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聞如是。
一時。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 世尊告諸比丘。若善男子.善女人欲禮拜 如來神寺者。當行十一法禮如來寺。雲何為十一。興勇猛意。有所堪故。意不錯亂。恒一心故。當念專意。諸止觀故。諸念永息。入三昧故。意及無量。由智慧故。意難觀察。由其形故。意淡然靜。由威儀故。意無流馳。以名稱故。意無想像。由其色故。梵音難及。由柔軟響故。諸比丘。若善男子.善女人欲拜如來寺。當具此十一法禮如來神寺。長夜之中獲德無量。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善男子.善女人欲行禮法。當念十一事。然後禮法。雲何名為十一。有慢當除慢。夫正法者。於欲而除渴愛想。夫正法者。於欲而除欲。夫正法能斷 生死淵流。夫行正法獲平等法。然此正法斷諸惡趣。尋此正法得至善處。夫正法者。能斷愛網。行正法者。從有至無。行正法者。明靡不照。夫正法者。至 涅槃界。若善男子.善女人欲行禮法。當思惟此十一法。然後便獲福無量。長夜之中受福無限。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善男子.善女人修禮僧者。當專十一法。然後乃當禮僧。雲何為十一。如來眾者。正法成就。如來聖眾上下和合。如來僧者。法法成就。如來聖眾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解脫見慧成就。如來聖眾能掌護三寶。如來聖眾能降伏外道異學。如來聖眾是一切 眾生良友福田。若善男子.善女人欲禮僧者。當思惟此十一法。長夜之中獲福無量。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天.龍.鬼神.幹遝和.阿須倫.迦留羅.甄陀羅.摩休勒天及人民。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
聞如是。
一時。婆伽婆在摩竭國蜜[口*提](土利反)羅城東大天園中止。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世尊食後起。與阿難共於樹園中經行。佛便笑。阿難心念。如來.無所著.等正覺不妄笑。今何以笑。必當有意。我當問之。阿難整衣服。右膝著地。叉手問佛。如來.無所著.等正覺不妄笑。今何以笑。必當有意。願聞笑意。
佛語阿難。我當為汝說。過去賢劫初。於此中間有轉輪聖王主四天下。名曰大天。長壽無病。端正勇猛。治以正法。不枉人民。有自然七寶。何等為七。一者輪寶。二者象寶。三者馬寶。四者珠寶。五者女寶。六者主藏寶。七者典兵寶。
佛語阿難。此大天王為童子時 八萬四千歲。作太子時八萬四千歲。登聖王位八萬四千歲。
阿難問佛。雲何為輪寶。
佛語阿難。月十五日。月盛滿時。王沐浴清淨。與婇女上東樓上。東向視。有千輻金輪。輪高七仞為一多羅。多羅者。獨挺樹。以樹為限。高七多羅。純以紫磨金為輪。王見輪已。心念。此輪好輪。願得提之耶。念已。輪即就王左手。便舉移右手中。王語此輪曰。諸不伏者。為我伏之。非我地者。為我取之。如法。非不如法。語竟。輪還住 空。輞東向。轂北向。王敕左右具四種兵。具兵已。即將兵眾。逐輪立空。隨輪東引。巡行盡東界。暮則王與兵眾。宿於輪下。
東界諸小王皆來朝覲。所貢皆以金缽盛銀粟。銀缽盛金粟。善來。大王。此東界土地.珍寶.人民盡是王有。願當停駕住此。我等當稟承天教。大天王答諸小王曰。汝等欲承我教者。各還本國以十善教民。勿行枉橫。誡敕已訖。輪即於海上。回轉乘雲而行。海中自然開道。廣一由延。王與四種兵隨輪如前巡行南界。南界諸小王亦來朝覲。皆以金缽盛銀粟。銀缽盛金粟。貢上曰。善來。天王。此南界土地.珍寶.人民盡是王有。願停駕住此。我等當稟承天命。大天答諸王曰。汝等欲承我命者。各還本土。以十善教民。勿行枉橫。誡敕已訖。輪則西回按行西界。西界諸王貢獻勸請。如南方比訖。輪複北回巡行北界。北界諸王亦皆朝覲。貢獻勸請。盡如前法。周遊四日。遍閻浮提四海。還本蜜[口*提]羅城。於宮門前虛空中住。高七多羅。輞東向。王便入宮。
