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府建房記

記錄一下我們愛的小屋是如何建成的
博文
(2011-06-04 19:48:41)

2009年的初夏,非爸召開了有關買房的第一次家庭會議。收集了全體家庭成員對於買房的想法,以及每個人心目中理想房子所應具備的條件,即所謂的“requirementcollectingphase".非爸忠實記錄如下:買房時間應在2012年9月前,趕在非非們5歲開始上kindergarden之前。非外婆是家裏的後勤大總管,非常organize。家裏永遠收拾得井井有條,一塵不染。因此她認為房子不能太大,不然收拾起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1-05-21 20:33:05)

本篇原計劃要寫2009年的關於房子的家庭會議,但計劃趕不上變化,因為這兩棵和鄰居有爭議的樹有了最後的結局:那兩棵高100多尺,離我們的房子隻有25尺的大樹終於被砍倒了,其過程不得不說很有戲劇性。禮拜二,非爸搭乘12:30pm的飛機去加州開會,11:40pm正當我以為126號樹已經被砍倒了,手機響了,對方沒有來電顯示,一聽,鄰居太太在電話裏激動地叫嚷:“非爸!theyaret[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2011-05-14 06:17:36)

非爸年輕的時候也做過“以房養房”,從小房東到大房東,最後坐擁若幹房產,過上不勞而獲,周遊世界的美夢。也在90年代陸續買了些房子出租。由於當時資金有限,房子也大多不是在什麽好區。後來發現這些營生與非爸的職業規劃起了衝突,尤其是時間和精力上無法兼顧。要在一方做好,必須全身心投入。所謂“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取誰舍誰便成了一個問題。這其實是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2)
(2011-05-07 13:24:59)

在非爸非媽拜訪鄰居前,非爸還是做了一點功課的,向其他鄰居側麵打聽了男女主人的一些情況。我們的房子剛剛開建的時候,社區裏一些有閑又好奇的鄰居常常來駐足觀看,其中有一位精神矍爍的老人,常作西部牛仔裝束,與非爸最熟,也最熱心。他常常將社區的情況告訴非爸。他早已退休,無事常來工地觀看,是砍樹現場糾紛唯一局外旁觀者。具該老牛仔介紹,我們的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2011-05-01 17:17:38)

我們跳上自己建房的“賊船”有著諸多原因,期間內心也有許多掙紮。就像平時所做的每一個決定,都或多或少地都伴隨有一定的風險。我們寫“華府建房記”的初衷是以“白描”的手法,記錄下整個建房過程,順利或困難,一並予以記錄。因為這是“寫實”,而不是將它改寫成讓“非非”們日後欣賞的童話故事。麻煩忽然地降臨了:在我們與鄰居的地界分割線上,高聳著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1-04-24 08:11:33)

華府建房記(二)中有一張兩人吵架的照片,非爸賣了個關子說是“下回分解”,現在謎底揭曉:照片中穿黑風衣的是我們的建商,而另一位則是county分管我們project的manager.原來建房county扮演著重要角色。雖然地是您的,您的地主權利受著美國憲法的保護,但申請許可,審核,到開工後每一個重大階段進程,county都要介入。地基,結構,水電,事無巨細,都需要county檢查,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11-04-13 19:14:17)

華府是一個籠統的概念,地理位置上,它涵蓋了哥倫比亞特區,北維州,和南馬裏蘭州。一種說法華府是以地鐵延伸到的地方再向外括10多mile。1990年初開通了維州的VRE和馬州的MARC通勤火車,直奔DCUnionstation,從而產生另一種講法則是說華府包括了DC以及維州的Arlington,Fairfax,PrinceWilliam及LoudonCounty以及馬州的Montgomery,Frederick,PrinceGeorge和Howardcounty。非爸1990年代曾服務於美國國會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2011-04-07 18:07:12)

一九九零年初夏的一天,非爸開車行駛在路上,忽然看到左手馬路邊有兩個人在掛一個廣告橫幅“NewLuxuryTownHomeonSale"。非爸當時已經畢業,工作了近兩年,銀行裏有8千大元,開始心動買房了。SalesOffice當時就在上集裏非爸買的那棟房子裏。照片是2009年拍的,它已經飽經了19年風霜了,但風韻尤在。你們可以想象,非爸當時是被“她”的風姿給電到了,而且它隻要11萬美元,就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1-04-05 18:44:22)

非媽交待,博客不要寫太長,也不要開無軌電車,要緊扣主題。看來除了老婆了解我,還有就是非爸的小學,中學老師常常要求年少的非爸寫檢查要深刻,直奔主題。要挖掘思想根源,觸及靈魂。不要避重就輕,東拉西扯。有道是從小看大,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啊。請多多包含!話說非爸正在開工的第一天為倒塌的房子心疼。忽然聽到一陣“叫罵”,這種激烈的爭吵聲在美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1-04-01 16:49:54)

我們可愛的雙胞胎女兒“非非”降生於2007年一個春暖花開的日子。她們的到來,立即讓原本住得挺舒服的雙車庫,近3000尺的townhouse顯得有點兒擁擠。今天回憶起來,換大點房子的念頭應該是從小家夥們回到家中的那個下午開始萌動的。在接下來的近4年中,我們經曆了:規劃,論證,看房,修改計劃等等買房者必經之路。期間又穿插了“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風暴,蜂擁而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1]
[2]
[3]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