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祥禪

時時自覺,念念自知,事事心安,秒秒安祥!
博文
摩訶般若可以消除貪嗔癡~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廿五日講於台南市
一、什麽是摩訶般若?
  “摩訶般若”是個什麽東西?摩訶般若是“大智慧”。大智慧顯然跟小聰明是相對立的。小聰明是分別心的產物,大智慧是本心的發露。小聰明是用主觀的意識去看問題,而大智慧是極客觀,沒有我,不帶批判性,沒有喜怒哀樂,揚棄價值觀念,隻針對事實,這叫&ldquo[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示行雲
  一、學禪切要處在保任不失
“世諦”不礙“真諦”,但莫汙染自心,便是自淨其意。若果學而無用,則不如不學。
正法並非時時可遇,既結法緣,又發大心,至盼精研勤思,務期“歸根得旨”,切忌“隨照失宗”。待到親證一切事、一切理、一切眾生之本源,方慶大事了畢,亦方是一了百了。
學禪切要處在“明覺本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八、把安祥禪的福音擴散開來
  人必須肯定地認知“煩惱與錯誤同在,毀滅與罪惡同步”,才能找得到擺脫煩惱的正確方法。人也必須堅持正見,並百折不撓地藉正見指導正行,才能把正法貫注到現實生活的全程,也才能進而完成法的人格化——完成作聖之功。我一向強調“付出就能獲得”,對正法尤為立竿見影,是絕對“功不唐捐”的。
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摩訶般若的要義與入門~一九八O年十二月廿八日開示於新北市
一、摩訶般若的要義
  (一)八正道的起點和最高點就是摩訶般若
佛陀強調八正道,就是說人要想“成熟眾生,莊嚴佛土”,也就是說要實現大同世界的話,就必須每個人都要保持“正見”。
正見有深有淺。假如說“我們看得很正確,我們認為很正確”,那就是淺。
我們說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七、錯誤必得煩惱
  人若把錯誤重複下去,則煩惱必將糾纏到底。你能認真地、由衷地、至誠地反省,毅然決然地揚棄錯誤,是最可喜的事,這是發心是否真實、修行能否圓滿的試金石。願你堅決地戰勝偽我,祝你贏得徹底的勝利。
如果你能時時覺察自己,絕不挑剔別人;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包容別人,進步會很快的。懶,是反“精進”,是障道的因緣,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六、安祥度與包容度恒成正比
  家庭是道場;安祥度與包容度恒成正比,更況惜緣、知足與感謝乃幸福的源泉,因此我為你們的恩愛而歡欣、慰藉,也深信從此真正邁向生命的幸福、圓滿。
(一九八八年八月廿二日)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心經》提要~一九八O年十一月三十日開示於台南市
 一、《心經》是般若經典的心要和心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顧名思義,它是佛經般若部門的心要、心髓,或者說是核心。因為它濃縮了般若經典的要義,而成為般若經典的精華。盡管它隻有二百六十個字,但是它並不算少。事實上,我們隻需要了解什麽是《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就概括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五、認識並修正假我
  病根即是煩惱根,也是障道的“電阻”,不把它連根拔掉,安祥是不可能與它同在的;不下一番真工夫,不做一番客觀而又深刻的自我檢察,也不可能發現病根的所在。
人若不認識並修正假我,就不可能認知真我,並讓真我當家作主。這仍然須要心力,一個意誌薄弱和屈從肉體的人,永遠進二退三,永遠不能到達生命的圓滿,生活就隻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四、反省的方法
  你能由衷懺悔,至感欣慰。現在應該輕鬆許多了吧?
這次反省還不夠徹底。如何反省?大致說是以時間為“經”,想念行為為“緯”,作反方向的反省,要細、要由衷,不必急,一年、一月、一周、一日地反省下去,把時間寫下來,向記憶裏找過去。如果細細地花上一年的時間(利用空閑)再由衷、認真地反省一次,一定會收到脫胎換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般若心經》與佛法~一九八一年講於台南市
一、《般若心經》的宗旨
  (一)描述我們自己
《般若心經》有一個重點,就是描述我們自己。我們不管讀任何經典,首先要有個概念,它並不是說道理,也不是說別人,而是說你自己。你若從你自身來解釋經典的話,就會覺得非常親切。假如你認為它是學問、理論的話,就會感到非常晦澀。
 (二)是《大般若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