佛語阿難。大天得輪寶如此。
阿難複問佛。大天得象寶複雲何。
佛語阿難。大天以後十五日。月盛滿時。沐浴清淨。從諸婇女上東樓上。東向觀見空中。有白象王名滿呼。乘虛而來。七肢平跱。口有六牙。頭上金冠。金為瓔珞。以真珠交絡其體。左右佩金鈴。象有神力。變形自在。大天見之。心自念曰。我得此象可耶。當使有所為。念訖。象便立空中於王前。王即教以五事。王複念曰。當試此象為能以不。至明日日出。王乘此象。須臾之間。周遍四海。還到本處。於宮門東。東向立。阿難。大天所得象寶如此。
阿難複問佛。大天所得馬寶複雲何。
佛語阿難。大天到後十五日。月盛滿時。沐浴清淨。從諸婇女上西樓上。西向視。見有紺馬王。名婆羅含(秦言發烏朱發尾)。乘空而來。行不動身。頭上金冠。寶為瓔珞。披珠交絡。左右垂鈴。馬有神力。變形自在。大天見之。自念言。得此乘之可也。念訖。至王前。王便乘欲試之。至明日日出。王乘東行。須臾之頃。周遍四海。還至本國。住宮門西。西向而立。阿難。大天所獲馬寶如此。
阿難問佛。大天所得珠寶複雲何。
佛語阿難。大天至後十五日。月盛滿時。沐浴清淨。將諸婇女上東樓上。東向視。見有神珠。珠長一尺六寸。有八楞。作紺琉璃色。乘空而來。高七多羅。大天見之。心念曰。得此珠觀之可也。如念獲之。王欲試之。至夜半。合四種兵。以珠懸於幢頭。出城而遊。珠照辟方十二由延。兵眾相見。如晝無異。珠光所及。人民驚起。皆言。天明。王即還宮。以幢豎之宮內。內外常明與晝不異。阿難。大天所獲珠寶如此。
阿難問佛。大天所得玉女寶複雲何。
佛語阿難。大天至十五日。月盛滿時。沐浴清淨。從諸婇女上東樓上。東向視。見有刹帝利女寶。名曼那嗬利(秦言奪情)。端正無比。姝妙嚴淨。不長.不短.不粗.不細.不白.不黑。冬則溫暖。夏則清涼。身毛孔中出栴檀香。口出憂缽蓮花香。亦無女人眾惡姿態。情性調和。先意承旨。乘虛而來。逕至王所。阿難。大天所獲玉女寶如是。
阿難問佛。大天所得主藏寶者複雲何。
佛語阿難。大天至十五日。月盛滿時。沐浴清淨。將諸婇女上北樓上。北向觀。見主藏臣。名阿羅咃吱(秦言財幢)。端正姝妙。不長.不短。不肥.不瘦。身黃金色。發紺青色。眼白黑分明。又能視見地伏藏七寶。有主者為護之。無主者取共王用。聰明智慧。善有方謀。乘虛而來。逕詣王前。而謂王曰。自今已往。王快可自樂。勿複憂愁。我當給王寶。不令有乏。王便試藏臣。與之乘船獨共入海。王謂藏臣者言。吾欲得金銀財寶。藏臣者白王。還至岸邊。當給財寶。王曰。吾欲得水中寶。不用岸上者。主藏臣者便從坐起。整衣服。跪右膝。叉手禮水。水中即自然出金頂。大如車轂。須臾滿船。王曰。可止。勿複上金。船將欲沒。阿難。大天所獲典寶臣如此。
阿難複問佛。大天所得典兵將軍者複雲何。
佛語阿難。大天至十五日。月盛滿時。沐浴清淨。將諸婇女上南樓上。南向視。見南方有大將軍比毗那(秦言無畏)。端正姝好。發如真珠色。身猶綠色。不長.不短。不肥.不瘦。眼能徹視。知他人心念。軍策變謀。進退知時。乘虛而來。逕詣王所。謂王曰。願王自恣快樂。莫憂天下。征伐四方。臣自辦之。王欲試之。半夜思惟。欲合四種兵。念訖。四兵盡集。王複念。欲使東引。軍即東引。王在中央。將軍在前。四兵圍繞。王念欲往即往。王念欲還即還。阿難。大天所獲典兵將軍寶如此。佛語阿難。大天所獲七寶如此。
佛語阿難。大天王治天下遂久。便語梳頭侍者。名劫北。若有白發者。便拔示我。劫北視發遂久。見有一白發。便白王曰。前所敕者。今已白見。王曰。拔來示我。劫北即以金鑷拔取白發。置王手中。王捉白發。便說斯偈。
我身首上 生此毀莊 身使來召
入道時到
