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幹枯的胡楊^_^

一些文字與幾張圖片Email: dream_land_there@yahoo.com

WeChat: sunsetset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博文

夏 踏水車-荷花 水稻田需要一直有水浸泡,水深大約二、三寸,水如幹了,稻就會枯萎死去。在毛澤東大興水利時代以前,沒有大型水庫,所有稻田用水全來自於天然雨與池塘溪河的存水。由於天熱,水蒸發得快,池塘溪河水平麵經常會低於水稻田麵,這時水不可自然流到田裏,需要人為地用各種工具與辦法把水弄上去。 以前無抽水機,先人就發明了水車。所謂水車,就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夏 黑夜捕黃鱔 捕魚大部份是在白天,而有些卻特意要選在晚上。 如大雨過後,溪水暴漲,魚順溝渠到處遊,這時可在夜裏,用泥土與石塊截住水流,使上遊水位升高,再用細竹條編好的似竹簾子一樣的東西,一端插入截住水位的泥壩上下中間處,並使竹簾平麵與下遊水麵平行,但高出幾寸,在竹簾下支一橫杆托住竹簾,使其不下墜,再在剛砌好的泥壩左右中間處開個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夏正午抓泥鰍在這多種活動中,有一種是我最拿手也最喜歡的,那就是抓泥鰍。泥鰍喜歡生活在水下的爛泥中,偶爾會鑽出來,到水裏遊泳,尋尋食吸吸氧。由於在水與泥間頻繁地鑽進鑽出,所以有泥鰍的地方水必混。尤其在炎熱的夏天,水中氧氣少,泥鰍有時會快速地衝上水麵,在空氣中吸口氧,然後一個急速翻身,向下潛去。翻身時泥鰍柔軟的尾巴在水麵掀起與壓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夏 拔秧種水稻 江南的主食是大米,水稻也有兩季,即早稻與晚稻。早稻在春天種植,夏天收獲,晚稻在夏天種植,秋天收獲。夏天,早稻收割完後,水田經犁與耙,就可種晚稻的秧苗了。飄滿田野的稻香,經夏收後,又轉飄成了滿田野的泥土香。 晚稻的秧苗都是各村自備。在早稻收割前,先準備好一畝田,密集地撒上晚稻種子,當早稻收割完,水田犁耙好時,晚稻苗也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四.小麥 故鄉的田地,大致可分二類,一類是水田,一類是旱地。水田就是地勢低,溝渠可灌溉到的一平如展的田,旱地就是在小山坡上,溝渠灌溉不到,植物的生長全靠老天降雨的地。水田可種植任何種類的莊稼,但一般隻種必須要充足水份供應的水稻,而旱地隻可種耐旱的莊稼,如山竽、紅薯、棉花、芝麻和小麥等。 大部份旱地,一年農作物種植生長的順序是:春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三.油菜花 春天裏,鄉間田野上的花開得此起彼伏。幾種花謝了,另幾種悄然綻放,各領風騷一段時間。杜鵑花、桃花、李花等開過後,田野上仍是繁花似錦,在充足春雨的滋潤下,一些不知名的小野花,更是開遍了各個角落,延續著春的燦爛。 古人用詩句“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等,細膩傳神地描寫了細雨滋潤下的大自然,在春天的生機、生趣與在無聲中細微[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二。桃花-李花 溪河邊某角小而堅硬的土地,或一塊黃土山坡,不適合種莊稼,這種地方往往會有果樹。不知是野生或人栽,反正從我懂事起,這樣的果樹,就己高高大大地長在那裏了。 秋風裏,果實熟透,葉子飄落;冬天裏,光禿禿的枝丫顫淩淩地伸展於寒風中,凜冽的北風吹過,撕出呼呼的嘯聲;春天,細雨中,花蕾與嫩葉又從粗糙的樹枝裏鑽出來,一年又一年,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春-一。雪與花草春天的腳步,從農曆正月就悄悄來臨了,越冬的田野裏,覆蓋著幼嫩的花草。花草的種子,在去年晚稻收割前就己種下,經一個晚秋與整個冬天緩慢而漫長的生長,到農曆正月時,己是滿田野的碧綠。忽至的春雪,飄灑在這綠色的田野上,瞬間,又換上了潔白的素裝。雪過天睛,在初春的陽光下,雪慢慢融花,細細滋潤幹冷的土地,花草的嫩尖,從漸漸消融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5-11-04 20:58:07)
不覺間,到了一九九九年,來新加坡已三年了,看看銀行的存款,也已有了二十多萬人民幣,有些小富翁的感覺。要是在國內上班,每月三百多元的工資,那可是不吃不喝近十年的總收入啊。然這二十多萬人民幣,全是一個人在異國他鄉寂寞的青春的代價。雖然同以前中國的同事比起來,收入是多了許多倍,然與新加坡同齡人相比,仍是屬於貧農。也深知馬無夜草不肥,人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05-11-04 20:56:40)

一九九九年的中國,雖經曆了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但量還未積到一定程度,沒有質的飛躍。城市風貌、生活方試與生活質量比起三年前是有些改變,但變化不多。飛機飛臨上海,從窗口望下去,灰蒙蒙一片,灰色的土地,灰色低矮的建築群與灰色陳舊的虹橋機場。在虹橋機場廣場,同三年前出來時一樣,到處是擁擠的人群和汽車馬達聲混合著吵雜的拉客叫喊聲,一些趾高氣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
[41]
[42]
[43]
[44]
[4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