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誰做的呢,一個皇帝做的。哪個皇帝呢,不是順治出家,順治出家的詩你們都看過了吧,順治皇帝那個也很好,我本西方一衲子,如何落在帝王家,隻因當初一念差,黃袍換卻紫袈裟,那是順治的,這個是給你們的師兄弟的,你們師兄弟叫朱元璋,後來去做皇帝了。朱元璋兒子早死掉,第二個兒子就是後來的永樂皇帝,那麽照規矩把皇帝位置要給孫子,這個孫子歪頭子,[
閱讀全文]
(破山禪師,字也好啊,那真寫的,那個字我真覺得是學不到的。對子、詩也好。破山禪師是明朝末年的人,滿清入關了,打進來了。他走了,他跑回到四川。四川人。他的皈依弟子是那個女將軍,反抗滿清的叫什麽?不是梁紅玉,清初的,秦良玉。秋瑾是民國時候的。那個張飛和嶽飛倆還打架呢。隔好多個朝代呢。秦良玉是他的皈依弟子,他跑到秦良玉那裏,躲到去了。張[
閱讀全文]
站到地球外麵,你才看到地球在動。這個世界都在動,那麽地球動,像我們在這裏,以為打坐坐好好的,你看,寂然不動。實際上,你到了半夜,我們是倒轉來掛在地球上。那我們為什麽坐得住呢?因為地心有吸力嘛。這是科學道理,這是真的。所以我們覺得,我現在做的端正,如果那地球來看我們,我們現在正坐在一個圓圈上,歪在這裏,還靠地球中心一股磁性把你吸住,[
閱讀全文]
現在有人問,中觀正見與這個唯識的問題,很困惑,這是個大問題,學術思想上,東西方文化幾千年來,重大的問題,先倒轉來介紹一下,唯識,世界上哲學觀點,就是人類文化整過思想的指導,站在西方哲學的立場,大家都知道有唯物論唯心論的爭辯,如果以學術立場講,唯物、唯心以外,很嚴重的有個唯識論,唯識的爭辯,這些都是名稱,就是說,這種爭辯普通隻曉得意[
閱讀全文]
小姐者就是女孩子吧,當然女孩子,古代不同,不好隨便通信的,這位讀書人在這位小姐的窗子外麵,芭蕉樹的樹葉子上寫了情書,怎麽寫,是誰多事種芭蕉,朝也瀟瀟,晚也瀟瀟。就寫了這句子,文學好美,我也沒有寫情書,隻寫在芭蕉葉子上,寫得很對,是誰,是哪一個,念佛是誰一樣的,多事種芭蕉,朝也瀟瀟,晚也瀟瀟。這位小姐看到了,就拿起筆在上麵也寫上,是[
閱讀全文]
諸位,善自用功,善護念。諸大菩薩,善自護念。大家問的問題很多,有許多差不多同類的,不能一個一個答了,這個問的問題的條子很多,沒有辦法一個一個答,等答完了問題又生出兒子問題來,子問題。子問題又生子問題。這個我隻能抓重點整個答,希望大家很有智慧。學禪的人看到前麵煙冒了,就曉得有火了,等於我們大家都很有智慧,聽到板響了,就曉得進餐廳去了[
閱讀全文]
(本篇文章南師講了很多自己的故事)
我一到昆明,聽說月溪法師在昆明,他是昆明人,俗家姓吳的,父親還是前清的一個舉人,祖父又是什麽,都是世代,俗家官很大,我一到昆明,住在昆明唯一的大飯店,商務飯店,最漂亮的地方,聽說月溪法師在昆明在他家鄉本地,他難得回來,多半在海外、香港,我就打聽打聽,昆明人講過,他是吳家的少爺出家的嘛,他家裏世家,[
閱讀全文]
五祖演堂堂的一個大和尚,像妙老一樣,道高德重的,公然講出風流詩來了,因為這個人問他,佛法有捷路嗎,他說有啊,你讀過唐人的小豔詩嗎。讀過埃他說唐人有兩句詩,頻呼小玉原無事,隻要檀郎認得聲。這個人一聽,跪下來一拜,他已經懂了,悟了,他拜了五祖演,走了,得法了,所謂悟了。剛才有一位同學問我,像這樣的有所領悟是解悟阿證悟呢。解悟是理解到的[
閱讀全文]
那麽南宋以後,大慧杲看看時代變了,這些人才……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是不行啦,所以叫修禪的人參一個話頭,集中思想、研究、追尋找一個問題。所以參話頭不像念佛,不像修定,修定念佛隻求到一心不亂,參話頭為了一個話頭,在那裏就是追,念佛是誰,是誰,換一句話說,念佛是誰,我是現在想要找那念佛是誰的那個又是誰,就是一路所以叫做疑情,是懷疑[
閱讀全文]
佛為什麽拈花,達摩祖師到中國來,是南北朝梁武帝的時代,還沒有唐朝囉,唐朝還要等幾十年以後才有。所謂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禪宗的法門。不過達摩祖師沒有那麽講,這是我們後世講禪宗的道理。達摩祖師,有人問達摩祖師,你到中國來做什麽。他說我要找一個不受人欺的人,不受別人騙的人。很簡單,其實這一句話就是話頭,話頭,話的頭頭,這個話,這個念頭[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