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O年十一月三十日開示於台南市
一、《心經》是般若經典的心要和心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顧名思義,它是佛經般若部門的心要、心髓,或者說是核心。因為它濃縮了般若經典的要義,而成為般若經典的精華。盡管它隻有二百六十個字,但是它並不算少。事實上,我們隻需要了解什麽是《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就概括了《大般若經》全部的要義。
什麽是“摩訶般若波羅蜜多”?為什麽經典不翻譯?遇著“般若”的地方都不翻譯?都是用漢字把音注出來?因為翻出來很容易誤會。如果我們說它是大智慧,人們就很容易想到智識、智謀、才幹等等方麵去。因為在常識上,大家都不習慣摩訶般若,事實上一般人也缺乏摩訶般若的體驗。如果以大智慧代替摩訶般若,容易引起誤解,因此譯經的人才不翻譯。
二、摩訶般若
(一)“摩訶般若”是智慧的根源、生命的基因和屬性
摩訶般若,有許多的人講經或注經,都將它翻成大智慧。事實上,它的確是大智慧,大到不能再大,因為它是一切智慧的大根源、一切生命的基因。就它的性質來講,它是一切生命的屬性,也就是每個人的自性;就他的自受用境界來說,它是正受,也是正覺。
(二)“摩訶般若”與“大智慧”的區別
摩訶般若與大智慧有什麽區別?一般世智辯聰的大智慧是由分別心產生,而摩訶般若的大智慧是離分別的真心的顯示。
由此可知,摩訶般若是離分別的,它是父母未生前人人的本來麵目,它是生命構成的最初因,它也是一切妄想、一切分別所憑借依靠的。如果沒有摩訶般若,人就不可能由知而起執,自然也沒有分別,所以佛經比喻說:“人因為地而跌倒,也要靠著地才能爬起來”──“因地倒,因地起”。
摩訶般若既然具備這些屬性,顯然地,它就是我們修行的標的,也是我們找回真實自己的中心課題。
(三)“摩訶般若”的內涵、意義和性質
我們的生命原本無牽無掛、自在無礙,因為真心起惑、“末那”起執(編者按:末那就是法相宗所說的末那識),因此我們人從剛生下來的毫無知識,不知道野獸毒蛇可怕,不知道濁水是髒東西,借由色、受、想、行、識的累積,埋沒了我們真實的自己,這個埋沒才是最徹底的、最可悲的埋沒。我們若不甘心被埋沒,就必須擺脫覆蓋、洗刷塵垢,使真實原本自他不二的生佛平等、物我一如的“摩訶般若”重新抬頭,才能贏得人生最大的勝利,才能發掘出我們的永恒生命,才能證得不生不滅。
如果我們不明白摩訶般若波羅蜜,不了解摩訶般若的意義、性質,以及它與我們切身的關係,我們就無法修行,這樣的“修”隻是“盲修”,“行”也成了“盲行”。因此禪宗的六祖在《壇經》中說:“摩訶般若波羅蜜,最尊最上最第一,無住無往亦無來,三世諸佛從中出。”也就是說,唯有摩訶般若波羅蜜,才是三世諸佛成佛的條件,唯有抖落塵埃(心的汙垢),使“摩訶般若”抬頭,才能舊佛新成。
由此我們也可以知道,不管我們說它是“自性”也好,說它是“正受”也好,說它是“正覺”也好,離開“摩訶般若”,就沒有生命的解脫,就沒有生命的圓滿,就沒有不生不滅真實自我的證得,當然也不可能到達“常樂我淨”大涅槃的境界。這是“摩訶般若”的內涵、意義和性質。
(四)“摩訶般若波羅蜜多”的意思
“波羅”就是彼岸,“蜜多”就是到達,合起來說,“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就是依靠內在於自心的偉大佛智,到達生命解脫的彼岸。
三、五陰:色受想行識
(一) 色受想行識是五陰、靈魂的內涵
總之,我們要清楚地了解,有五種因素虛偽地構成我們的生命,也就是說由“色、受、想、行、識”五種因素虛偽的堆積,構成我們肉體的生命。它是無常的、虛妄的,是業的累積,也是靈魂的內涵,它完全是屬於陰性的,所以叫做“五陰”。
什麽是“陰”?我們一生中,凡是不可告人的事情,不能表露給別人知道的想念,都屬於陰性的。如果有人說男人是“陽”,女人是“陰”;太陽是“陽”,月亮是“陰”,那是荒唐無稽,那是對女性的侮辱。實際上,“陽”是光明,“陰”是暗淡;“陽”就是發露,“陰”就是覆蓋。
