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言及如來與阿羅漢的區別
卷四:講沙門和婆羅門並列為福田;現神通(飲食發啾啾聲)度化耕田婆羅豆婆遮婆羅門[
閱讀全文]
http://www.quanxue.cn/ct_fojia/ZaAHanIndex.html[
閱讀全文]
淨土法門跟通途佛法不一樣。首先通途佛法講“信”,淨土法門更要講“信”。由於淨土法門要信阿彌陀佛的大悲願力——那種果地上的境界、慈悲,這種信比通途佛法的信更難!淨土法門沒有“信”一切免談。所以首先要建立信根,產生信力,破疑生信!第二個環節是“願”,不需要你開悟,不需要你大開圓解,你信了之後,緊接著就要發願。[
閱讀全文]
元來禪師的《參禪警語》,言簡意賅,言無虛發,對如何參禪、做功夫,作了簡明而中肯的開示,堪稱學道者“參禪指南”。現摘其大要如次,供讀者參考——O學者先發破生死之心,要觀破世界身心,皆為假緣無實。O要疑生從何來,死向何去。O死之一字貼在額上,如一身全死去。O不得耽著靜境。O不得循人情。O全身一個疑團,不見天,不見地,不見山,[
閱讀全文]
作者:德林老和尚
我們參禪為什麽開不了悟?就是偷心不死啊。其實話頭無所謂死不死,之所以說死話頭,是說一成不變一門心思就參這個念佛是誰,死心塌地地參這個念佛是誰。那麽到底該怎麽參這個念佛是誰呢?就是要在“念佛是誰”這句話上起疑情。什麽叫做疑情?疑情就是不明白。有人問你,你會不會念佛啊?你當然回人家,哪個不會念佛?我當然會念佛。當[
閱讀全文]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https://zh.wikisource.org/wiki/%E9%AB%98%E4%B8%BD%E5%9B%BD%E6%99%AE%E7%85%A7%E7%A6%85%E5%B8%88%E4%BF%AE%E5%BF%83%E8%AF%80 高麗國普照禪師《修心訣》三界熱惱,猶如火宅,豈忍淹留,甘受長苦!欲免輪回,莫若求佛。若欲求佛,佛即是心。心何遠覓,不離身中。色身是假,有生有滅;真心如空,不斷不變。故雲:“百骸潰散,歸火歸風;一物長靈,蓋天蓋地。”嗟夫!今之[
閱讀全文]

240129:還有這個也是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68371/202208/39530.html
[
閱讀全文]
http://rufodao.qq.com/a/20170920/024632.htm
文:白木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菩提達摩大師到廣州然後再到金陵,因與梁武帝麵談不契,遂北上到嵩山少林寺駐錫傳法,並創立了中國禪宗。達摩大師東魏天平三年(公元536年)傳法與二祖慧可後,離開了少林寺。而後圓寂並葬於洛水之濱的熊耳山西麓定林寺(現在的空相寺)。此後,二祖慧可傳法與三祖僧璨,三祖僧璨傳法與四[
閱讀全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Wz95y1IQGc
附: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RJMSs6rE6c
來佛二聖永思集-海賢老和尚生平紀實[
閱讀全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BX4_q5wz1Q
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75JCdatqMg
二位大師跨越時空的心靈對談[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