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47)
2009 (1)
2013 (11)
大部份旱地,一年農作物種植生長的順序是:春天棉花種下,夏日生長,秋天隊獲;接著秋天種下小麥,越過冬天,在春天生長與成熟,春天收割;而在小麥未成熟前,人們己在小麥行例間種下了棉花子,當小麥成熟時,棉花苗己在小麥行間長出,這樣交叉栽種法,不會耽誤棉花的生長成熟期。
去年的秋天,在犁耕好的鬆軟的泥土裏播下小麥種子後不久,種子在泥下發芽,苗尖頂破覆蓋的泥層伸出地麵,秋風裏生長,約半月時間,就己長得鬱鬱蔥蔥了。麥苗的形狀極象韭菜,都有長長細細的葉子,隻是麥苗的顏色翠綠,而韭菜的葉子是深青色的,中間也沒有象麥苗樣,有較粗的小莖杆。以前城裏來的孩子分不清麥苗與韭菜,會指著滿山坡的麥苗驚呼:“哇!好多的韭菜喔” ,逗得農村大人與小孩忍不住捧肚,暴出陣陣開心而無惡意的笑聲。
晚冬初春時,白雪漸漸在麥苗上融化,停凝一個冬天後,麥苗開始瘋長。細長的麥葉,在春風中搖曳,隨風而長,似乎日長五厘,夜高一寸,不多久,到了一米來高,開始抽穗、開花、結果。小麥的花,若有似無,好象沒有花香,也看不到花瓣,隻在青青的向上直立的麥穗上伸出許多尖尖長長的刺芒,在雨後或早晨,掛滿露珠。過不多久,碧綠的小麥開始變黃,麥粒也在麥穗裏漸漸豐滿成熟。細細長長的中空的麥杆,支撐著日益沉重的麥穗,在春風中搖晃,收割的季節漸近了。
經一個冬天的消耗後,去年秋天的存糧,到今天的三、四月份,也漸己盡了,而最早的主糧小麥,此時將熟未熟,無以繼糧。常說的青黃不接,指的就是此時。人們的肚子空落落的,隻盼小麥早日熟,早點吃到新糧。
春天裏,比小麥還早熟的糧食,其實還有一種,這就是大麥。大麥幾乎與小麥同時種下,但比小麥早熟了那麽半個來月,隻是大麥是粗糧,是輔糧,隻充當豬飼料,而且產量也不高,所以盡管管理容易,成熟早,人們也很少種。在青黃不接時,有些人家實在無以裹腹,就向種大麥的人家要些來吃,以渡過困難期。
小麥由青到青黃,再到純土黃色的幾天後,就可收割了。此時江南的黃梅雨天未到,氣候往往是晴多陰少。在明媚的陽光下,一畝畝未熟的青色小麥,鑲嵌在一丘丘成熟的土黃色小麥田間,忽而一陣風過,掀起陣陣麥浪,煞是好看。
冬天下蛋,春天孵化的小麻雀,也在此時羽毛豐滿,可飛出來覓食了,隻隻張著新雀才有的金黃色嘴角的鳥嘴,停在樹枝頭,或從麥地上飛過,嘰嘰喳喳地唱山歌。
麥子收割後,早先播種、生長在麥田裏的棉花苗就露出來了,虛弱的幼苗在陽光的直射與雨露的滋潤下,開始茁壯地成長,奔向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