(二) 五陰堆積成業,凡有業必受報
我們現在的肉體生命,由生下來的無知無識,然後依靠根塵的相對而萌生知識,由經驗產生印象,然後根據經驗的累積,知道有所選擇,進而分析、比較,逐步形成歸納、演繹的推理思維作用。這些原本不是如此,原來就沒有的,經由五蘊堆積而成的,隻是業的累積。
凡有業,必定受報。就像一家公司業績好、有盈餘,大家分紅,皆大歡喜。如果業績不好,公司發生赤字,大家垂頭喪氣,乃至演變成倒閉、破產。人也是一樣,善業可以上升天堂,惡業可以沉淪地獄。但是不管是善業或惡業,都是夢、夢幻,都是自討苦吃,都違反了生命的真實,這是“背覺合塵”的結果。
四、摩訶般若波羅蜜多
(一)“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可以滅業、恢複光明的法身
唯有摩訶般若波羅蜜多,才會幫助我們恢複我們的本來麵目;唯有摩訶般若波羅蜜多,才能使我們消滅虛偽的五蘊所堆積的業。它提升我們夢幻般虛偽的人格內涵,也改善我們陰暗的靈魂,使我們恢複光明的法身(常樂我淨的體現)。
為什麽我翻來覆去地對“摩訶般若波羅蜜多”說了這麽多?因為我們必須先辨明“什麽是摩訶般若波羅蜜多”,不然《心經》就變得毫無意義,就變成了一種知識、一種學問,而不能實際有助於我們生命的圓滿和痛苦的解脫。
(二)“行深般若波羅蜜多”就是窮溯到萬事萬物的源頭
至於《心經》的本文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也就是說,一個窮溯到萬事萬物的源頭、窮溯到威音王以前的菩薩(編者按:根據佛經的說法,威音王是宇宙間第一個因修行而成佛之人),實踐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又到達很深程度的時候,他沒有了分別心,隻有般若智體光明的顯照。
五、“照”與“分別”的區分
“照”與“分別”的最顯著區分,“分別”是分別取執,以致有所選擇、好惡,產生美醜、苦樂的感受和欣厭的感覺。
“照”就是麵對事物,絲毫畢現,但事過境遷,絲毫不留,就像是我們常常可以在寺廟裏看到的匾額“過化存神”一樣,過去的化掉,沒有了,現在所顯示的,隻是一片空靈,隻是清明在躬。所謂“所過者化,所存者神”,“照”就是這樣。因為“照”而不執,“照”而離分別,“色、受、想、行、識”在菩薩的法眼下,立刻就徹見到那些都是空無自性的,連帶地也當下就擺脫了一切煩惱、超越了一切執著、克服了一切災難。
六、“空”
(一)“空”就是萬有的素材、真相、實相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的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因為“空”是萬事萬物的素材、真相,“空”才是萬有的真相、實相。
我們用常識的眼睛看,總認為這塊石頭是沒有生命的、靜止的、不動的。但是若用科學的尺度看,任何的物質都是原子的堆積,任何原子都有電子,任何電子都是轉動不息的。所以當你看它是靜止的時候,事實上好幾兆的電子正在旋轉。顯然我們看石頭是一個冷冰冰的死東西,那並不是石頭的真相。
(二)“色”“空”不二,“受想行識”與“空”亦不二
我們平常執著“有”就是有,“無”就是無,“空”就是空,“色”就是色,這就是虛偽分別心所產生的謬執,那並不是法界的真相。
事實上,大宇宙的萬事萬物都是從“空”裏來,又回到“空”裏去,萬事萬物都是以“空”為素材而塑成的。經上舉了很多例子,像“以金作器,器器皆金”,說得非常清楚。所謂“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也就是說世界上最偉大的事物,也隻是動機加上許多的條件所產生的,它既不是原來如此,也不是畢竟如此,當然畢竟是“空”了。
用菩薩的法眼去觀察,“色”與“空”既沒有差距,也沒有分別。
如果我們一塵不染,對境無心,那麽“色”就是“空”。如果我們廣加分析、用心思維,長篇大論地寫本書,那麽“空”也變成“色”了。因為“對境無心,色就是空;分別取相,空就是色”,一切的感受、想念、行為、意識與“空”沒有差距,也沒有分別,都是由“空”所顯。
