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08-05-15 00:03:47)

再度重災臨故國,孤燈永夜起彷徨。
心香一瓣係巴蜀,情淚兩行哀華陽。
天地無情崩峻嶺,人間有愛向西羌。
精兵十萬施援手,搶險救民如戰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05-11 07:25:06)
又是母親節,忽然想起媽媽說過我童年的故事:
那一年剛上小學一年級,媽媽給了我一本日記簿,說已經是小學生了該像哥哥那樣記日記了。新本子,新鮮事,勁頭很大,星期一開始記日記了。下麵是連續幾天的日記:
星期一:今天我很高興。媽媽評語:不錯。
星期二:今天我真高興。媽媽評語:和昨天的差不多。
星期三:今天我好高興。媽媽評語:能不能換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本節介紹朱載堉在藝術和文學和方麵的成就
朱載堉還致力於古樂器的考辨,做了不少去偽存真的工作。他揭示了古管樂器篪的開孔方法,並詳細記錄下它的形狀、規範。中國古代的編鍾在先秦時期已經完備。其獨特的形狀和結構,使一鍾能發出兩個基音,懸掛方式也便於敲擊。但是,從宋代起竟不知編鍾如何造法,應取何種形狀。朱載堉曾對曆代的青銅鍾做過大量研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本節介紹朱載堉在物理、數學和天文曆法方麵的成就
朱載堉所創立的創立十二平均律理論從現在的物理學角度看是頻率和弦長關係的一維問題,適用於弦樂器,他在研究管樂器的音律時又發現了以管定律與以弦定律的差異。《律呂精義》一書中指出,各音律以半音進入較高的次一音律時,管不僅要縮短長度,同時要縮小圍徑,在規定各律管長度的同時,也必須規定律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本節介紹朱載堉在音樂理論和實踐中的成就
在中國傳統音樂理論遺產中,有一門科學,自公元前7世紀起便有人開始探究。其後2600餘年,綿延不絕,一直持續到今天。它就是一度被學術界稱為“絕學”的“律學”。律學,也稱音律學或樂律學,是一門研究樂音體係中音高體製及其數理邏輯關係的科學。它是音樂聲學(音響學)、數學和音樂學互相滲透的一種交叉學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朱載堉(1536—1611年),字伯勤,號句曲山人,青年時自號狂生、山陽酒狂仙客。生於懷慶府河內縣(今沁陽市),係朱元璋九世孫,仁宗朱高熾的第六代孫,鄭藩王族嫡派子孫,明代著名的樂律學家、音樂家、樂器製造家、舞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曆法學家,世界曆史文化名人。朱載堉的科學貢獻是巨大的,他是我國封建社會一位富有創造性的學者,是明代科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在靖難的三年多時間中,朱權與朱棣是共苦的,但是靖難之後卻並不能與朱棣同甘。正如查繼佐《罪惟錄》所雲:“天下無不知借寧,無寧安得有燕?天下無不知紿寧,既有燕而遂無寧。”皇帝隻有一個,朱棣做了皇帝,再也不提“中分天下”之事,雖然自知理虧;今非昔比,大勢已去,朱權隻好隨遇而安,盡管他有足夠的理由要求朱棣兌現當年的承諾。然而,由此不但造[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周藩朱橚家族也是明朝眾多藩王中繁衍最快、人丁最盛的家族之一,晉藩和周藩是明代宗室人口最多的兩支世係。曆代周王,子孫眾多,如上麵的周定王有十四個兒子,後麵的第三代周簡王有十三個兒子,第五代周懿王有八個兒子,第六代周惠王有二十五個兒子。從明初到明穆宗隆慶(1567--1572年)初年,周定王朱橚的子孫在200年後發展到4000餘人,明萬曆年間(1573--1619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第一代周王朱橚是朱元璋的第五個兒子,朱棣的親弟弟。約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生,明洪熙元年(1425年)卒於河南開封。是一位植物學家和方劑學家。洪武三年(1370年),封為吳王。洪武十一年(1378年)改封為周王,十四年(1381)就藩開封,以北宋的故宮作為王府。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朱橚私自離開開封來鳳陽,朱元璋很生氣,準備把他流放到雲南,未成行,改變了主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朱高燧在永樂二年(1404年)封為趙王後就受命守在北京,以聖旨告訴有關部門,政務都要先向他報告,然後施行。把精銳的常山衛派給他做護衛。過年的時候到京師朝拜朱棣,回去的時候太子總是送到長江邊的驛站。高燧恃寵,做了不少不法的事情,還和高煦勾結起來陷害太子。永樂七年(1409年),朱棣知道了高燧的橫行不法的事情,非常生氣,殺了他的長史顧晟,褫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21]
[22]
[23]
[24]
[2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