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34)
2014 (240)
2015 (130)
2016 (71)
上文說到給一個出租房的舊地板翻新,完成了打磨,這是整個工程中最髒最累的活。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選好些的防塵口罩,厚些的可以呼吸的那種。
把打磨後的地板吸幹淨後,就該補缺了。老地板上總有些小口,裂縫啥的,不補平太難看。以前做時是去店裏買Wood Filler,說明書上說可以上色的,但上色後總會比木頭淺很多,一眼就看出來了,白花花的。
這回自己試著調配Wood Filler,想當然的認為裏麵應該有膠,於是就用了液體的木工膠(wood glue),水基的。還應該有木粉,打磨下來的粉多得是,可以隨便用。為了解決上色的問題,就加點Stain吧,跟準備給地板上色的顏色一樣(Gunstock),略紅。
把膠裏加些水稀釋一下,跟別的混在一起攪拌均勻,搞成像餃子皮的硬度就差不多了。別問我是什麽比例,我也沒個準數,全憑感覺,幹了就再加點膠水,濕了就添點木粉。就跟炒菜一樣,加鹽啊,醬油啊全憑感覺。。。
稀釋的木頭膠
和出來這麽些紅通通的東西
這個Stain是油基的,應該用水基的更好些,原本擔心跟水基的融合不好,但幹了以後發現沒有問題,結實著呢。把和好的Filler們填充到該填的地方,用Putty knife或chisel 抹平,略高點沒關係,反正還得打磨。一晚上幹後,用palm sander磨平,就可以上色了。
抹上Filler的地麵
在我調製Filler的時候,LD把Bleach(就是一般的)抹在變黑的區域以漂白木頭。有的木頭變黑是因為以前有水撒在地毯上滲下來的結果。Bleach反複塗幾次後,木頭表麵明顯變淺了,雖然達不到原木的顏色,但已經好很多,特別是幹了以後。其實木地板看的就是個整體效果,顏色略有變化也在情理之中。這過程中我光忙我的了,忘了照相。
上色選擇的是較深,略帶紅色的Gunstock,為什麽選這個?一來深些可以掩蓋些缺陷,二來這些年攢了不少,正好消化一下。說說上色的工具,對於小麵積的上色(如家具),我一般就用Paper Towel,一張紙用完就扔了。我很少用刷子上色,對於這超過一千尺的麵積,無論是紙還是刷子,顯得都不太合適。
去Lowes轉了轉,發現了這個好東西,底麵是1/4英寸厚的硬毛,裏層是泡沫,可以吸更多的液體。最關鍵的是可以用加長杆站著幹,這可省勁多了,老蹲在地上太傷腰。以前用過羊毛氈一類的東西(現在還有賣),沒這個好用。
上色刷漆工具
上色中
上色時塗勻些,留在木頭上的越少越好。一般的上色是讓Stain在木頭上侵5-10分鍾,然後把多餘的擦掉。可是這大麵積不太好擦,就讓它來個飽和上色吧。第二天發現絕大多數的已經幹了,局部有多餘留下的未幹,用紙擦掉就好了,不影響刷漆。
上完色,表麵看著亮晶晶的那是沒幹
油漆(Polyuthane)選擇水基還是油基也是個問題。水基的幹得快,但每層間要打磨,而且我對水基漆的耐磨性一直存有懷疑。還是用慣用的油基吧,地板漆說是刷兩遍就行,而且中間不用打磨,就是味大點。好在沒人住,味就味吧,幹完就走人。
油漆有三種亮度的,最亮的是Clear-gloss,以前用過,顯得太賊,俗話說賊亮賊亮的。亞光(semi-gloss)的顯得穩重些,最近喜歡用這種。還有一種叫satin,估計亮度略低,沒用過。
大麵積小麵積原理都一樣,最好迎著光刷,這樣能馬上看到是否均勻,而且每個地方反複多來幾遍。這麽大片二個多小時就完事了。
油漆,Semi-Gloss(怎麽上傳都是倒著)
兩遍後的結果圖
自我感覺效果還可以,雖然比不上新地板,但這幾萬刀的白菜房鋪新的不值得,況且拆地板可是個大工程,拆下來的會堆成小山,還得租個Dumpster。鋪一層新的laminate也是個辦法,明白人知道那就是個樣子貨,對出租房不太合適,壞了難修。要是不賣的話鋪地毯最省事,不到一天的事。
好不好的就這樣了,LD很滿意…
你那刷子上色還行,上漆掉毛。舊shirt布會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