王心念曰。我已極人 五欲。今當出家。下須發。被法服。召太子長生告曰。童子。吾頭已有白發出。世間五欲吾已厭之。今欲求天所欲。我今欲剃須發。著法服。出家為道。汝當領國政。立長為太子。好養劫北。使伺白發。白發出者。以國付太子。如我出家。下須發。被法服。王告太子。我今以此聖位。殷勤累汝。當使聖位世世相紹。莫使種斷。種斷者。便為邊地人也。若斷善行者。便生無法處。大天王誡敕已。便以國付太子長生。給劫北田業。佛語阿難。大天王於此城。於此園。於此地。下須發。著法服入道。於此處八萬四千歲。行四梵行。慈.悲.喜.護。於是壽終得生梵天。大天出家七日後。女寶命終。
長生登位已。至十五日。月盛滿時。將諸婇女上東樓上。東向視。見有玉女端正如前。乘虛而來。長生還服七寶。王長生已領國政。統四天下。長生複語劫北。從今而去。為我梳頭時。見白發。輒來白我。登聖王位。遂經八萬四千歲。白發複生。劫北白王。素發已生。王曰。拔來著吾掌中。劫北即以金鑷拔置王手中。王執白發。即說偈曰。
我身首上 生此毀莊 身使來召 入道時到
王心念曰。我已極人五欲。今當出家。下須發。被法服。即召太子冠髻告曰。童子。吾已頭白。世間五欲吾已厭之。當求天欲。我今欲出家為道。剃除須發。被著法服。汝當領國政。立長為太子。好養劫北。使伺白發。白發出者。以國付太子。如我出家。下須發。被法服。王告太子。我今以此聖王位。殷勤累汝。當使聖王位。世世相紹。莫使種斷。種斷者。便為邊地人也。若斷善行者。便生無法處。長生王誡敕已。即以國付太子冠髻。給劫北田業。
佛語阿難。長生王亦於此城.此園.此地。下須發。著法服入道。於此處八萬四千歲。行四梵行。慈.悲.喜.護也。於是壽終得生梵天。
佛語阿難。王長生出家之後七日之中。七寶自然化去。冠髻王憂愁不樂。諸臣見王不悅。便問王曰。天王何以不悅。王答諸臣曰。以七寶化去故也。諸臣白王。王勿以為憂。王曰。何得不憂也。臣等啟曰。父王梵行。近在園中。可往谘承。必當誨王致寶之法。王即敕。嚴駕。諸臣便嚴駕訖。便白王。王與群臣乘七寶車。以五物為幟。寶冠.羽蓋.劍.扇.寶屐。左右臣從。進詣園所。到則下車。廢卻五物。步入園門。前至父王。稽首禮足。卻住一麵。叉手白言。王所有七寶。今皆化去。父先定坐。聞所啟白。仰頭答曰。童子。夫聖王法。不恃父之所有也。汝自行法承之。
王複問曰。轉輪聖王以何法化。父便答曰。敬法.重法.念法.養法.長法.熾法.大法。行此七法者。便應聖王治也。可以致寶也。王複問曰。雲何敬法。乃至大法也。父答曰。當學給賜貧窮。教民孝養二親。四時八節以時祭祠。誨以忍辱。除淫.嫉.癡行。此七法者。乃應聖王法也。王即受教。辭退卻禮。繞七匝已。便引還歸。於是。王輒承父命。奉行七法。宣令遠近。隻崇王教。王便開藏。給賜貧窮。侍養孤老。四方之民。莫不奉承。於是。王以十五日。月盛滿時。沐浴清淨。將諸婇女上東樓上。東向視。見有千輻紫磨金輪。輪高七多羅。去地亦七多羅。乘虛而來。住於空中。
王心念曰。願得此輪可乎。輪即下至王左手。複移之於右手。王語此輪。諸不伏者。為我伏之。非我地者。為我取之。如法。非不如法。王便以手投輪還之虛空。於宮門東。輞東向。轂比向而住空中。輪後次有白象。次有紺馬。次有神珠。次有玉女。次有主藏。次有將軍。此七寶出。如大天王。比試亦如是。逕八萬四千歲竟。王賜劫北。並敕太子及付國事。出家入道。皆如前王法。
佛語阿難。此冠髻王於此城園地。下須發。被法服。八萬四千歲。修四梵行。慈.悲.喜.護。於是壽盡亦生梵天。
佛告阿難。大王子孫相紹。乃至八萬四千歲轉輪聖王位善種不斷。最後聖王名荏(晉言不眗音如錦反)。治以正法。為人聰明。審諦不忘。相有三十二。色猶紅蓮花。好喜布施。供養沙門.婆羅門。侍養孤老。賑給貧窮。於四城門及城中央。置設庫藏。金銀.雜寶.象.馬.車乘.衣服.床褥.病瘦醫藥.香華.飲食。諸孤獨者皆給妻婦。種種惠施隨人所欲。王於六齋之日。具敕內外皆持八關。於斯之日。首陀會天當悉來下。受其八戒。帝釋.三十三天皆歎其國人民。快哉。善利。乃值斯法王耶。種種惠施。恣民所欲。又能清潔齋戒無闕。天帝釋告諸天子。欲得見荏王不。鹹言。欲見。可使來至此。釋提桓因即敕窮鼻尼(窮鼻尼者晉言極端正也)天女。汝詣蜜[口*提]羅城。告荏王曰。卿大得善利也。此間諸天皆歎卿功德巍巍。為吾致問殷勤。此諸天子甚思相見。暫可屈意來至於此。
