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園妙手

把裝修做出文化來,把過程當成人生過,把技術揉為故事講,把讀者看作朋友待。如欲轉載,請先聯係。
個人資料
房崇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藏風聚氣起門樓(上)——房崇修房 141

(2012-10-18 07:48:10) 下一個

我對這座房子內部的改造已經做得太久了,以致把外觀都忘了。其實早在三年多前,買房之初,最早的打算就想改變外觀,主要是入口處。所以拖著沒做,是因為其難度很大,超過了我原有的技能。後來一直在琢磨做法,也一直在猶豫是自己做還是請人來。在邊幹邊學的過程中我的技能又見長了,漸有成竹在胸,再加上季節不等人,終於下決心,要趁入冬之前完成它。

 

還是多年前,聽一位清華學建築的朋友說,一座房子的入口處非常重要,在整個外觀中,起突出的作用。如果用成語來說,就是畫龍點睛;如果從風水來講,就是藏風聚氣。我這人不信風水,那就換我熟悉的事來打比方:房子的入口就是詩文中的警句或詩眼,是美術攝影中的視覺中心,是戲劇電影中的戲核高潮。哈,咱老房的文化就體現在這裏,在實用功能以外說出道道來。

 

在今人的眼裏,上世紀5070年代建的房子,其外觀都比較簡單平庸,缺裝飾,少變化,這缺點在平房bungalow裏顯得更甚。我在三年前買的就是這樣一個平房,屋頂輪廓平直無奇,沒有一個突出的焦點,前門外有台而無簷,也缺一個遮陽避雨、抗風擋雪的門樓。就是說,從美觀和實用兩個方麵,都有加以改進的必要。

 

在最初,我曾參考本地某豪宅平房,設計了一個改建多重屋頂,徹底改變形狀,順便加出門樓的計劃,用中國建築的術語說,可能是改廡殿頂為歇山頂吧?我就畫了張草圖,找了個建築商估價。

 

建築商的報價是4萬多元。我覺得不值得,那就是大部隊的強攻而不是小分隊的智取了,不是我辦事的風格。在舊房外觀的改進中,如果不能花大價錢徹底改變外貌,就隻好花少代價集中一點突破,爭取以較小的改進獲得最大的效果。而我在修房的過程中,一直是希望用巧思來彌補差錢,以智取來代替強攻的。看來要收回野心,縮小規模,隻建門樓而少動屋頂,隻改局部而不平均用力。後來換了新前門,在門的右邊擴大了兩個窗,部分改變了外觀,但關鍵工程門樓還要等待時機。

 

要建這個門樓,在設計上和技術上,都需要很多準備,而我本來是不具備的。比如怎麽設計這個三角形屋頂,多寬的跨度需要多高和什麽坡度,是簡單的勾股定理,一般人在中學就學過吧?但是我沒學過,那時候學的是造反有理。我是臨陣磨槍,現用現上網學的。再比如結構中的柱、梁、椽、檁之間到底是什麽關係,怎樣連接,我也不清楚,以前做過的室內裝修不曾涉及這些,我要一邊看書一邊想,在路過新房工地時駐足觀看,逐漸才弄明白了。這就像是中國的改革開放,隻知道應該做,但不知道怎麽做,連總設計師也沒準譜,要摸著石頭過河。改革必須摸清內部條件,借鑒外部經驗。內部就是我測量並計算出了屋頂的斜度是512,這個數據在施工門樓時將多次用到。外部就是走出去,經常注意別家房子的改造設計,看到可參考的門樓,就拿相機拍下來,積累了幾十張。

 

幾年裏畫過多個設計圖,但都是草圖。

 

在反複掂量了多個方案之後,終於決定了大體的結構,我去買來材料,開始施工了。

 

門樓的承重除了在兩邊搭在房簷上以外,主要落在一根角柱上。這個立柱的基礎是在水泥地上固定鐵底盤。先在水泥台階上鑽了一個洞。埋進一個不鏽鋼的螺絲,再用水泥封固。

 

水泥凝固後,把6x6英寸的鐵底盤固定好。

 

在底盤上立起了6x6的木柱,高度略高於房簷,實際上是與房內的頂棚即牆內木方頂板的高度相同。由此向後,用雙層的2x6木方做梁,與房頂相連接。柱與梁之間該怎樣銜接?由於沒有經驗,返工重做了兩次。

