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博文
(2008-04-24 06:42:17)
            西藏真相的問題(二)
最近風波最大就是CNN一個主播的侮華言論,說實話,我感覺有點莫名其妙,因為在我看來,美國的新聞媒體從來就是不公正的。美國的新聞媒體都是商業機構(BUSINESS),除了PBS,而PBS是一個半官方結構。所謂商業機構就是以盈利為目的,也就是說,如果你是一個報紙主編,隻要你創造了利潤,就有獎金,就獲得了成功,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04-10 09:14:07)
西藏真相的問題
最近發生在西藏的事情到底什麽是真相?這多半是人們最關心的問題。但遺憾的是恐怕我們永遠不會知道,這驗證了一個定律,越是眾目睽睽之下的事,就越容易變成羅生門。一是為了利益而有意不說實話,二是因為人畢竟有各種各樣的局限,說到底,人隻能看見他們能理解的東西,人也願意看到他們喜歡看到的東西。比如那些西方新聞記者,有人認為他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08-03-27 07:43:34)
養狗的故事
我大約九歲的時侯,養過一隻狗,那年月都忙革命去了,又缺糧食,沒人養狗。我能養那隻狗,是因為王姐姐。她曾是我母親的學生,非常喜歡我,想必是那種既聰明又有個性的學生,我母親就喜歡這樣的學生。她那時在一個課題組,要用狗做動物實驗,於是經常去學校的動物房,那那裏養著各種實驗需要的動物。
去多了,自然跟那裏的工人很熟了。她發現[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8-03-13 09:08:19)
讀《嫦娥》
嫦娥  作者:李商隱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李商隱(813-858),字義山,號玉溪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人。開成進士。現在有人認為河南人粗俗沒文化,可見是胡扯。他在很多方麵與杜甫相似,都是那種傳統的知識分子,把政治上的成就看成第一追求,而在此一生終不得誌,其詩風格也與杜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2008-02-28 07:02:59)
母親的故事(逃難)
記得在上大學時,母親拉我一起出去旅遊.我當然不會推辭,用今天的話來說,有人出錢,不去白不去.我們去的是枝柳線,那時才剛剛開通.這條鐵路南北走向,從湖北的枝江到廣西的柳州,有很大一部分在湖南和貴州交界的崇山峻嶺間穿行,大名鼎鼎的張家界就在它旁邊.它恐怕有一半是橋梁和隧道,其壯觀和艱難我認為隻有成昆線能比,成昆線的山更大而雄偉,而它的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2008-02-14 07:19:02)
文革的故事(林姨)
有一段時間,我記得大約是一年級的下學期,我進入故事的高發期,母親有點窮於應付.該罰的罰完了,可我每天還是有新的故事.她知道不可能跟我說一個月以後你不能去看電影,一個月那時對我來說,是那麽遙遠.
母親隻有拿出最後一招,要我放學後直接到她的辦公室去做作業,她當然不願別人笑話我,但也沒辦法了.她也知道如果讓我自己走到她的辦公室,我半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複仇的故事
我太太的那幫同事性格愛好自然大不相同,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喜歡捉弄同事的男朋友,特別是剛談的男朋友.男孩子追女孩子時總是想討好她身邊的人,有一種說法叫作長線投資,比如她那討厭的弟弟和同事.投資是不錯,但長線恐怕就不是的了.一旦得手,就會立刻翻臉.但那時候的男孩子是名副其實的弱勢群體,需要特殊的關懷和同情,這不難理解,因為那時不敢放[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01-24 07:12:28)
文革的故事(小雪)(二)
叫人萬分懊惱的是,母親又對了.幾天後,為了我在她的筆記上劃了幾條線.她說我在她的東西上亂劃就是瞧不起她,對我大發脾氣,連眼淚都出來了,我從來沒有經曆這等場麵,嚇的落慌而逃,想到母親的話,不敢再去找她.再後來,我們考上了不同的學校,就沒有再見麵,母親自然再沒有提起過她.
我們再見麵卻是十幾年後了.我調到一個新的單位大慨是上班的第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08-01-17 07:18:04)

文革的故事(小雪)(一)
第一次見到小雪時,我八歲,她四歲.她的父親帶著她到我家拜年,她的母親正懷著她的弟弟,沒能來.他父親是我母親的得意學生,也僅僅是上過一門課的學生,我母親就像天下的所有的老師,對好學生總是偏愛的.而她的父親是極優秀的,不到三十五就提了副教授,像他這樣一共有四個,人們在背後戲稱四大才子.
她父親來自浙江的一個小城鎮,家裏是一個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8-01-10 07:36:30)
文革的故事(憶苦飯)
文革可是一個大題目,說的人多,說法也多.大部分人控訴,也有一些人說好的.還也一些人更怪,居然不知道文革,這怪不了他們,他們年輕,沒經過文革,沒人告訴他們.我到美國來了後,心血來潮跑去讀書,到學校發現,絕大多數中國同學都比我年輕差不多二十歲,太太戲稱我當了娃娃頭.他們對文革的印象是,一,人人說話都必須帶一句語錄,這是從那個著名的相聲裏來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
[31]
[32]
[33]
[34]
[35]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