窮鼻尼受教便下。如人屈伸臂頃。忽然在王殿前。虛空中立。王侍一婇女。於殿上坐。思念世間。欲使一切皆得安隱。無眾苦患。窮鼻尼於空中。彈指覺之。王舉頭見殿上光明。聞其聲曰。我是釋提桓因侍者。故遣我詣王。王答曰。不審天帝何所約敕。天女答曰。天帝致意殷勤。此諸天子讚卿功德。預思相見。可暫屈意。王默然許之。天女便還白天帝曰。已達宣命。許當馳詣。天帝即敕侍禦嚴駕七寶飛行馬車。下到蜜[口*提]羅城。迎於荏王。侍禦受教。即駕馬車。忽然便下。
王與群臣會於都坐。車當王前。於空中止。禦者告曰。天帝今遣車相迎。諸天子儼然相待。便可上車。勿複顧戀。諸臣大小。聞王當去。僉然不悅。皆起而立。叉手白言。王去之後。臣等何所承命。王答曰。卿等勿憂。吾去之後。施惠.齋戒.養民.治國。如吾在時。我比還不久。王誡敕訖。車即下地。王便上車。侍禦問王。當從何道。王曰。此言何謂。侍禦答曰。夫行有兩道。一者惡道。二者善道。行惡者。從惡道到苦處。修善者。遊善道至樂處。王曰。今日行道。善惡皆欲從之。禦者聞之。久乃寤曰。甚善。大王。禦者便引在兩道之中。善惡悉睹。逕詣三十三天。
天帝及諸天子遙見王來。釋提桓因曰。善來。大王。命令共坐。
佛語阿難。王便就天帝坐。王與帝釋貌相.被服.音聲一揆。諸天子心中念言。何者帝釋。何者為王。又複念曰。人法當眴。而俱不眴。各懷愕然。無以別之。天帝見諸天有疑心。複念言。我當留王使住。然後乃寤耳。帝釋謂諸天子。卿等欲使我留王住此不。諸天子曰。實欲使住。天帝謂荏。大王。可住此不。我當供給五欲。因是諸天乃識。
人王白天帝曰。正爾。便為給賜已。願諸天子壽命無極。賓主請讓。如是至三。帝釋謂王。何以不住。王答曰。我當出家修道。今在天上無緣學道。天帝曰。胡為作道。王曰。被父王遺令。若白發生。法當出家。釋聞遺令入道。默然不對。王於天上。須臾之間。五欲自恣。方之世間已十二年。
王將欲別。與諸天子說審諦法。釋敕侍禦。汝送荏王還於本國。侍禦受教。即嚴駕。駕訖。白王曰。王可上車。於是。王便與帝釋及諸天子誥別。即上車。循本道而歸。到蜜[口*提]羅宮。侍禦即還天上。王下數日。複敕劫北。若見白發。便白我。數日之中。頭上白發。劫比以金鑷拔白發。置王手中。王見已。便說偈曰。
我身頭上 生此毀莊 身使來召 入道時到
王心念。我已極人五欲。今當出家。剃須發。被法服。王即召太子善盡告曰。吾白發已出。世間五欲吾已厭之。當求天欲。當下須發。被法服。出家入道。童子。今以國事付汝。好養劫北。若白發出者。以國付太子。出家入道。童子。今以此聖王位累汝。莫使種斷。種斷者。便為邊地人也。
佛語阿難。荏王即付太子國政。給劫北田業已。於此城園地。下須發。被法服。出家修道。修道之後於七日中。輪.珠化去。象.馬.玉女.長者.將軍。皆悉無常。王於園中八萬四千歲。行四梵行。慈.悲.喜.護。命終生梵天。
其後善盡王不承父業。正法替廢。由是七寶不複來應。善行不繼。五減遂至。人民短命.薄色.少力.多病.無智。五減以至。轉複貧困。困窮竊盜相糾。詣王啟曰。此人不與取。王即敕外行刑國人。聞不與取。王輒殺之。皆鹹其惡。各興利刀。刀自此始造。由是殺生從此起。便有兩惡出。次複淫犯他妻。夫主共諍。自言我不。便成四惡。兩舌遘鬥。是為五惡。鬥則相罵。是為六惡。言不至誠。是為七惡。嫉他和合。是為八惡。含忿色變。是為九惡。心懷疑亂。是為十惡。十惡已具。五減轉增。
佛語阿難。欲知爾時大天王在賢劫初興者不。則我是也。阿難。欲知爾時八萬四千年王名荏。治政無枉者。則汝是也。欲知爾時最後名善盡王。暴逆不道。斷聖王種者。調達是也。阿難。汝於往時。承繼大天轉輪聖王之善嗣。使其紹立不絕者。汝之功也。如法。非不如法。阿難。我今是無上法王。今我遺無上善法。殷勤囑累汝。汝是釋種子。莫作邊地人。莫為斷種行。
