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思亂想

無意名利權色,隻想弄明白些道道
個人資料
博文
(2015-07-24 08:03:37)
我們村不算大,120來戶人家。大家連親帶故的,互相都認識。
村雖不大,但我們有我們自己的話語和取樂方式。
村裏的很多人,尤其是“知名”人士,都有諢名。大家說起他們,會連名字帶諢名一起說,或者幹脆就隻叫諢名。
譬如,我的小夥伴中,就有“朝方夜壺”。他說話時舌頭繞在嘴裏,老是說不清楚,像倒夜壺那樣咕嚕咕嚕的。有“新華地主&rd[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2015-07-22 12:21:03)
我85年7月1號從北京起飛,去加拿大留學。同行的是一位叫張瑜的訪問學者。他和當時紅遍天的女明星同名同姓。我們都是第一次坐飛機。在東京轉機時,因為登機口換了,我們又聽不懂日式英語,差一點錯過了航班。 到加半年以後,我的一位室友拿到了碩士學位後要回國。他是位熱心人。我問他能不能幫我買一台彩電給我父母。他滿口答應了。 那時的規定,出國人員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第一次玩穿插,大概是我5歲左右的事。我想,這事,隻有我一個人知道。 一天傍晚,父親不知從哪裏騎回來一輛腳踏車。這高高大大,黑黑亮亮的腳踏車太神奇太好玩了。那腳踏車的支腳是U型的,把車子支起來後,就可以把車後輪搖得飛轉。車鎖像個馬蹄鐵,開口向下,圍著後輪胎,直接裝在車架子上。鎖車時,摁下包裹在車鎖裏麵的鐵芯條,穿過後輪的兩根鋼絲之間,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偶爾查看自己在“文學城”的留言,發現以下一段:
最讓我痛心的,是中國農村鄉紳文化的毀滅,和地痞流氓文化的發揚光大。民國時期,政府不下縣。鄉村基本是自治。雖然窮困,雖然貧富不均,但人們知禮義廉恥,鄰裏關係也比較和睦。土改把鄉紳滅了,文革把鄉紳文化徹底毀滅了。再也沒了互相信任,再也沒有了溫爾文雅,和睦相處。代之而起的是地痞流氓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8)
我是學家禽營養的。在這個行業也工作了20多年。分別在飼料公司,養殖公司,食品公司,和飼料添加劑公司工作過。接觸過有機蔬菜生產公司,和有關有機雞肉生產的規定要求等。
首先,有機農業(有機蔬菜,有機穀物,有機肉)的概念,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40年代。那時,歐洲開始大量使用化肥等工業合成的化工產品作為肥料,代替了以前以人畜糞便或腐爛植物為主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1974年,我上初二。
班主任老師是我們學校的名師。聽說他來自我們西邊約40公裏外的鎮江。到我們公社裏做“招女婿”的。講一口地道的“西路普通話”。短小精悍的身材,鑲著兩顆金光閃閃的門牙。他居然和我同姓。我們叫他J老師。
也許是因為他的口音特別,也許是因為他來自外地。他的名氣,我們在小學4-5年級時,已如雷貫耳。
開學,我被委任做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我小學5年級,應該是讀了兩年。好像是因為把秋季入學,改成冬季入學,然後又改回秋季入學。
這倒黴的5年級,我被人打了兩次。一次是被數學老師(見前篇短文),一次是被鄰村一個70多歲的老人。
為了掙工分,也為了換零用錢,我們家裏常年養著2-4頭豬。還養過母豬。那種背凹肚大,以高產聞名的梅山黑母豬。
沒有豬飼料。喂的是豬草,番薯藤,米糠,和泔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先說被打的老師。是小學一年級的一位女老師。
小學就在村裏。原來是村裏的祠堂。分東西兩排房。東側的房矮,是一二年級的教室。西側的房子是正廳,高大些。是三年級的教室,和老師辦公室。這個教室裏,靠牆一側,放著好幾口備用的空棺材。
緊挨著學校,就是村裏的公共墳地。祠堂門前很小的一塊空地,就是我們的操場。操場就連著墳場。
村裏的大人,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8)
這兩天,美國最高法院裁決了,同性戀婚姻合法。
有人歡呼,有人發愁;有人默認,有人衝冠大怒。
有人說,這是文明的新篇章;有人說,這是壓垮美國這個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慶幸的是,光天化日之下,如此針鋒相對的觀點,能夠充分表達而不被鉗製。不管你是首席大法官,還是無名小輩,都可以充分表達而免於恐懼。
看到這些,內心感激。感謝民主理念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什麽是自然之道?什麽是叢林法則?
常常聽到的答案是,弱肉強食。
如果真是這樣,那麽,地球上的動物植物,種類就不會增加,隻會逐漸減少,最後一統於整齊劃一,一統於同一種最強大的動物和植物。
可事實絕不是這樣。不要說別的,地球上,連相同的兩片樹葉都找不到。
凶猛如獅子老虎,不能獨霸非洲草原或亞洲叢林。遮天蔽日的雲杉,不能阻止角落裏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
[16]
[17]
[18]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