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中國和印度發生的邊界戰爭,中國打得極為漂亮,打出了威風,打出了誌氣,打出了驕傲,打出了快感,打出了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按毛左們的說法“中國的大國地位就是這樣打出來的”。就當時看,中印邊界戰爭勝利者和失敗者是十分明確的。但是,經過了46年之後再來看那場戰爭及其結果,卻完全是另一種情況,就像人們說的,“勝利者除了沒有失敗的名義,卻具備了失敗者的一切;失敗者除了沒有勝利的名義,卻得到了勝利者的一切。”,中國在1962年使用了武力,得了暴力之名,卻還失去了藏南9萬平方公裏的土地。
稍有曆史常識的人都知道,《三國演義》的那個三氣周瑜的故事是羅貫中瞎編出來惡心劉皇叔對手的,根本沒有什麽“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可這次,我們確實是“輸了道義又失地”。
建國以來,我們“妙計安天下”可是不善乎,經常以讓地給錢的方式表現天朝大國的風度。1956年12月,周恩來訪巴占克什米爾,主動提出把新疆的坎巨提地區讓給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喜出望外,他們從未奢望過!此舉明擺著會得罪印度,誰也不知道我們的腦袋是怎麽想的!其後又以英國殖民主義者提出的、蔣介石拒不承認的1941年中緬邊境條約,割讓了數萬平方公裏領土給緬甸。
撒潑耍光棍,拿捏老毛,收拾中國人,朝鮮最在行。人家最懂得什麽叫“有利有理有節”,什麽叫“會哭會鬧的孩子有糖吃”。1962年,金日成以長白山是自己在日本殖民朝鮮時打遊擊的地方,希望中國能了解朝鮮人民對此地的革命感情,將長白山劃給朝鮮。當時中蘇翻臉,在共產國際裏很孤立,為爭取朝鮮成為反蘇盟友,中國居然同意把長白山的一角(有說是1/2,另個說法是53%)和八個山峰中的三個劃給了朝鮮。前幾年我去過朝鮮一趟,發現我們雖然給錢給地又死人,可金家的子民們根本不領情,而且人家的理由很充分:你們口口聲聲說朝鮮是中國的東大門,我們抗擊美帝就是給你們站崗放哨,沒有朝鮮中國早就亡國了!這可是你們中國人的理論啊。
中國外交實際上是承傳古代的規則:朝貢製度。“天子”把自己視為“天上帝國”,而把其它“蠻夷”國家納入帝國的貿易、文化和政治體係。通常是蠻夷帶點土特產,就可以從天國手裏套現大把的銀子。到了老毛手裏隻是又加了些政治因素,有一些新的創意。最有創意的,當屬1962年中國和尼泊爾談判邊界。為了與印度爭當亞非拉新獨立國家的龍頭老大,北京對這位毫無談判實力的國王,送上如此重禮--部分喜馬拉雅山。毛主席指出:珠峰舉世聞名,中國和尼泊爾單獨擁有都不好。最好是一家一半,讓它成為邊界之峰,友誼之峰。這些話都收在了老一輩無產階級外交家的回憶錄裏,人們認為這就是機智幽默、胸襟氣魄。後來中國和巴基斯坦談判邊界問題時,巴基斯坦援引珠穆朗瑪峰的先例,和尚動的、我何動不的,把喀喇昆侖山的主峰喬戈裏峰(即西方登山界所稱的K2,海拔8611米,世界第二高峰)割走了一半。實際上,很多國家就是認為中國不公平,給自己的不如別人多而和中國掉歪歪。多少“邊界之峰,友誼之峰”、“邊界之河,友誼之河”、“邊界之地,友誼之地”,就這麽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就這樣,中國與鄰國的邊境條約,沒有一個不是以讓地給錢的方式簽訂的,以此來挽回一個和平的國際形象。最不可思議的是中印邊界,犧牲了那麽多生命,打了一個漂亮的勝仗,落了個暴力的惡名,卻白送九萬平方公裏西藏最好的土地給印度,令全世界想不通。難怪1975年5月鄧小平訪問法國時,德斯坦總統也對我們的領土政策感到十分不可理解。
導致印度和中國的關係惡化的主要原因是中印邊界問題和西藏問題。這方麵的資料很多,這裏就不詳細說明了。印度的基本方針很明確,也很實用,就是對凡是有爭議的、老袁老蔣沒有讓步的、他們認為應該是屬於印度的土地進行毫不留情的蠶食。“蠶食一點,舒服一點;蠶食的多,舒服的多,完全蠶食,徹底舒服。”“蠶食吧,蠶食個十年八年,問題就解決了。”(小青年可能不知道,這些話都是改編自《毛主席語錄》)
