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先前的QE1和QE2不同,這次的QE3是一個沒有預定截止日期及數額的開放性的貨幣舒緩計劃。聯儲將每個月投放數以百億刀計的貨幣來購買債券直到解決就業問題為止。邏輯問題,在一個連職業哲學家都聲稱有了科學就不需要哲學的年代裏,人類文明的一個基本特點就是大人物們在作出決定國計民生的重大決定時一而再地出現簡單的邏輯問題。那麽什麽是QE3的邏輯問題呢?這裏[
閱讀全文]
關於經濟的學問曾經是一個哲學的議題,也應該首先是一個哲學的議題。可是今天的人們卻把經濟問題僅僅看成了一堆數據,忽略了對經濟問題的哲學本質的探索。關於經濟的最基本的哲學問題應該是什麽叫做好的經濟什麽叫做不好的經濟。人們通常有個假設即社會整體經濟好了,個體也就跟著好了。其實,社會整體的經濟利益和狀態與社會局部的經濟利益和狀態之間的對比[
閱讀全文]
關於西方科學其實並不存在一個超越曆史背景的嚴格定義,而是隨著時代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含義。不過在西方科學發展最輝煌的過去數百年裏,在與一些偽科學或非科學的對比中人們逐漸形成了對於西方科學的基本特點的這樣一個共同的看法:可通過實驗手段被重複證實的理論。雖然科學有很多不同的分支,但是這種可被重複證實的特征已被公認為可以用來界定西方科學的[
閱讀全文]
今年二月份寫完的八萬多字的《公平人生》英文版一直在電腦裏睡覺,最近將它po在了英文博客裏,鏈接是:http://fairlifebook.wordpress.com/,歡迎對這一類問題感興趣的朋友前來指教。該書的核心內容是提供一種從公平出發來對人類社會進行動力學分析的方法。如果把今天主流學術界與社會問題相關的學科看作是對社會的結構分析的話,那麽該書所提供的公平分析法則相當於是對[
閱讀全文]
三國演義中曹操有一句可以用來劃分世人的道德觀的名言,即“寧可操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操”。曆史上和現實中追捧這句在有些文化環境中會被認為是明顯政治不正確的話的大有人在。
我百度這句話得到這樣的結果:“這是三國中一句經典台詞,也是個人非常喜歡的一句。其實曹操當時說這句話是情理之中的。曹操借寶刀欲刺董卓卻獻刀而逃,在一小客店遇到幾個官[
閱讀全文]
過去很多年裏對我來說的一件享受的事是泡書店,雖然偶爾也會買本書,但是多數時間是在那裏免費讀書,主要是讀一些名著---名哲學家寫的著作,偶爾也讀一些科學(包括心理科學)的前端性的普及書籍(美國的這些書籍通常好象都是針對本科以上的人在普及)。古人雲,“人生難得知音”。可能是因為喜歡哲理性思維,常覺得自己的思想與生活中周圍的格格不入,但是,[
閱讀全文]
社會力是一個廣泛地存在於所有文化之中卻很少被人們明確地掛在嘴上或寫在文章裏的一個概念。當毛老說“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的時候,他指的是有兩股社會力在較勁;當有人說貪汙腐敗將動搖國本時,他指的是貪汙腐敗會形成一股社會力而這股社會力可以動搖國本;當有人說過度超前消費會造成經濟危機時,他指的是過度超前消費之後會因為在經濟體係[
閱讀全文]
曆史往往會出現選擇性的記憶,雖然這樣的選擇性記憶可能是有積極的意義的,但是它的結果也常會產生偏見和誤導。法國著名哲學家和數學家笛卡爾之所以被稱為“現代哲學之父”,除了他對理性思維的執著對於近代科學發展的啟蒙性的影響之外,最主要的是因為他的那句“我思故我在”的名言及與之相關的思維與身體的二元理論。如果我們撇開笛卡爾的整體的哲學思維而[
閱讀全文]
西方哲學自古希臘以來從沒有擺脫過宗教的影響,而今天世界上對於各種宗教經典的教導及解釋的理論中又都有著曆史上的傑出的神學家或宗教領袖們充滿哲理的思考。與西方哲學不同,古中國哲學就其內容來看應該說是根植於自然之中的,這恐怕也是為什麽古中國沒有產生比較有係統的占主導地位的宗教的原因。如果我們把哲學在最一般的意義上解釋為對於人類文明的整體[
閱讀全文]
先對題名進行一下解釋:這不是一篇關於UFO的哲學文章,而是一篇關於UFO的概念帶給我們人類的哲學思考的文章。UFO是UnidentifiedFlyingObject的縮寫,中文翻譯為不明飛行物(大陸版)或幽浮(台灣版)。盡管對於UFO現象有很多不同的解釋,但是它之所以成為世界範圍內人們感興趣的話題還是因為這個話題最早產生的時候是與外星人造訪地球的話題聯係在一起的,在很多人心目中[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