阿難問佛。何以故當作斷種行。
佛語阿難。大天王雖行善法。未得漏盡出世間。未得度。未得斷欲。未得破二十億結。六十二見未除。三垢未淨。未得神通。未得解脫真道。不得涅槃。大天所行善法。不過生梵天。
阿難。我明法究竟無為。我法得到真際。天.人之上。我法無漏.無欲.減沒度.通.解脫.真沙門.至涅槃。阿難。我今以是無上道法。殷勤囑累汝。莫增滅我法。莫作邊地人也。若有現行 聲聞。阿難。設有斷此法者。便為邊地人也。若能興此法者。便為佛長子。即為眷屬成就。阿難。汝當成就眷屬。莫作滅族行。阿難。我前後所說法。盡囑累汝。汝當學是。
佛說是已。阿難歡喜奉行。
(五)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大泥黎之人。雲何為四。所謂末佉梨罪人。帝舍比丘是大罪人。提婆達兜是大罪人。瞿波離比丘是大罪人。末佉梨罪人者。身出火光。長六十肘。帝舍罪人者。身出火光。長四十肘。提婆達兜罪人者。身出火光。長三十肘。瞿波離罪人者。身出火光。長二十肘。
比丘當知。末佉梨教無數眾生使行邪見顛倒之想。計有無之想。帝舍愚人者。斷諸聖眾應器遺餘。提婆達兜愚人者。鬥亂眾僧。殺 阿羅漢比丘尼。起害意向於如來。瞿波離罪人者。誹謗舍利弗.目幹連。
又複。比丘。末佉梨罪人教無數眾生。使行邪見。身壞命終。墮焰光泥黎中。帝舍罪人。斷聖眾應器遺餘。身壞命終。墮等害地獄中。提婆達兜罪人者。起謀害心向於如來。身壞命終。墮阿鼻地獄中。瞿波離罪人者。由其誹謗舍利弗.目幹連。身壞命終。墮缽投摩地獄中。
末佉離罪人者。是時獄卒生拔其舌背著脊上。所以然者。由其曩昔教無數眾生使行邪見。
帝舍大罪人者。是時獄卒生擗其身。鎔銅灌壞其心。又以熱鐵丸。使令吞之。所以然者。由其斷應器遺餘故。
提婆達兜罪人者。以熱鐵輪。轢壞其身。又以鐵杵哺咀其體。群暴惡象踏蹈其身。又複大熱鐵山鎮押麵上。舉身為熱銅葉所裹。所以然者。由其曩昔鬥亂聖眾。壞和合僧故。致鐵輪轢斷其頭。又此提婆達兜愚人。教彼太子使害父王。由是果報故。使鐵杵破壞其身。又彼提婆達兜愚癡之人。飲象使醉往害如來。由是果報。群象踏蹈其體。又彼提婆達兜惡人。上耆闍崛山顛。執石擲佛。由斯果報故。使熱鐵山鎮押其麵。然彼提婆達兜愚人。殺阿羅漢比丘尼。由斯果報故。使熱銅鐵葉纏裹其身。
比丘當知。瞿波離罪人者。在彼蓮華地獄中。千具犁牛以犁其舌。所以然者。由其誹謗舍利弗.目連故。由此因緣果報。使千具犁牛而壞其舌。
又複。比丘。末佉離罪人者。身出火光。長六十肘。若有眾生興起此念。當拔濟饒益此人。取四大海水。高四十肘。澆灌其身。然彼海水尋時消盡。焰不增減。由是熱鐵葉火燒四日。有人來以四渧水澆。然水尋時消盡。此亦如是。若有人來以四大海水澆彼人身。欲令無為。終不可果。所以然者。由彼罪過極深重故。
然彼帝舍罪人。身出火光。長四十肘。設有眾生湣念此人。以三大海水澆灌其身。然彼海水尋時消盡。火焰不減。其猶有人以三渧水著熱鏊上。水尋消滅。不得久停。此亦如是。若以三大海水澆帝舍身上。水尋時滅。火終不增減。
提婆達兜罪人。身出火光。長三十肘。若有眾生。興起愛念之心。欲使提婆達兜身永處無為。以二大海水澆灌其身。水尋時盡。火終不滅。猶如以二渧水著熱鏊上。終無增減。提婆達兜愚人亦如是。以二大海水澆灌其身。水尋時盡。火終不滅。提婆達兜身體苦痛如斯。
瞿波離罪人。身出火光。長二十肘。設有眾生湣念斯人。取一大海水澆灌其身。然彼海水尋時消盡。火終不滅。猶如一渧水著熱鏊上。尋時消盡。不得久停。瞿波離比丘亦複如是。罪報所牽。故受斯罪。是謂。比丘。此四種人受罪極重。當自盡意遠離斯患。承諸賢聖等修梵行者。如是。仁者。當作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明曉地獄。亦知趣地獄之徑。亦複知彼地獄眾生之本。設複眾生造諸惡不善之行。身壞命終。入地獄中。我亦知之。又複。比丘。我亦知明曉畜生。亦知趣畜生之道。亦複知畜生之本。作諸惡元。生彼者亦悉曉了。我今亦知餓鬼之道。其有作惡根元者。生餓鬼中。我亦知之。我今亦知人道向人之趣。其有眾生得人身者。我亦知之。我亦知趣天之道。其有眾生作諸德本。生彼天上。我亦知之。我亦知涅槃之趣。其有眾生有漏盡成無漏。心解脫.智慧解脫。於現法中而取證果。我亦知之。
