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forhong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2013-04-03 14:59:03)
“奉獻”與“獻身”“奉獻”自己的愛心給別人、給社會,乃至於為理想而“獻身”,都是人們稱讚和鼓勵的精神。遺憾地是,有些人對他人“奉獻”和“獻身”的稱讚或者鼓勵,往往還有另外一麵:鼓動單純、善良的人們為了某種主義或者理想,忽視或者放棄個人的需要,犧牲自己的利益,甚至不顧家庭的責任與義務,對理想或者主義做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己”。這種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句話你信不信?可能你會說,那要看接待什麽樣的人。比如接待來自中國大陸的客人,恐怕“樂”的不多,“煩”倒是常聽到的事情。本來,在美國的華人生活相對單調些,每天下班回家,也就是整整院子,做做家務,和家人聊聊天;所以一般說來,人們還是樂意接待來自遠方的客人,不論是許久不見的朋友,還是朋友介紹的朋友,除了喜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3-04-03 14:26:36)
一月份的夜晚,天空飄著細細的冷雨,滴滴答答地落在窗戶上。屋外漆黑一片,我和女兒在屋裏不停地往外張望,等著金夫人送小狗來。金夫人是我們剛來美國讀書時的韓國裔同學。有天課間休息時,金夫人從車裏抱出一隻小狗來。同學們見了紛紛向前逗小狗玩。我的先生輕輕拍拍小狗,對金夫人說:“我的女兒也非常喜歡狗。”剛剛搬離了學校,在新租的房子裏還沒有完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有一個人當年從中國來美國的時候,住在一對美國老夫妻的家裏。像眾多的新移民一樣,她既不會開車,英語也不夠好。這對老人家就成了她的司機、語言老師和生活教練。朋友說,她一直都懷念和他們在一起的日子,多年以後,她擁有了自己的房子。她的家從此成了接待留學生和新移民的住所。她說她最大的收獲就是體驗到愛的力量,學到了什麽是愛,並且在生活中實踐愛[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2-10-09 09:32:12)
我怎能知道上帝是什麽?我怎能知道世界有意義?我怎麽知道生活有目的?我怎麽能知道?這是人人皆有的問題。當我們尋求答案的時候,應該從何處找起?讓我們看看事物的廣大無垠。閃爍的星星好像玫瑰綻開的花瓣。你意識到宇宙運行的規律。看看小草的葉片有了陽光、水、和空氣的滋潤,就有了新的生命-----你意識到構成最小生命那不可思議的大智慧。更是高於智慧!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爸爸媽媽:孩子不是你們的“小情人”父母稱呼孩子為“小情人”的現象似乎在華人文化中依然普遍。有些文章描寫做爸爸的對女兒精心照顧是“父親對女兒情人般的癡心”,因為“女兒是爸爸上輩子的情人”。中國演員買紅妹在談到她的婚姻觸礁問題時,這樣回答記者的提問:“寶寶就是我的堅強後盾,她即是我的天使,又是小丈夫。”稱呼孩子為“小情人”父母,相信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什麽是最大的福分?淨空法師說是“清福”。意思就是要心裏清靜。現代的生活沒有清靜。人們都在為了事業的成功,生活水平的提高,存款的增加,孩子升學而快馬加鞭,你追我趕,工作的壓力和保障,經濟上的困難,婚姻和家庭的衝突和矛盾,交通堵塞,健康問題,哪裏能讓我們靜下心來?清靜的心既不是一個時髦的詞匯,對人也沒有了吸引力。好像很乏味,平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有一位年輕的媽媽在家帶孩子,先生工作忙,和他們母子在一起的時間不多。這位媽媽抱怨連連,說自己白讀了這麽多年書,又為了孩子和家庭犧牲了自己的事業等等;結果夫妻倆關係出現隔閡,這位媽媽更加沮喪。某日有人向她傳福音,她一聽立馬“決誌信主”,不到兩個星期受洗成為基督徒。又過了兩個星期,這個媽媽四處找人給她帶孩子,說是要隨教會的短宣隊奔赴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前兩天有人提出一個關於是否看心理科或者精神科的問題。這個問題的糾結在於,當自己或者家人有了心理障礙,影響到工作或者生活,家庭醫生會建議看心理科或者精神科;若是不去看呢,擔心症狀加重;若是因為學校要求家長帶孩子看心理科,也怕不去難以向學校交差。若是去的話,又擔心看了之後會留下記錄,將來恐怕會對自己或者孩子不利。看與不看心理科或者精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2-10-04 08:59:53)
許多移民,特別是亞裔人,拚命使孩子在校成績卓越。孩子們掌握了有效的學習習慣,為接受高等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同時,父母和孩子也都為此付出了代價。本文討論這一做法對父母,孩子和社會正反兩方麵的影響。亞裔族群對教育的曆史見解大部分亞裔文化的奠基石來自與公元六世紀的儒家哲學。儒家教導人們學問高低是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誌,也反映了尊重師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21]
[22]
[23]
[24]
[2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