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10-01-25 15:01:34)
今年1月13日,周有光老人度過了他的第105個生日。語言學家、經濟學家周有光先生是張家四姐妹中老二允和的夫婿。張家四姐妹被認為是我國二十世紀最後的大家閨秀,知名程度僅次於宋家三姐妹。張元和(1907-2003),精昆曲,大姐夫顧傳玠(1910-1966)昆曲傳字輩的首席小生。二姐張允和(1009-2002),擅詩書格律。三姐張兆和(1910-2003),著有《湖畔》等小說傳世,三姐夫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0-01-23 16:31:10)
現代商業活動中,投標競標是最常見的行為之一。近來在閱讀我國酒史材料時發現,相當成熟的投標競標製度最早並不是出現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而是出現在我國宋代對酒業的管理中。競爭締約性招標、投標製度大成於有宋一代,迄今已有一千年曆史。在宋代,這一製度叫做“買撲”,它萌芽於五代,成熟於北宋。從字麵上看,“買”是買到,“撲”字前人釋為“爭到曰撲[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這似乎是一個不成問題的問題,因為詩中說了“同居長幹裏”。長幹裏在哪兒?建康,即現在的南京。進一步問在南京的何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唐代許嵩所著《建康實錄》是最早記載南京的私家專著,以實錄和記傳二種體例記錄了建康地區的城市風貌和六朝時期的一些事跡。許嵩應當生活在唐玄宗、肅宗時期,是和李白、杜甫同時的人物,不僅在建康一帶長期居住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9-11-17 12:13:21)
老同學五十年後聚會,用京奧會主題曲填新詞同唱重逢歌:
我和你,
少年遊,
同把知識求。
帶夢想,
分別後,
一生路悠悠。
來吧,
老友,
珍惜重聚首。
我和你,
手拉手,
但願人長久。[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11-14 13:10:48)
看了崇明橋隧最近通車照片,頗為壯觀,回想起1960年春到崇明參加圍墾情景,宛若眼前。當時年輕,正是毛澤東說的早晨八、九點鍾的太陽,朝花盛開。半個世紀過去,如今雙鬢早已白了,恰似葉劍英詩句“滿目青山夕照明”,撿幾瓣逝去的花朵與大家分享,也算是“朝花夕拾”吧。
60年三年困難時期開始不久,中共上海市委為了解決糧食供應的緊張情況,決定在上海崇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元無名氏有《丁丁當當盆兒鬼》雜劇,明無名氏有《斷烏盆》傳奇,清代公案小說《三俠五義》第五回《墨鬥剖明皮熊犯案烏盆訴苦別古鳴冤》。早在明清時期昆腔、高腔、弋腔、徽劇都有《烏盆記》這個劇目。京劇來自乾隆末年的徽劇和漢劇,其早期劇目很多是從這兩個劇種吸收而來,其中就有《烏盆記》。很多地方劇種如:湘劇、桂劇、河北梆子等也都有這個劇目。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過了這個周末,下星期一就是農曆九月初九重陽,重陽的稱呼來自《易經》。《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早在二千多年前,《楚辭》中就已提到了九九重陽。屈原的《遠遊》裏寫道:“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不過這裏的“重陽”是指天,還不是指節日。到了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鍾[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蟲二”的“蟲”字上麵還有一撇,05年遊泰山在快到鬥母宮的山道西側見過下麵的石刻:
很清楚看到,上款為:“己亥夏六月”,下款為:“曆下劉廷桂立”。那是光緒二十五年(1899)當時濟南才子劉廷桂所書。這兩個字取自繁體字“風月”二字的中間部分,把外框去掉,變成這兩個字。劉廷桂在泰山題詞有幾十處,這兩個字寫得最好。
關於這兩個字的來曆,在民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9-10-07 17:55:58)

芋艿、茨菇、荸薺、茭白都是生長於淺湖、池塘和溪流旁邊,多年生草本,常作一年生作物栽培。要求光照充足,氣候溫和、較背風的環境下生長,要求土壤肥沃,但土層不太深的粘土上生長。前三種還都是塊莖植物,並都用頭年收獲的塊莖種植。
芋艿,簡稱“芋”,球形、卵形、橢圓形或塊狀等。單子葉植物,天南星科,芋屬,多年生草本。葉卵形,葉張很大,葉麵[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09-10-03 15:19:21)
 
  據史籍記載,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製,節期為農曆八月十五,時日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又因這個節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節”、“八月節”“八月會”、“仲秋節”;又有祈求團圓的信仰和相關節俗活動,也稱“團圓節”、“女兒節”;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追月節”“玩月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