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博文
老子哲學是勸大家一切要順其自然,不必幹涉。所以在政治上要無為,作人要清靜寡欲,生活起居要素樸,在社會中處人作事要處於柔弱,而且古代侯王要自稱是“孤”、“寡”、“不穀”。在道德經Ch39中,老子申述領導人應該以賤為本,與以下為基的道理。在Ch39中,因為“一”是萬數的開始,而道就是萬物的宗祖,所以就用“一”代表道。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老子的哲學的要旨是:道法自然,就是說:道是隨著自然的。所以萬物是以道為起點。在他的心中,大道是崇高無上的,也是宇宙萬物的原動力。而在宇宙的地球中,老子將守道的人,稱為德者,所以“德”就是順隨大道的人。而仁義與禮,是後來儒家所推舉出來的賢者。仁者就是有仁愛之心的人,而義者就是行為合於儒家的為人之道的人。而禮就是待人接物的禮儀或禮[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老子的哲學的要旨是:道法自然,就是說:道是隨著自然的。所以萬物是以道為起點。在他的心中,大道是崇高無上的,也是宇宙萬物的原動力。而在宇宙的地球中,老子將守道的人,稱為德者,所以“德”就是順隨大道的人。而仁義與禮,是後來儒家所推舉出來的賢者。仁者就是有仁愛之心的人,而義者就是行為合於儒家的為人之道的人。而禮就是待人接物的禮儀或禮[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假如分析人類曆史,古代的亞洲、歐洲、中東地區,都是分成許多小國。各國之間,都為自己的利益,常常有爭執與戰爭。所以一部人類的曆史,是一部戰爭史,就是一個戰爭接另外一個戰爭。如何能避免戰爭,則是人類的大學問。老子哲學教人要一切順其自然,要自求寧靜,要求我們見素抱樸,因此不要貪婪,不要貪求享受,不要破壞大自然的環境。如此大家愛好清靜,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老子哲學是教大家一切隨順自然而不強求,看似簡單,但是,無論在一個大國或者小國家中,各人有各人的想法,隻要有幾個人不願隨順自然,而隻是圖私利的話,其他人也許會群起效法,譬如隻要有一個人用了汽車之後,大家就會跟著用車,以致大城市的空氣汙染。古代的中國政治,都是以人治國的製度下,領導人的一舉一動都是為人民的模範。所以老子在道德經Ch35中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在前一章中,老子勸戒國君不要以武力去得到天下。但是,要如何才能可以得誌於天下呢?老子在道德經Ch32透露一個自然的法則,就是侯王假如可以遵守大道的話,天下萬物將要自動地歸服。[原文: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隨後,老子又簡單地解釋萬物將自賓的原因。他說:大道是大公無私的,譬如陽氣和陰氣相結合時,就會下雨或有露水,而這些甘露之水,都不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道、充滿在宇宙之間,同時也是宇宙的原始動力,萬物也依靠大道的自然規律而生長。但是,因為道從來不幹預萬物的實際成長,所以萬物都不感覺到道的存在,萬物也不必去祈求道的恩寵才能生存,萬物為了生存,不得不自行進化或者蛻變。萬物其實是靠“道”的原則而自然生成長大,但道並不以為它就是萬物的主宰,所以老子在道德經Ch34中以“衣養萬物而不為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老子之道強調一切順循自然,希望大家都作為守道的人,守道的人是心中擁有道,行為尊守大道,並且愛護自然。在道德經Ch33中,老子解釋如何守道,如何修道。他提出了四點:1、有自知之明,2、去掉私慾而自強不息,3、知道滿足而淡泊財富,4、能夠恒久有誌與勤行於大道。這個簡單的修養方法,可以使我們常處於道而不會離失,如此修行,身體雖然死亡而心仍然和大道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老子之道勸教我們要崇尚自然,一切都要順其自然,一切不要強求,最後可以修養成為一個守道之人。老子希望守道者應該堅守柔弱,不要處於剛強。而善於用兵的國君,則一定是以剛強當作為人作事的原則之人。而且用來殺人和打仗的兵器和武器,都是不吉祥的東西,不是君子所用的器具,在特殊的情況,有時候不得已才用,而君子是以心平氣和為原則。假如一個有野心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孫子兵法一書,由於日本人的首先讚掦,而成為卄一世紀中最有名的兵法書之一。即使美國的西點軍校也將此書列為必修課程,可見此書在兵法中的重要性。孫子兵法中最重要的觀念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其實,這個觀念應該來自老子道德経的Ch30,在此章中,老子用不同的語詞說了兩次。他說:“其事好還”。又說:“善者果而已”。而孫子悟出其中的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6]
[17]
[18]
[19]
[2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