鑒於中印在邊界問題上的根本分歧,1959年1月23日,周恩來致函尼赫魯,指出中印邊界從來未經正式劃定,中方建議通過友好協商,全麵解決中印邊界問題;在全麵解決之前,雙方維持邊界久已存在的狀況,對於已經發生的局部爭執,可以商談臨時性的解決辦法。3月22日尼赫魯複信,堅決不同意周恩來的說法,要求中國正式承認英國統治印度時期英國殖民者與西藏地方政府私自簽訂的麥克馬洪邊界線,強調印度地圖上所標明的邊界線(指麥克馬洪線)“是沒有懷疑的餘地的”,實實在在表演了一次弱國可以對強國說不。
1962年10月20日,中印邊界開打。戰爭爆發後,印軍一潰千裏,狼狽不堪。這時候,阿三開始顯示出大智慧,讓人認識了一下弱國外交。開戰後尼赫魯馬上呼籲中國的前老大哥蘇聯介入衝突,並開始公開請求西方國家的軍事援助。尼赫魯致函肯尼迪聲稱:“在此危急關頭,我自信將得到您的同情和支持。”由於印度拒絕中國方麵的停火建議,11月2日,中國軍隊對印軍展開第二輪打擊,尼赫魯在沒有同內閣商量的情況下,連續給肯尼迪發出兩封急信,呼籲美國同印度結成同盟,幹預中印邊界衝突,並希望美國直接參加戰鬥。
中印邊界衝突開始後,美國和英國立即做出反應支持印度。美國不僅向印度提供了緊急軍援,而且還提供有關中國軍事行動的情報。與此同時,12架C-130大型運輸機趕赴印度,幫助把克什米爾前線的印度士兵運往東部。為進一步表明對印度的支持,肯尼迪指示加爾布雷斯大使發表聲明,支持印度對有爭議領土的要求,承認“麥克馬洪線”為約定俗成的國際邊界線。11月14日,印度和美國在華盛頓簽署了美國軍事援助印度的協議。英國對待中印邊界衝突的態度也是強硬和明確的。1962年10月22日,英國政府發表聲明,表示英國“一向承認麥克馬洪線是印度的邊界,並且當然繼續這樣做”。英國還向印度提供了中印邊界衝突爆發以來西方國家援助印度的第一批軍火物資。
在得到英美外交上的支持和軍事援助的保證以後,尼赫魯力圖最大限度地得到蘇聯的支持,而蘇聯也試圖發揮自己的影響,蘇印關係在邊界衝突期間迅速發展。蘇聯的有關政策立場,在1963年5月17日契爾沃年科致蘇共中央的信函中表現地極為明確和充分。契爾沃年科在這一政治信函強調:中國領導人認識到,作為亞洲最大的中立國家的印度,是中國在亞洲大陸爭奪領導地位的最大障礙,於是便企圖利用邊界衝突,稱印度已不再是不結盟的中立國家,以此損害印度的聲譽。因此,蘇共中央領導人相信,中國人進攻的是不結盟運動,而不是印度。中國人這樣做是想讓赫魯曉夫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領導人相信,尼赫魯所倡導的不結盟的思想是虛偽的和毫無價值的。中國人相信,隻要在這個時候推印度一下,整個不結盟的大廈就會坍塌,尼赫魯就會從美帝國主義那裏尋求保護。蘇共中央領導人還明確指出,中國對印度的進攻,是中共同其他共產黨之間的巨大爭論的突出表現,即對不結盟運動和和平共處的不同認識。
由於尼赫魯的不懈努力下,國際社會幾乎是一邊倒的支持印度。在衝突中公開表示支持中國的隻有越南、朝鮮、緬甸和巴基斯坦等為數不多、影響力可忽略不計的國家。公開反對中國的行動,同情和支持印度的共有75個國家。出於外交上的考慮,1962年11月22日零時,正在乘勝追擊的中國軍隊突然停止攻擊,並從12月1日起,從1959年11月7日從實際控製線後撤20公裏。中印邊界衝突以“讓全世界大吃一驚”的方式結束了。
赫魯曉夫當時就發懵,問人民的好總理說:“中國單方麵停火、後撤,當然很好,但是,中國部隊當時不從原有陣地前進,豈不更好?”人們常說好地不長草,聰明的腦袋不長毛,看來還是有一定的道理。至少這件事情上,赫禿子比我們清楚,可能與禿頂接受更多的紫外線照射有關係吧。
其實不光赫魯曉夫不明白,別人也不明白,但都以為主席在下一盤很大的棋,隻是幾十年了還沒見老人家和繼任者落子。我們現在一說就是毛主席“維護了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我怎麽看到的淨是些讓地給錢的記錄,至於說到收複失地,我用放大鏡找了一圈連一毫米都沒發現,用光學顯微鏡搜了一遍,也未發現老毛收複了哪怕一微米的土地,各位在國外,儀器設備先進,用電子顯微鏡再找一下試試,哪怕有納米級的發現告訴我,我也會像那位在廣寒宮酒吧,和直荀哥哥一邊呷著大堂經理吳剛送上的桂花酒,一邊欣賞嫦娥性感組合跳鋼管舞的開慧女士一樣,“忽報老毛收寸土,淚飛頓作傾盆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