比丘當知。我知地獄之趣。以何因緣而說斯言乎。
佛告諸比丘。我今觀察眾生心意。所謂此人身壞命終。應入地獄中。然後時觀此人以入地獄中。受苦酸酷考掠無數。愁憂苦惱不可稱記。猶如一大火坑無有塵煙。設有人來逕趣斯處。又且有目之士觀此人所趣。必當墜火終不虛也。然複後時觀此人以墮火坑。吾所謂人者以墮火坑。今觀察眾生心意所念。必入地獄不疑。如我後時觀察此人。以定入地獄。受苦酸酷不可稱記。雲何斯人以入地獄。是謂我觀趣地獄眾生作諸惡行不善之業。身壞命終。入地獄中。我悉知之。吾所說者。正謂此耳。
我知畜生之道。亦知趣畜生者。以何緣本而說此乎。於是。比丘。我觀察眾生心中所念。此人身壞命終。生畜生中。有我後時觀察此人。以生畜生中。愁憂苦惱不可稱計。雲何斯人以墮畜生中乎。猶如村落有大圊廁。屎滿其中。設有斯人徑趣斯處。有目之士。見斯人來徑趣斯處。此人不久徑墮於廁。然後時觀此人已墮於廁。受厄窮困不可稱記。雲何斯人已墮於廁。我今觀眾生類亦複如是。斯人命終應生畜生中。又複時觀已生畜生中。受苦無量。我今觀畜生眾生皆悉明了。我所說者。正謂此耳。
我亦知餓鬼眾生。餓鬼之道。其身壞命終。生餓鬼者。我亦知之。其有眾生身壞命終。趣餓鬼之道。我悉知之。我複於後時觀見此眾生。以入餓鬼受苦痛.樂痛。雲何斯人以入餓鬼中乎。猶如大村落側有一大樹。生危險之處。枝葉凋落。設有人來。往趣斯處。有目之士遙觀此人。必趣樹不疑。複後時觀此人。或坐.或臥。受其苦樂之報。雲何斯人以至樹下坐臥乎。今我觀眾生之類亦複如是。身壞命終。必趣餓鬼不疑。受其苦樂之報不可稱記。我知餓鬼趣。餓鬼之道。皆悉分明。我所說者。正謂此耳。
我知人道。亦知趣人道。其有造行。身壞命終。生人中者。我亦知之。於是。比丘。我觀眾生類心中所念。此人必當身壞命終。應生人中。我複於後時觀此人已生人中。雲何斯人已生人中。猶如村落側有一大樹。在平正處。多諸陰涼。若有人直從一道來。有目之士見已便知之。斯人所趣向。定至此樹不疑。我複於後時觀此人。已至此樹。受樂無量。雲何斯人得至斯處。此亦如是。我觀眾生心意所念亦如是。身壞命終。必生人中不疑。我複於後時觀此人已生人中受樂無量。我知人趣。亦知趣人之道。今生人中者。我亦知之。我所說者。正謂此耳。
我亦知天。亦知趣天之道。其有眾生作諸功業生天者。我亦知之。以何因緣而說此乎。我今觀眾生之類心中所念。此人必當身壞命終。生善處天上。然後時觀此人身壞命終。生善處天上。於彼受自然之福。快樂無比。是謂斯人已生天上。於彼受自然之福。快樂無比。猶如村落側有好高廣講堂。雕文刻鏤。懸繒幡蓋。香汁灑地。敷好坐具。氍毹毾[登*毛]。文繡綩綖。若有人直從一道來。有目之士直從一道來。此人所趣向。定至高廣講堂必不疑。複於後時觀見此人。已到講堂上。或坐.或臥。於中受福快樂無比。此亦如是。吾今觀眾生類身壞命終。應生善處天上。於彼受樂快不可計。雲何斯人以生善處天上乎。我知天道。趣天之路乎。我所說者。正謂此耳。
我今知涅槃。亦知涅槃之道。亦知眾生應般涅槃者。或有眾生盡有漏成無漏。心解脫.智慧解脫。現身取證而自遊化。我悉知之。由何因緣而說此乎。於是。比丘。我觀眾生類心中所念。此人盡有漏成無漏。心解脫.智慧解脫。是謂斯人以盡有漏成無漏。猶如去村落不遠有大池。水極清徹。若有人直從一道來。有目之士遙見斯人來。知此人必至池水不疑。又後時觀此人已至池水。沐浴澡洗。除諸穢汙。去諸垢坋。在側而坐。亦不與人共相諍競。我今觀眾生類亦複如是。盡有漏成無漏。心解脫.智慧解脫。