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聽風吟

我們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還會再相逢...
博文
(2007-11-07 09:26:18)

柳永離開汴京前,在街上仔細地走了一趟,他看到氧吧裏人們進進出出,相識的人見麵時手舞足蹈,略顯寬慰,覺得自己還是做了些好事。但是沒幾個人認識他,人們隻關注於那些發明所帶來的好處,卻忽視了發明的人,柳永走著走著就有些憂傷,發現正被社會所遺忘。這些都更加使他堅定了出走的決心。
寫到這裏,我發現自己犯了自由主義的毛病。因為我原本是寫勵[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11-07 09:11:36)

3
說完情況後,榮榮幫我查了當月的通話記錄,最後找到十來個陌生號碼,原來我是中了騙子的陷阱,她說現在專門有這樣的不良網站,招集一幫騙子利用手機群發裝置發信息或是打電話,隻要接電話,總免不了幾元到幾十元的損失。她提醒我,遇到陌生電話不接是最好的辦法。我反駁她,租用電信局的通訊網絡又不能接電話,要手機何用。榮榮吃了一驚,用手摸了摸腦[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11-05 13:39:48)

2
2000年初夏,我和采薇從南門換乘中心出發,坐大巴趕往寧遠,準備在那兒好好地呆段時間。我們背著兩隻碩大的旅行包,滿腦子紮根農村的念頭。為了這次寧遠之行,采薇和父母進行過不下十次的談判,直到磨嘰得他們毫無辦法,采薇的父親給安慶林業局打電話,林業局領導是他舊同事,老下屬,聽說省廳領導的女兒要到雲苔山體驗生活,連忙說歡迎。在電話裏,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2007-11-02 12:53:55)

其實經過許多事後,我幾乎連回憶的興趣都沒有了,可是你那天忽然指著樓下的院子對我說,我讓你寫寫它吧。我勾下頭,看到院子裏有幾棵桔黃色柿樹,於是想起來,秋天真的開始往更深處蔓延了。

對於秋天,有什麽好記起來呢,似乎可以認為這是個微妙的季節,街上挑著竹籃賣柿子的人多了起來,若是下班時遇到把籃子擱在樹蔭下歇著的鄉下人,我照例會買上幾[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07-11-02 12:47:33)

第三章
1
我們就讀的大學曆史悠久,曾經以盛產作家和主持人聞名全省。可笑的是,除此之外,這所大學並沒有引以為豪的優良學風,學校混混橫行,亂得離譜。上大一時,就聽到過一樣一句流行語:“某大無處女”。在我認識的女生中,除了采薇,沒有誰不在大學完成幾場戀愛。如果有捉奸之心,晚上在春坪上或是林子裏,基本都能拿住十幾對露水鴛鴦,數量比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我想過我對你的愛情,他不朽,他上麵的灰塵一定很厚。
——張楚
1
杜拉斯很老了,她坐在公共場所的大廳裏,時光早已摧殘了她的容顏,那時候,一些戰爭結束了,和平初露崢嶸。她看見一個年老的紳士向她走來,於是開始懷念自己愛過的男人,那個男人被她用九篇小說追憶著,所以有了沉甸甸的份量,在她的文字裏,男人如秋水般凜冽。
被杜拉斯惦記的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7-11-01 14:56:31)
5
離開了那座已經不存在的林場時,我背了個碩大的謎團,那謎團罩在頭上,讓人的思維模糊,跌跌撞撞。遙遠荒山裏的廢墟,不知去向的采薇,被燒死的看山人以及離開前那驚鴻一瞥的女郎……這些信息足夠完成一部偵探小說的藍本了,而我天生就不具備寫偵探小說的潛質。可憐的智商也無法把那些信息拚揍出一點具體的形狀來。我回到“竹裏館”,洗了個澡,從包裏拿[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09-27 10:10:31)

4
樂隊解散後,忽然就有一大段時間空出來,叫人無法適應。學校裏大三生大多忙著去各類人才市場碰運氣、忙著參加一個個名稱古怪的人才招聘會,有些學生又開始為考研做準備了。而我卻無所事事,和采薇一樣,我們都不用去那類市場象牲口一樣被某些用人單位挑選。采薇常隨意地說:“到哪兒不是上班呢?”這句話會引起同學們的誤解,大家說她有背景,站著說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09-25 09:25:55)

2
現在,我們暫時忘記寧遠、忘記那所不入流的大學、忘記那個小樂隊和坐台女,把那個被燒死的可憐看山人撂到一邊。談一談我成長的地方——有位名人不是說過,故鄉對一個人的性格品德至關重要。好,我就談談出生、成長的那個至關重要的地方。
那是一個關押勞改犯人的農場,被一條三十多米寬的人工幹渠所包圍。農場邊有座幾十米高的小山,山上長滿低矮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7-09-24 14:53:36)
第二章
1
雲苔山距縣城15公裏,有條通往縣城的石子路消失在山裏,路的盡頭還是路,隻是狹窄了許多,錯綜複雜的小路在灌木叢中若蝴蝶穿花。雲苔山農場就在某段路邊,它曾是采薇父親當年下放的地方。在此我要解釋一下“下放”這個奇怪的詞。大家用到的多是“放下”這個個詞組,其實下放的意思和放下也差不多,不同之處在於,“放下”多是指某件東西,而“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