一法門,才能真正一念回機。“一念回機”即是真正的止,“便同本來”是真正的觀。再看世間,一切皆是真實,一切隨緣遊戲。承擔不是無由的假想,真通達佛法的理和事才會真正承擔。還沒有承擔,就要好好修定、修慧。達到那個境界了,認得了,就入了。
其實,佛陀拈花微笑時,就已經說完了,說這些已經是後話了。
用唯識的理論方便說“六七因中轉,八五果上圓”,是為了方便大家理解,理解了就要放下。不要再去找個六七識,也不要去找個不迎不拒,也不要去找個一知,那都是頭上安頭。 “一念回機,便同本得”,你隻要一念回機,不要再去分析比較、去造境,不再去分別執著,就已經安住本位了。
真正信入者,不疑生、不疑死、不疑亦不疑。一切時中不疑,一切時中能做主。比如身心之漏,白天醒時能做主了,夢中呢?夢中做得主了,無夢無想時呢?對修行人來說,這是個嚴肅的問題,無論你牛吹得多大,這個騙不了自己。
過去有一個大修行,用了很多年,找不到無夢無想時主人公何在。有一天晚上睡覺時,臨床的人枕頭掉在地上,“啪”!!——明白了。莫非道在枕頭上嗎?——哈哈,無夢無想時,正是主人公!枕頭掉在地上的“啪!”擊破了不識主人的混沌狀態,原來自己一直在騎驢找驢啊哈哈^_^
一念回機,即同本來。無夢無想時正是主人公,你還要在意識裏去找個什麽主人公?去找的本身就是顛倒。無夢無想時正是主人公,識不得,還是大昏沉,還得從頭練。
講完這個,你要明白了,以前說的都是廢話。如果還認為老衲無法,那是你無福。規規矩矩從頭開始吧。
畫龍點睛,龍飛了,什麽都沒有了。要說我講了什麽,那是夢話。哈哈哈。。。。
無夢無想時,正是主人公。
愚者處混沌,翻作黑漆桶。
一朝枕落地,擊破夢中夢。
笑歎舊日裏,原來錯用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b85c970101g0v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