(三) 任何推論都是掛一漏萬、瞎子摸象
現在的哲學家有很多不同的說法,譬如一元論、二元論、多元論、調和論、創造論……,太多、太多了。但是你說“法界”是什麽?不管你說它是什麽,都是掛一漏萬。比方說:這個萬寶囊裏有一萬件的東西,你說它是火柴,隻說對了萬分之一,你堅持說它是火柴,你就否定了另外的九千九百九十九件的東西。又如佛陀所說的瞎子摸象,甚至比瞎子更荒唐,瞎子摸象還摸到了幾分之幾,而這些哲學家所說的,隻碰到萬分之幾的邊緣而已。
(四) 真理就是“空”
真理是什麽?真理就是“空”。
“空”是什麽?“空”是無限創造發展的勢能。因為“空”,我們向上、向前的努力才不會落空、才有餘地。如果不空,那就會窒礙難行。“有”,永遠地有;“無”,永遠地無;法界豈不是一潭死水?人類還有什麽希望?當然這是題外話。但是我們也應該知道,不但一切的事物不永恒,事實上,離開分別心,根本就沒有什麽真理。
試問,爸媽未生我們以前,我們有什麽想念?有什麽意識?威音王以前的光景是什麽?你初生下來又知道什麽?這些都是習、染、五蘊積成的東西,都是五蘊在作怪。因為有五蘊,才產生了理智、我執,而理智就是法執。
根據上麵所說的,我們可以知道萬事萬物的法,它的真相、當體是“空”,沒有任何事物是永恒不變的。它既非原來如此,也不可能是畢竟如此。它隻是大海裏的一個泡沫,隻是一個幻相。用法界的眼光來看,地球的生命尚且是短暫的,更不要說人生,更不要說短暫的人生所遭遇的境界了。所以我們身所觸、耳所聞、目所見、心所思的一切,徹悟它的真相時都是“空”。既然是“空”,所以它的“生”隻是一種現象,並沒有實質;“滅”也隻是現象的消失,並不是實質上有所毀滅。當大宇宙形成一個太陽係時,大宇宙並沒有增加任何一樣東西;當一個太陽係毀滅時,大宇宙並沒有減少任何一樣東西。由此可以知道,“空”中原來沒有物質這個東西,物質根本沒有,它本來就是“空”。
(五) 受想行識都是虛幻,“當體即空”
在以“空”為真相、為實質的前提下,所謂的感受、覺受、想念、行為、意識,都是虛幻的,由執著而產生的,也都是“當體即空”的。
七、三世諸佛及菩薩都是歸依“摩訶般若波羅蜜多”
菩薩以法眼看清楚了這些,不依虛幻、不取虛幻而歸依內在於自心的偉大智慧──“摩訶般若波羅蜜多”,也就是依靠內在的偉大智慧,到達光明圓滿的生命彼岸。因此他心裏就沒有掛礙,生活上也就沒有障礙,自然就沒有恐怖,可以遠離一切錯誤、顛倒、虛幻、夢想,最後到達“定慧圓明、常樂我淨”的涅槃境界。
“三世諸佛”就是說過去、現在、未來的佛,也沒有一位不是依靠內在於自心的偉大智慧而到達光明圓滿的生命彼岸,而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至高無上正等正覺”。“正等”等於什麽?等於法界;“正覺”就是真正的正確的覺受。真正的覺受是來自“摩訶般若波羅蜜多”的“自覺”。
八、“摩訶般若”是最偉大的神力、無量的光明
由此也可以知道“摩訶般若咒”是具有最偉大的神力的真實語言,是具備無量的光明的真實語言,再沒有比這個更偉大的真實語言了。它能夠消除一切的苦惱和痛苦,這是毫不虛假的。因此才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咒就是真實的語言):“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正確的讀音是:gei da• gei da• ,ba la gei da• ,ba la sang gei da• ,bu da• suo ha•)
九、淨心持頌真言(咒)
《心經》短短的二百六十字,為什麽還要說咒呢?當然,這是聖人的苦心。後麵這幾句咒是什麽意思?在習慣上,真言(咒)不需要解釋,我們也不必知道。隻要我們感到煩惱痛苦、彷徨無依的時候,淨心持頌真言,就會獲得無量光明、無比勇氣,遠離罪惡,遠離黑暗,當然也就沒有煩惱和痛苦,而自在解脫了。
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