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名色知如真。是謂斯人已至此處。我知涅槃之道。亦知眾生般涅槃者。皆悉知之。如來.至真.等正覺有此之智.無畏.力具。皆悉成就。如來智無有量。如來能觀過去無限無量不可計事。皆悉知之。將來現在無限無量皆悉分別。是故。比丘。當求方便。具足 十力.無畏。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七)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依雪山上有大高廣之樹。五事長大。雲何為五。根不移動。皮極厚大。枝節遠蔭。靡所不覆。葉極茂盛。是謂。比丘。依雪山上有此大樹極為俊好。今善男子.善女人亦複如是。依豪族之處。五事長益。雲何為五。所謂信長益.戒長益.聞長益.施長益.慧長益。是謂。比丘。信善男子.善女人依豪族家。成就此五事。是故。比丘。當求方便。成就信.戒.聞.施.智慧。
爾時。世尊便說斯偈。
猶如雪山樹 五事功德成
根皮枝節廣 陰葉極茂盛
有信善男子 五事功德成
信戒聞惠施 智慧遂增益
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茂羅破群比丘與諸比丘尼共相遊處。然諸比丘尼亦複好樂共相遊處。其有人民稱譏茂羅破群比丘者。是時諸比丘尼極懷嗔恚。愁憂不悅。若複有人毀呰諸比丘尼者。是時破群比丘亦複愁憂不悅。是時。多眾比丘告破群比丘曰。汝今雲何親近諸比丘尼。諸比丘尼亦複與汝交接。
破群報曰。我今解如來所說教誡。其有犯淫者。罪不足言。
眾多比丘複告曰。止。止。比丘。勿作斯言。莫誹謗如來言教。其誹謗如來言教者。罪咎不少。又複世尊無數方便說淫之穢。其有習淫。使無罪者。終無此理。汝今可舍此惡見。備於長夜受苦無量。然此破群比丘故與交通。而不改其行。
爾時。眾多比丘往至世尊所。頭麵禮足。而白世尊言。舍衛城中有一比丘。名曰破群。與諸比丘尼共相交接。然諸比丘尼亦與破群比丘交接往來。我等往彼勸喻使改其行。然彼二人遂更增益。不舍此顛倒之見。亦不順正法之業。
爾時。世尊告一比丘。汝往至彼破群比丘所。雲。如來喚。
爾時。比丘受如來教。即往到破群比丘所。汝當知之。如來喚卿。
破群比丘聞彼比丘語。即往到世尊所。頭麵禮足。在一麵坐。爾時。世尊問彼比丘曰。汝審親近諸比丘尼耶。
彼比丘對曰。如是。世尊。
佛告比丘。汝為比丘。雲何與比丘尼共相交接。汝今是族姓子。剃除須發。著三法衣。以信堅固。出家學道。
破群比丘白佛言。唯然。世尊。我是族姓子。以信堅固。出家學道。
佛告比丘。非汝之法。雲何與比丘尼共相交接。
破群比丘白佛言。我聞如來所說。其習淫者。其罪蓋不足言。
佛告比丘。汝愚人。雲何說如來習淫無罪。我無數方便說淫之穢汙。汝今雲何作是語。如來說淫無罪。汝好守護口過。無令長夜恒受其罪。
佛告之曰。汝今且止。須吾更問諸比丘。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曰。汝等頗聞吾與諸比丘說淫無罪乎。
諸比丘對曰。唯然。世尊。不聞如來說淫無罪。所以然者。如來無數方便說淫之穢汙。設言無罪。此義不然。
佛告諸比丘。善哉。善哉。諸比丘。如汝所言。我無數方便說淫之穢汙。
爾時。世尊重告諸比丘曰。汝等當知。若有愚人習於法行。所謂契經.祇夜.偈.授決.因緣.本末.譬喻.生.方等.未曾有.說.廣普。雖誦斯法。不解其義。以不觀察其義。亦不順從其法。所應順法終不從其行。所以誦斯法者。從欲與人共競諍。意計勝負。亦不自為己有所濟及。彼誦法已。則犯製限。猶如有人出彼村落欲求惡蛇。彼若見極大之蛇。到已。以左手摩抆其尾。然彼蛇回頭螫蜇其手。由此緣報。便致命終。此亦如是。若有愚人玩習其法。十二部經靡不斟酌。亦不觀察其義。所以然者。由不究竟正法義故。
