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間一塵的博客

歡迎光臨本人YouTube頻道(頻道名:林泉晗禪):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Vjv8tLsukFI_ciYYAxN5A


個人資料
博文
大般涅槃經卷第二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壽命品第一之二 爾時會中有優婆塞。是拘屍那城工巧之子。名曰純陀。與其同類十五人俱。為令世間得善果故。舍身威儀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悲泣墮淚。頂禮佛足而白佛言。唯願世尊及比丘僧。哀受我等最後供養。為度無量諸眾生故。世尊。我等從今無主無親。無救無護無歸無趣貧窮饑困。欲從如來求將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來自:http://www2.fosss.org/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386:%E5%A4%A7%E8%88%AC%E6%B6%85%E6%A7%83%E7%BB%8F&catid=5:05&Itemid=7 大正藏No.0374大般涅槃經 北涼曇無讖譯 40卷 大般涅槃經序 後秦釋道朗撰 大般涅槃經者。蓋是法身之玄堂。正覺之實稱。眾經之淵鏡。萬流之宗極。其為體也。妙存有物之表。周流無窮之內。任運而動。見機而赴。任運而動。則乘虛照以禦[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611748回複一:作者:狗進炮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611748/answer/14221230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係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
偶然看到這個問題,結合自己的經曆回答一下。
題主所說的“一些”,我不知道是“哪些”,我開始學習南傳佛教的時候依止的是馬哈希係統的恰宓僧團,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http://www.ruiwen.com/wenxue/fojing/257120.html 論壇討論:http://www.bskk.com/thread-125986-2-1.html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09-11 10:50:41)
http://www.xuefo.net/nr/article49/490709.html 《涅槃經》是佛教經典的重要部類之一,有大乘與小乘之分。   西晉後出現了幾種不同的大乘《涅槃經》的譯本,其中影響大的主要有三個:   一、東晉義熙十四年(公元418年)僧人法顯和覺賢合譯的《大般泥洹經》六卷,但該譯本不是《涅槃經》的全譯,隻是譯了原經初分的前五品;   二、北涼玄始十年(公元421年)由著名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增壹阿含經卷第五十一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大愛道般涅槃分品第五十二 (四)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有一比丘至世尊所。頭麵禮足。在一麵坐。爾時。彼比丘白佛言。世尊。劫為長遠。 佛告比丘。劫極遠。不可以算籌量。我今當與汝引譬喻。善思念之。吾今當為汝說。爾時。彼比丘從佛受教。 世尊告曰。猶如大石山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09-11 10:42:41)
增壹阿含經卷第五十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大愛道般涅槃品第五十二 (一) 聞如是。 一時。佛在毗舍離普會講堂所。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爾時。大愛道遊於毗舍離城高台寺中。與大比丘尼眾五百人俱。皆是羅漢。諸漏已盡。爾時。大愛道聞諸比丘說。如來不久當取滅度。不過三月。當在拘夷那竭娑羅雙樹間。爾時。大愛道便作是念。我不堪任見如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09-11 10:41:58)
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九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非常品第五十一 (一)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雲何。比丘。汝等流轉生死。經曆苦惱。於中悲號涕泣。淚出為多耶。為恒水多乎。 爾時。比丘前白佛言。我等觀察如來所說義。經曆生死。涕泣之淚。多於恒水。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諸比丘。如汝所說無有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09-11 10:41:15)
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八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禮三寶品第五十 (一)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善男子.善女人欲禮拜如來神寺者。當行十一法禮如來寺。雲何為十一。興勇猛意。有所堪故。意不錯亂。恒一心故。當念專意。諸止觀故。諸念永息。入三昧故。意及無量。由智慧故。意難觀察。由其形故。意淡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09-11 10:40:33)
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七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放牛品第四十九今分品 爾時。世尊即吐舌。左右舐耳。還複縮之。爾時。世尊即入三昧。使彼梵誌見陰馬藏。 時。梵誌見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歡喜踴躍。不能自勝。爾時。施羅梵誌白佛言。我今婆羅門。沙門刹利種。然沙門.婆羅門皆同一道。求一解脫。唯沙門聽我等有得同一道乎。 佛告梵誌。汝有此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56]
[157]
[158]
[159]
[16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