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對話王小魯姚洋:俄羅斯改革比中國更成功嗎? 
2008年07月10日南方周末  
王小魯:中國經濟改革研究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副所長
姚洋: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
孰優孰劣一目了然
●10年增長是暫時性的,20年是一種慣性,30年了還說中國不成功,有點不顧事實。增長了30年,經濟上的改革基本完成,這個跟俄羅斯比肯定是巨大的成就.。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6)這斷子絕孫的阿三!
  

1962年中印邊界衝突導致南亞的戰略格局發生了重要的變化。1962年中印邊界衝突後,在印度同美國的關係迅速發展的同時,蘇聯在中印邊界衝突結束後大力發展同印度的關係,這無疑對中國的國家安全構成嚴重的威脅。雖然中共領導人認為中印邊界衝突“主要是通過鬥爭達到團結,使尼赫魯願意談判,來劃一條比較永久的和平的邊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迷霧中的中國未來

今年12月即將迎來中國共產黨啟動市場化經濟改革30周年紀念日。回顧當日,中國僅是全球經濟中不起眼的一份子。如今,幾乎每一周都能聽到有關中國發展能量的新預期。
中國巨人以過去三十年的發展為起點,把步伐稍稍放緩,再進一步向前,還將會創造優異的成績。不過,這種勢頭還會持續另一個三十年麽?
這個問題的答案要全看市場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5)弱國也有外交
  

我們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弱國無外交。我看不一定,那得分對手是誰,朝鮮、越南、柬埔寨、老撾、尼泊爾、不丹哪個不比中國弱?可人家又有哪個沒從中國撈過便宜。最邪乎的是中印邊界自慰反擊戰之後,阿三永久占據了中國藏南最富饒的九萬平方公裏土地,給中國人腦神經留下了永久的痛,以至於我們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4)沒有阿三,就沒有西藏問題國際化(上)  

眾所周知,1935年10月19日,“鑼鼓響,秧歌起,黃河唱,長城喜。”、“陝甘軍民傳喜訊,征師勝利到吳起。”朱毛紅軍到達陝北吳起鎮,結束二萬五千裏長征,以後又在直羅鎮打了個勝仗“給黨中央把全國革命大本營放在西北的任務,舉行了一個奠基禮。”(毛澤東《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直羅鎮一仗盡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3)阿三確有大智慧在國人的印象裏,阿三是又笨,又懶、又髒、又賤、又怕死、又落後,光是我們的21%的大學入學率和他們的7成文盲一項相比,阿三已經和中國差了半個世紀,隻配讓中國人嘲笑。若說阿三懶惰,我倒沒什麽意見,至少他們不像中國人這麽勤快。不要說和福建人浙江人比,恐怕連中國北方人都比不了。我在國外曾經遇到一阿三同事,動不動就要盤腿靜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阿三為什麽叫阿三 
老上海人都管當年的印度巡捕叫“紅頭阿三”,上海人念這幾個字的發音非常有節奏感,叫人聽一遍就忘不了。下麵就我所知,說一下上海人為什麽稱印度人為“紅頭阿三”。  
紅頭的說法比較一致,是因為印度人頭纏紅布。雖然中國人也喜歡紅色,但印度人用的紅色和我們全球華人的大遊行中的紅海洋的紅色不一樣,我們用的那種顏色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孫立人(1900-1990),抗日名將,字仲倫,安徽廬江人。1923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土木工程係,同年赴美留學,就讀於印第安納州普渡大學土木工程係,1924年畢業,獲理學士學位。後又考入弗吉尼亞西點軍校,攻讀軍事。
孫立人1927年畢業,應邀遊曆歐洲,考察英、德、法、日等國軍事。1928年回國,在國民黨中央黨務學校任中尉隊長。
1930年入陸海空軍總司令部侍衛總隊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我看阿三不順眼已經很久了  
上個帖子我談到了憤憤為什麽不去惹印度阿三,有網友對這個問題表示出興趣。其實,“我看阿三不順眼已經很久了”(好像是周星馳的語言吧,請小青年指正),倒不光是阿三沾了我們多少便宜,“吃虧事小,失節事大”,關鍵是我們以前吃洋人的虧,都是因為我們武器不行,是因為我們弱;按孫雷網友的說法,就是國人普遍認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也談所謂“舉國體製”的利弊
蘆笛
網友轉貼了國內經濟學者李子暘談“舉國體製”的文章,寫得似乎不太高明,我看了一半就沒法看下去了,覺得或有可補正之處。
誠如作者指出,“舉國體製”乃是個意義含混的詞,不過他認為這是個中性詞匯就大謬不然了。其實發明此語者用心良苦,乃是用來取代“極權製度”那不好聽的名稱。
所謂“極權製度”(totalitari[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21]
[22]
[23]
[24]
[2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