於是。若有善男子將護玩習其法。契經.祇夜.偈.授決.因緣.本末.譬喻.生.方等.未曾有.說.廣普。彼人誦此法已。深解其義。以解彼深義之法。順從其教。無所違失。所以誦法者。不以勝負之心。與彼競諍。所以誦習法者。欲自纂修有察及。所以誦法者。果有所願。由此因緣。漸至涅槃。猶如有人出彼村落。求覓惡蛇。彼見蛇已。手執鐵鉗。先鑷其頭。後便捉項。不令動搖。設彼惡蛇回尾欲害彼人。終無所至。所以然者。比丘。由其捉項故。此善男子亦複如是。誦習.誦讀。靡不周遍。觀察其義。順從其法。終無違失。漸漸由此因緣。得至涅槃。所以然者。由其執正法故。是故。諸比丘。其有解吾義者。當念奉行。其不解者。重來問我。如來方今現在。後悔無益。
爾時。佛告諸比丘。設有比丘在大眾中而作是說。如來所說禁戒。我悉解了。其習淫者。罪蓋不足言。彼比丘當語斯比丘。止。止。莫作斯言。莫誹謗如來言說斯語。如來終不說此言。若此比丘改其所犯者善。若不改其行者。複當再三諫之。設當改者善。設不改者墮。若複比丘隱匿其事。不使露現者。諸人皆墮。是謂。比丘。我之禁戒。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九)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生漏梵誌往至世尊所。共相問訊。在一麵坐。爾時。生漏梵誌白世尊曰。為有幾劫過去。
佛告梵誌。過去諸劫不可稱計。
梵誌白佛。為可計數不乎。沙門瞿曇恒說三世。雲何為三。所謂過去.將來.現在。沙門瞿曇亦知過去.當來.現在之世。唯願沙門演說劫數之義。
佛告梵誌。若當我說因此劫。複次此劫。我既滅度。汝取命終。不知劫數之義。所以然者。如今人壽短促。極壽不過百年。計百年中數劫者。我取滅度。汝既命終。終不知劫數之義。梵誌當知。如來亦有此知。具足分別劫數。眾生壽命長短。受其苦樂。皆悉分明。今當與汝引譬。智者以譬喻得解。猶如恒沙之數。亦無有限。無有量。不可計算。過去劫者其數如是。不可稱計。不可籌量。
梵誌白佛。當來劫頗有幾數。
佛告梵誌。亦恒沙之數。無有齊畔。不可稱計。非算所及。
梵誌複問佛。頗有現在劫.成敗劫乎。
佛告梵誌。有此成劫.敗劫。非一劫.百劫。猶如器血在危地。終不安住。設當住者要當顛倒。諸世界方域亦複如是。或有劫成。或有劫敗。此數亦複叵計為幾劫成。為幾劫敗。所以然者。生死長遠無有邊際。眾生以無明結覆蓋。漂浪流滯。從今世至後世。從後世至今世。長夜受苦惱。當可厭患去離此惱。是故。梵誌。當作是學。
爾時。生漏梵誌白世尊言。沙門瞿曇。甚奇。甚特。知過去當來劫數之義。我今重複自歸沙門瞿曇。唯願沙門瞿曇聽為優婆塞。盡其形壽不敢複殺。乃至飲酒。
爾時。生漏梵誌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
聞如是。
一時。佛在羅閱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爾時。有一異比丘白世尊言。劫頗有邊際乎。
佛告比丘。方便引譬。然劫數無窮盡。過去久遠。於此賢劫中。有佛出。號曰俱樓孫至真.等正覺。爾時。此耆闍崛山更有姓號。爾時。羅閱城人民之類。上此耆闍崛山中。四日四夜。行乃徹頂。又複。比丘。拘那含牟尼佛時。此耆闍崛山更有姓號。爾時。羅閱城人民之類。三日三夜。行乃至此山頂。迦葉如來出現於世。此耆闍崛山更有姓號。時。羅閱城人民之類。二日二夜。行乃至此山頂。如我今日釋迦文佛出現於世。此山名耆闍崛山。須臾之頃乃到此山頂。若彌勒如來出現於世。此山亦名耆闍崛山。所以然者。諸佛神力鹹使出此山在。
比丘。當以方便。知劫有衰盡。不可稱計。然劫有二種。大劫.小劫。若於劫中無佛出世。爾時複有辟支佛出世。此名為小劫。若如來於劫中出世。爾時彼劫中無有辟支佛出現於世。此名為大劫。比丘。當以此方便。知劫數長遠。不可稱計。是故。比丘。當憶此劫數之義。
爾時。異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