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多種活動中,有一種是我最拿手也最喜歡的,那就是抓泥鰍。
泥鰍喜歡生活在水下的爛泥中,偶爾會鑽出來,到水裏遊泳,尋尋食吸吸氧。由於在水與泥間頻繁地鑽進鑽出,所以有泥鰍的地方水必混。尤其在炎熱的夏天,水中氧氣少,泥鰍有時會快速地衝上水麵,在空氣中吸口氧,然後一個急速翻身,向下潛去。翻身時泥鰍柔軟的尾巴在水麵掀起與壓下,“彪” 一聲,如同在水麵打了個響指,其連貫而美妙的動作,比遊泳選手遊到池邊時的那個倒轉翻身,還不知要漂亮多少倍。
在平展的池塘湖麵,泥鰍金黃色的尾巴在陽光下劃出那美妙弧線的一瞬間,水麵上傳來的這“彪” 一聲,可堪比世上許多美妙音樂,這不隻是生機勃勃的自然界之聲,也足令人聯想到滑溜肥美的泥鰍尾巴所做成的美味菜肴。
不過,我當時所擅長的抓泥鰍之術,並不適用在水深的池塘,而適用在小水溝與水田,抓這兒的泥鰍。
江南水鄉,作灌蓋用的小溝小渠,如毛細血管般布滿了田野,有些小溝小渠裏,積存了很厚的淤泥,這是泥鰍生活的好地方,還有泥肥料足的水稻田,也是泥鰍們的理想生活場所。在某閑空的一天,提起魚簍,找到一條水淺而混的小水溝,兩端用泥塊堵住,再一瓢一瓢地把水舀幹,然後從一端挖起,把己吃得肥肥的泥鰍一條條從泥裏挖出來。有著青黑色的背,棕白色肚子與金黃色尾巴的泥鰍,睜著兩隻圓圓的小眼睛,張嘴發出吱吱聲,嘴角的須條根根立起,扭著滑溜的身,在手裏掙紮。那抓住肥肥的泥鰍,一條條放到魚簍裏的感覺妙不可言。半天下來,就可裝滿一魚簍
水溝裏的泥鰍多,但田裏的更多。要抓田裏的泥鰍,當然不能用排水挖泥法,這樣會損壞剛種下不久的晚稻苗,而是要在正午,田裏的水在陽光暴曬下燙得似要沸滾時,出去抓。
水田裏,有在插秧時留下的一隻隻腳坑,坑裏水深,較清涼,泥鰍喜聚集於此。天熱水缺氧,泥鰍需過段時間就鑽出泥土浮到水麵吸氧,這樣鑽進鑽出浮上沉下,有泥鰍的腳坑水混,無泥鰍的水清,一目了然,極易分辨。
在又是農閑,又是學校暑假的那段時間裏,我天天頭戴鬥笠,手拎魚簍,赤腳走在田塍上。看到水混的腳坑,就停下來,輕輕伸下手去在泥裏摸,一摸一個準,一個腳坑裏,少則一條,多則五六條,摸久了技術好,條條不漏地入魚簍。不用幾小時,就可抓到大半簍泥鰍,沉甸甸地拎在手裏回家。
泥鰍的燒法很多,有紅燒、清煮、油煎等,最講究的一道菜,是用一塊嫩豆腐泡在清水裏,再放入幾條餓了幾天,清了肚腸的泥鰍,然後用慢火煮燒。泥鰍在越來越熱的水中四處亂竄,見還冰涼的嫩豆腐,就急急鑽入,最後就慢慢燙死在嫩豆腐中。之後放入調料,撒些青蔥,一盤色香味俱全又極創意的佳肴就做好了。是殘忍了些,但味道實在不錯。
我常用的是火烤泥鰍法,就是找些木炭與一片鐵絲網,把鮮活的泥鰍用鹽鹽死並醃一會後,點燃木炭,在鐵絲網上放下醃好的泥鰍,把泥鰍烘烤成香噴噴的泥鰍幹,待冬天缺菜時用。記得那幾年,我家的泥鰍幹,一直吃到來年的春天也還未吃完。
(TZ)“泥鰍,俗稱鰍魚,為我國常見的一種小型淡水魚類,除青藏高原外,各地均有分布,而以長江和珠江流域中下遊各省(區)產量最高。泥鰍是一種底棲性魚類,生活在湖、河、池塘、水溝及稻田的淺水區。對惡劣環境的適應性很強。
泥鰍營養非常豐富。每100克泥鰍肉中含有22.6克蛋白質,遠比一般肉類、魚類要高出許多。其維生素含量更高。如維生素B的含量要比鯽魚、黃魚,以及一般蝦類,要高出3~4倍。泥鰍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脂肪含量,每100克泥鰍肉中僅有2.9克,且為不飽和脂肪酸,膽固醇含量更少。不僅如此,它還含有人體需要的多種微量元素,每100克泥鰍肉中,含鈣28毫克,磷72毫克,鐵0.9毫克。難怪日本推崇它為餐桌上的珍品,譽之為“水中人參”。
據《本草拾遺》:泥鰍“主濕痹氣,補虛損,婦人產後淋瀝,氣血不調,贏瘦等病”。《滇南本草》曰:“治癆傷、添精益髓、壯筋骨”。《隨息居飲食譜》亦記得:“暖胃、壯陽、殺蟲、收痔”。《瀕湖集筒》稱:“治陽事不起”。
另據《中國保健食品》載:“……泥鰍性平、(味)甘,補中氣,祛濕邪,對煩渴、水腫、黃疸濕熱、膽囊炎、陽痿等有良效。尤其對治急性肝炎、甲肝效佳,能使甲肝自覺症狀消失,短期內肝功能恢複正常,還有除黃疸,保肝之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