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美自釀果酒和啤酒很流行,特別是1978年立法允許私釀酒後更是紅火。法律(95-458(H.R.1337))允許一家若有兩個成年人一年內可釀200加侖(1000瓶750毫升),若隻有一個成年人則減半。私釀酒可以拿出家外參加一些活動,比賽,品嚐等,但不能私自銷售。啤酒和果酒的允許數量相同,但各州有更詳細的規定。
由於市場的廣大和原料的充分,很多私釀酒的質量與商業酒不相[
閱讀全文]

Pergola這詞是近幾年才知道的,跟中國傳統的庭院建築有些不搭,指的是在後院獨立或半獨立無封閉頂的架子。可以在旁邊種些爬藤類的植物以裝點後院,要是加個封閉頂就成了Gazabo,類似於中國的涼亭,隻是建築風格上有區別。
中國的庭院建築一般都有頂,如亭和廊,也許是國人不喜歡淋雨但喜歡賞雨景吧。到了海外入鄉隨俗,汗滴些的便會在後院建些藤架或涼亭一類,確[
閱讀全文]

這幾天任誌強的言論被炒得沸沸揚揚,無非就是幾點看法,對海外的人來說是稀疏平常,在幾年前的天朝也不算啥,但不知怎的觸動了習敏感脆弱的神經,一些拍馬屁的黨媒們群起攻之,各種大帽子大棍子齊上,大有文革之態勢。
在不許“妄議中央”的壓力下,大家都禁聲了,如現在的兩會。覺得老任無非是幾種下場:
1)微博已被封了,連辯護的權力都不給,以[
閱讀全文]

這段時間任誌強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就那麽幾句話,搞得GD如臨大敵,各種反擊鋪天蓋地,但細讀讀,無非是大帽子和大棍子,有一個能把道理講清楚的嗎?現在的論調是一說民主和自由便成了資產階級的代言人,什麽反華勢力雲雲。。
要說我黨不懂民主和自由,真是冤枉!來看看以前白紙黑字發表的東西吧:
1.《新華日報》1941年6月2日
統製思想,以求安於一尊[
閱讀全文]

二十年前剛來米國時,兜裏實在是沒有銀子,除了要還各種原因造成的幾萬刀債外,日子還得過。好在我倆都是破死刀,折騰了一年多總算把債還上了。中國人的傳統,不願意欠債,這習慣不大好,至今還影響著很多人。欠銀行的不用急,但欠私人的還是越早還上越好,除非是有合約付利息。
剛出國時,驚訝於老米們扔在路邊的舊家具,咋看都比在國內讀書時的好,於是有[
閱讀全文]
要是在國外生活時間長了,變成了別國的公民,最好是多關心關心所在國的事情。但大多數人關心的還是天朝那點事兒,我也這樣,好在我還拿著中國護照(沒準兒哪天就變了)。關心無非是想讓母國更好些,畢竟是在外麵這麽多年總算是見到了些以前沒見到的東西,可以想以前不敢想的事情,也可以隨便說些以前不敢說的話。。每每有新人上台,人們總是寄予厚望,可每每[
閱讀全文]

上文說到給一個出租房的舊地板翻新,完成了打磨,這是整個工程中最髒最累的活。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選好些的防塵口罩,厚些的可以呼吸的那種。
把打磨後的地板吸幹淨後,就該補缺了。老地板上總有些小口,裂縫啥的,不補平太難看。以前做時是去店裏買WoodFiller,說明書上說可以上色的,但上色後總會比木頭淺很多,一眼就看出來了,白花花的。
這回自己試著調[
閱讀全文]

有的老房子原來鋪的是硬木地板,時間長了各種各樣的原因又在表麵鋪上了地毯。在北美橡木(Oak)地板最普遍,因為這是本地樹種。近年來由於交通、貿易等緣故又引進了許多別的地板,如巴西櫻桃木等。
近些年地板開始流行起來,漂亮是一方麵,清潔、好清理也是個因素。全地板的房子賣得大多會快些,當然了,要是鋪的不好造成的縫隙過大也是讓人頭痛的事情。表麵[
閱讀全文]

是簡論的話,還得談談曆史。豆芽被《神農本草經》稱為“大豆黃卷”,中國發明豆芽約有兩千多年的曆史,發明者已不可考。最早的豆芽是以黑大豆為原料,西方稱豆芽是中國食品的四大發明之一。另三種分別是豆腐,醬和麵筋。
早時的豆芽主要是用於食療,其次用於道家養生。作為素菜食用較早見於林洪的《山家清供》(南宋流傳迄今最為完整的食譜),說的是[
閱讀全文]
這幾天朋友的群裏在討論幸福感,引子是哈佛一教授的幾十年研究成果。群裏討論了半天,也沒什麽結果。
人的情感有很多方麵,親情、愛情、友情等等。記得小時候不聽話時就聽媽媽數落,說為了我們幾個孩子付出如何如何多一類的,聽頭幾次還真挺感動,次數多了便漸漸有些麻木…
說到愛情,就更複雜了,有朋友說,中國人的夫妻裏麵,到了中年,還有愛情[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