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forhong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
很多父母意識不到他們在孩子麵前大家、吵架或者冷戰等,都是在實行暴力。對於小孩子,父母這樣的行為,無疑是在孩子的心中種下仇恨的種子;而這顆一旦入了心,它就會漸漸發芽、長大,最後以暴力的形式再展現給父母。愛麗絲米勒博士(Dr.AliceMiller)對兒童虐待做了多年的研究,她發現孩子的行為是靠模仿成人,而不是來自這個孩子長大以後,得到多麽好的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暫且稱呼這位牧師為“吳牧師”吧。吳牧師已經離世有點年頭了,不過認識他的人,以及讀過有關他的故事的人,還會常常帶著感慨回憶吳牧師的一生。有的時候,我也會想,假如時光能夠倒流的話,這位大名鼎鼎的牧師會對他的生活做一個怎樣的選擇?
吳牧師年輕的時候渡洋留學,即將畢業的時候,遇上共產黨執掌中國。讀神學的吳牧師迫於政治壓力,留在了國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8)
(2015-06-03 09:05:41)
過去,人們一直以為,空氣汙染會損害人的呼吸係統,導致哮喘和中風等疾病。但是最新的研究結果表明,空氣汙染也會損害人的大腦;長期暴露在空氣汙染中,不僅損害兒童的大腦結構,妨礙兒童的認認知發展,也會損害中老年人的認知功能。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療中心(BethIsraelDeaconessMedicalCenter)和波士頓大學醫學院(BostonUniversitySchoolofMedicine)的科學家們經過研究發現,[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人的痛苦,來自人失去最愛的,比如親人、寵物;或者最好的,比如金錢、財富、權力、名譽、健康等等。2015年從五月一號起,我陷入另一段刻骨銘心的痛苦之中,寫了一些關於痛苦的文字。今天,我該為我這整整一個月經曆的痛苦思考做一個總結。
過去這一個月,我為失去咪咪心痛得四分五裂,整日流淚。我得到許多相識的、不相識的朋友們關愛。我在這些關愛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父母幫助孩子應對傷痛的具體步驟看似簡單,其實需要看不見的功底。首先,父母或者主要照顧孩子的人,要懂得孩子對傷痛的自然反應:當孩子失去了他們所愛的人,或者寵物,他們不僅會經曆傷痛,同時也會經曆害怕。家長需要懂得傷痛和害怕的意義、表現方式、應對方式等。得到一份“如何幫助孩子應對傷痛”的菜單很簡單,但是要想做好,那就要看父母是否[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在過去的幾周裏,我為失去我心愛的小貓咪咪悲痛難忍。而我要準備迎接珠珠從中國來西雅圖參加夏令營。今年七歲的珠珠,是朋友的孩子,每年到我這裏過夏天,我們視珠珠為我們的小女兒。珠珠跟咪咪感情很深,就在前幾天,她還告訴她爸爸,她夢見咪咪了,她好想咪咪。我知道,珠珠將麵臨失去一個好朋友、好夥伴的傷痛。而我必須做好準備,幫助珠珠度過這個困難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失去心愛的貓咪,尤其是失去至愛的親人,是一個很大的變化。一些朋友勸我:別再養小貓小狗啦!這些小家夥隻能活十幾年,養了就有感情,死了讓你心痛。何必呢!在這段悲傷的時間裏,這樣的話我聽了無數次。於是我開始觀察,我們中國人怎樣麵對傷痛?跟外國人有什麽區別?我覺得古今中外,人們對待傷痛的回應都離不開這幾種方式:第一種回應是,生命無常,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當我深陷在失去咪咪的痛苦之中時,我得到人們各種各樣的回應。有人對我說:“抱抱!”“節哀!”“保重”“祝好”“希望咪媽早日走出痛苦”等等。
還有一些人分享他們的經曆:“你正經曆的苦痛對我來說仍然記憶猶新…”、“你並不是孤獨的,唯一的。我們很多人都有過相同的感受。”“我…也傷心很久。”&[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痛苦”二字本身就顯示著痛苦的因果關係:“痛”引起了“苦”;或者說,“苦”是因為痛而來。曆代的心理學家、哲學家、宗教家都喜歡研究痛苦的意義。如果說,痛苦的作用,是要我們明白活在愛中,並與懂得愛的人相處,那麽,我們現在可以更進一步思考:到底是怎樣的痛,讓人感覺到苦?甚至苦到難以承受的地步?有一位哲學家說過,不論我們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咪咪的死,把我拋進四分五裂的痛苦之中,也迫使我又一次思考痛苦的意義。
我上一次想到痛苦的事情,是2008年9月20日。那天我們失去了一起生活了十年的小狗Brownie。那以後,每當我們在爬山,或是在公園散步的時候,遇到遛狗的人,我會望著人家帶著狗狗的背影,說一句:“這人也有哭的時候。”
不是嗎?有愛就有痛。不論是對寵物還是對人,隻要我們開始愛[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1]
[12]
[13]
[14]
[1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