 

前方要加橫梁與側麵的房簷相連,就必須先鋸斷並拆除一部分水槽,給水槽加一個堵頭。



然後與房簷相平,也固定上雙層的
2x6木方,約8英尺長。這樣,立柱和橫梁都結實地固定了,這就是3D呀。

 

在橫梁的中點立一根豎木,作為頂上大梁的支撐。這立柱的高度是根據勾股定理計算出來的,目標是使三角形斜邊即椽子的坡度,與原屋頂的坡度相同。(可是從最終效果看,可能再高些更好。)

 

以一根2x6x12英尺的木方為大梁,先在一端鋸斜角(512),再把它抬到最高點固定。前方挑出了一尺多,將是頂棚的挑簷。而後方固定在原屋頂上,難以找到結構支撐。我是後來又鑽進頂棚閣樓裏,再加雙層木方加固了這個頂點。

 

做斜邊的椽子,是采用普通的2x4木方。這木方在上下都要與梁相交,該鋸出什麽角度?在何處鋸出下簷槽(英文叫bird mouth鳥嘴)?這事光靠摸索就不夠了,我是從書上學來了訣竅,采用直角鐵尺來準確測畫,還是離不開512的比例。

 

把三條完整的椽子釘了上去,鳥嘴落在橫梁上。外端還沒有鋸,要使其高度與原房簷相平。

 

給前方的挑簷加上木方,是在2x4上再加了一層5/4x6的板,也就是做deck地板的料。外端用雙層1x6也就是做fence的板封口。

 

挑了一個無雨的晴天做左半邊的框架,因為要掀起舊瓦,直接落到頂棚木板上。



先在適當高度固定了一塊橫板,作為斜椽的底板,這樣重量將平均傳導到原屋頂框架上。定位時注意了裏側稍高,以便流水。這個步驟,可惜沒有拍照。

 

一個人設計、測量、鋸料、安裝,要反複爬梯落地,一日裏上下不少於百次,我難道還需要特意花錢去健身或減肥嗎?。幸虧我的梯子多,同時支起三架梯子,我在三梯上穿梭,有時就不用下來了,也省了些移動梯子的麻煩。這不是顯擺我梯子多,做過才知道,是真需要呀!

 

最後的攻堅階段是在屋頂上增加的四對短椽,要逐層縮短,形成三角形。這部分需要鏟除舊屋瓦shingle,才能與木板緊密結合。這可真是上房揭瓦了,可要是真揭了,屋子不就漏雨了嗎?

 

我早想到,做這個門樓必須與換屋頂一起考慮,連續作業。我已經聯係好了換屋頂的事宜,是在那工程開始的前一天才開始揭瓦。而下麵的活,是在換頂工人已到場後,與他們同時進行的。二者的銜接,恰到好處。

 

鏟除舊瓦後安裝了四對短椽。現在看屋頂結構,像是魚骨,稱肋骨也行。

 

框架完成後,就要鋪木板,這些板子我已存了三年。是屋頂工人幫我完成的,說實話,他們比我利索得多。這是門樓封頂時的樣子。

 

現在看,還隻是粗框架,顯得簡易、單薄、粗糙。它的全部完成,還有待於我的進一步包裝和美化,有待於下集的後續報道。

 

可是下集還不能繼續說門樓。剛才不是提到換屋頂了嗎?這是房屋裝修中的一件大事,一件比門樓更普遍流行的事,讓我們下集先說換屋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9)
評論
chinomango 回複 悄悄話 這裏的關鍵是四對短椽如何計算?但樓主沒說。
sqlplus 回複 悄悄話 good!
forget1 回複 悄悄話 太佩服了!
light 回複 悄悄話 屋簷的水會出問題?
白洋水澱 回複 悄悄話 回複房崇的評論:
也這樣慢慢攢
房崇 回複 悄悄話 回複白洋水澱的評論:
我沒有工具單,需要什麽買什麽,逐漸積累。
白洋水澱 回複 悄悄話 房哥,弟也想學動手鼓搗自己的窩, 最基本的工具需要哪些可以起步啊? 先謝
topremax 回複 悄悄話 加這麽個門樓,需不需要報批呀?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