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如夏花之燦爛 死如秋葉之靜美

永遠對生活心存感恩,對生命充滿敬畏。相信普希金的那句名言:一切過去了的,都會成為親切的懷戀。
個人資料
博文
(2013-03-04 17:21:31)
05/03/2013日記  手術後已十三天了。感覺已經好多了。小清已經入處理我的離新階段了。一切進行得超乎我預期的快,家裏的一切硬件幾乎都有買主了。現在就要處理我的衣物了。我在告別人世前,能這樣清楚看到自己的身後情景,真是幸運。人生從頭至尾的全過程,全讓我看過,看清:這就是人生!或者說,這就是我的一生!事實上,我已經打句號了。以後的每一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3-02-16 00:44:00)
我的群群長得天庭飽滿,地閣方圓,皮膚晰白,眉清目秀。他的外婆初次見到他就誇讚不已,說,這個小囝長得真好!三四歲時,他已漸露性格了,開朗熱情,善良敦厚。南大中文係的許多青年教師無不喜愛他。蘇振鷺,郝誌達,魯德才等人,經常像對自己的孩子那樣跟他逗耍,也常常"兒子""兒子"地叫他,天真的孩子也不知大小,回叫著"兒子",惹得眾人哈哈大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3-02-16 00:38:16)
可憐的群群在271軍醫院住院期間,已經到了生命垂危的時刻。有一次,我的政經係老師張士元先生去醫院看望群群,他已經神智不清了,對眼前的張叔叔竟直呼其名,進而說起胡話來了,,接著渾身抽搐,臉麵扭曲變形,他一麵做著鬼臉,一麵咬著自己的舌頭,咬得滿嘴是血,等醫生趕來時,這個孩子已經受盡了苦罪和折磨,幾度昏迷咬牙抽搐,守候在他身旁的我完全束手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3-02-16 00:31:20)
長期的疾病並沒有消磨掉群群的熱情好客的天性。每當南大中文係青年教師來我家做客時,他都會熱情招待,有時久留不放。那時,年輕單身的李思孝兄幾乎每周來我家坐坐,閑聊之餘,他也給群群講講故事,說說笑話,群群非常歡迎他來。有一次,已是深夜十點多了,群群還不肯讓李叔叔回宿舍,非讓他住在我家,弄得我哭笑不得,因為我們那時隻有一間蝸居,哪能留客夜[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3-02-16 00:06:58)
痛悼亡兒寧群(二)
還有一件我永難忘卻的事:在我複婚前,因著孩子不斷在不同的托兒戶或質量很差的簡陋托兒所日托,晚上都跟我同睡。小小的群群天性醇厚,他不會用語言安慰我,但看得出來他小小的心靈裏對我的親熱和疼愛。有一次冬天,屋子裏放著一個安有煙筒的蜂窩煤爐為了取暖兼做飯。那夜,粗心的我,臨睡前,沒有封好爐子。到了半夜,群群因窒息而哭醒[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3-02-16 00:05:03)
痛悼亡兒寧群(一)
最近以來,我的腦子裏幾乎全是我的父母親人以及我自己以往歲月的充滿悲喜之情的故事,我決定把這些對我一生都起過重大作用的我親愛的先人的事跡寫下來,不管寫得多麽粗糙簡略。為的是讓我那些活著的後人知道世界上曾有過的美好的人和美好的感情,盡管我的筆下都是一群普通的人,但卻是那個時代的很有代表性的優秀的人。寫著寫著,我似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3-02-14 23:42:45)
遙望故人行灑淚著悼文
今天早晨接到朱群打來的電話,他告訴了我一個意想不到的噩耗:他的嶽父,我的老朋友--一位我十分喜愛和敬重的,天津美院的老院長張世範先生走了!這個消息對我真是個晴天霹靂,我無法接受!事前我的老同事、好朋友、老張的老伴左建華隻告訴我,老張曾因腸梗阻住院,但已基本康複出院,回家休養了,粗心的我,一點也沒有不祥的聯想,因[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3-02-14 14:23:55)
       笨老太苦學電腦記在2013年1月2日星期三,mengyingli寫道:   關於我學會使用電腦的過程也有一個長長的故事,說來慚愧,其中酸苦實在令人難以想象和理解。    我學電腦的動機,首先得感謝我的南大同門師弟郝誌達先生。他和他的夫人先我一步,到他們的女兒在奧克蘭的家來團聚定居,我則是來奧克蘭不久,又隨女婿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3-02-14 01:25:30)

懷念長兄
(一)
我的胞兄慶雲(1929一一1989)出生於嘉興祖父家中。在他出生之前,已有了我的長姐明霞,還有一位名德全的長兄。聽姆媽說,這位名德全的哥哥長得相貌堂堂,祖父視若珍寶,可惜,他隻活了一歲多,就不幸早夭了。所以慶雲胞兄出生後排行老二,姆媽父親和大阿姐都以小名阿弟稱呼他,而慶雲兄以下的四個弟弟妹妹,均一向稱他為阿哥,直到幾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3-02-13 23:53:40)
晚年的姆媽,在把自己一手養育栽培起來的子女先後奉獻給社會以後,成了一個真正的"空巢老人"。她仍然住在那貧窮落後的獅子弄裏,過著清貧儉省的生活。
自從父親去世後,姆媽帶著年幼的妹妹,那時我們姐弟三人大學還沒有畢業,對姆媽隻有掛念,沒有幫助。姆媽又一次發揚她的艱苦含忍的精神,節省每一個銅板,她和妹妹母女倆,過著極其艱難的生活。就是在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