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園妙手

把裝修做出文化來,把過程當成人生過,把技術揉為故事講,把讀者看作朋友待。如欲轉載,請先聯係。
個人資料
房崇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初出茅廬](下)上回書說到我初次買房買了D房。和所有新房主一樣,對保養和維修房子一竅不通。但因為太差錢,再加上從小在緊缺經濟下養成的節約習慣,所以房子若出了什麽問題,隻好自己想辦法修。有兩個例子記得比較清楚,都跟水有關係。先是浴缸水龍頭的開關失靈,不能上下分隔龍頭和噴頭的水了。我設法把開關拆開,拿著舊零件去買新零件。那時HomeDepot還沒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9-05-01 12:48:26)

天氣暖和了,就有不少網友提出屋頂補漏的問題。然後就有捕魚大俠出來說,會爬梯子就能修屋頂,花半個小時就能保證一夏天不漏。不知道是我太笨還是人家太強,反正我認為這對大多數人都是一種誤導,為了大家房子的安全和人身的安全,我不得不出來說幾句。大家要是還認為我懂房子呢,就耐心聽聽。
首先不要把補屋頂和換屋頂混為一談,單說補屋頂也不那樣簡單。[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把演義先停幾天,寫點別的。今天不講故事,不談技術,而是說點道理,加上反麵的例子。
我覺得搞裝修要先明白幾個道理,一是培養點審美能力,明白什麽是美,什麽是不美。二是不能太追求個性化,要從眾,因為裝修要花錢,要顧及重售價值,用文藝作比方,裝修是電影,不是小說。三是適可而止,知道什麽價位的房子該花多少錢,掌握好這個度,才能花錢有回報,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9)

既然有時間和篇幅,就讓我追根溯源,從根上講起。
我在中國長到中年,從來沒擁有過房。不光我,我上一代也沒有,一直是租房,先租私人再租政府的。我爺爺可能有過,所以落了個地主的成分,給我爸爸和我留下了吃不完的瓜絡,像個瘡疤不敢提起。直到我離開中國前,每月工資隻有100元,所以對買房沒有任何經濟和經驗的準備。那麽修房呢?在我記憶中,我爸爸是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OriginalVideo-MorevideosatTinyPic
2009年4月18日,表演於我愛我家論壇家壇小學建成慶祝聯歡會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年4月18日晚9時(美國東部時間)發表
這是本人的模仿秀,完全是善意的懷念,與“惡搞”無涉。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上回書說到廚房是房子的中心,值得花大力氣搞好。經紀們愛說就靠廚房和浴室賣房子。所以,這是家庭裝修的首選。且再重溫一張舊貌:
準備好了?請看廚房新貌。櫃子是cherry,是我自己設計後定做,自己組裝施工的。
花崗石台麵,是我唯一請專業人做的一項,因此不敢妄稱百分之百DIY。有的網友自己可以做,但如果有下一次,我還會請人做,一是太重不安全,二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0)

[第一回舊貌新顏]這書是由近及遠,從我現在的住房說起。有如戲曲舞台上的亮相出場,有如說書人的驚堂木一拍,因為這房子新舊對比,有圖為證,視覺效果強烈,能起到先聲奪人,吸引您讀下去的作用。話說2007年夏,我在多倫多以西買了這座S房。我的房子太多,編個代號便於記憶。房子當年25歲,原屬台灣一銀行,好像就是周美青女士供職的那一家。銀行經理可稱清廉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上回書說到我要向政府申請改變對T房的估值,很沒有把握,因為我四年前就嚐過敗績。
2001年,我花8萬5千買了一座出租房,且稱它G2,其故事以後再說。半年後政府估值11萬多,我就交了重新考慮的申請。政府部門辦事就是慢,等到他開始處理我的申請時,已經又過了半年。在《傲佛爭鋒》中,我說過02年春天房市大漲,我就把G2掛牌上市了。某日接到一個電話,是MPAC打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上回書說到客廳裏總有股臭氣,我想尋根探源。
一天,隱隱聽到壁爐牆後有吱吱叫聲,我以為是鳥,就找根棍子,伸進壁爐向上捅,叫聲變成了驚叫。用手電筒一照,幾對小眼睛驚慌地在看我,應該是出生不久的小浣熊(raccoon)。我可不怕它們,找來一個紙箱塞進壁爐洞裏,用棍子把它們一個個撥到紙箱裏,送到屋外草地上,一共請出去四五個。心想不對呀,大的哪去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
[36]
[37]
[38]
[39]
[4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