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博文
二十九.最後衝刺
不久大隊下來通知,要求準備參加高考的人報名。報名首先需要兩張兩寸標準照片。那個年代當然隻能有黑白照片,在十幾裏地外的鎮上隻有一家小小簡陋的照相館,周圍各農場大隊的近千名考生就指望這個照相館留影了。柱子利用到鎮上幹活的空餘時間抽空來到這裏,到了照相館一切要聽從照相師傅的指揮,這是照相行內不成文的規矩。啪啪的打掃一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二十八.臨陣磨槍
沒過兩天,遼寧日報刊登出了1977年高考招生簡章,考試時間定在12月1日和2日兩天。這次高考共有五門課程考試四張考卷,其中物理化學為一張卷,分數比例為60:40。同時,整整的幾個版麵刊登著可以報考的全部學校和專業。這年的高考不是全國統一的,而是由各省分別進行,因此各省的考試時間不同。城裏和鄉下就是不一樣,反映也是異常迅速,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二十七.學生時代
柱子上小學時正值60年代中期。用現在人的眼光來看,那個年代人們比較傻,國家一有什麽號召人民群眾真的就蜂擁響應。
柱子不是壞孩子,第一批就加入了少先隊。唱著少先隊隊歌,還有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的流行歌曲,無憂無慮的。唱著唱著還別說,真的在馬路邊撿到過一分錢,立馬跑到警察叔叔那裏交了上去,戴著紅領巾的小胸脯一挺,自我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二十六.恢複高考了
 修河堤結束趕回青年點的時候,除了夥食長和另外幾個人以外,其它知青都已經放假回家。人是都走了,菜園子裏麵的菜還在那長著,等一個月過去後那還不全部爛掉?幾個人一核計,吃吧!平時總是肚子餓的找不到北,這會兒有夥食長發話了,青年點這麽多人的白麵豆油還不隨便吃。煎餃子炒菜外加上青梅煮酒,柱子金寶小王度過了青年點生活最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二十五.平淡的日子裏
 插秧過後,農活一切如故。柱子今年不去扒秧除草了,生產隊安排看管青年點的菜院子。去年來了這麽多的知青,吃菜問題需要認真解決,隊裏把一大塊水田改為菜地,給知青種菜用。老知青了,隊裏在農活分配上也會適當照顧,看菜院子就沒有那麽累,自然也不會那麽挨餓了。
 這裏是鹽堿地,即便經過了灌水衝刷改良,呈沙狀的土質仍然發硬[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二十四.激流中的死角
 在跟車拉稻子這段期間期間,國家又發生了一個重大事件,廣播喇叭裏傳來了四人幫倒台的消息。這在北京上海是驚天大事,傳到了小村裏幾乎沒有什麽反映,至少社員和知青們沒有感覺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因此發生了什麽改變。本來嘛,皇帝輪流坐今天到我家,那是上麵的事情,不關老百姓的事,老百姓隻關心油鹽醬醋柴。從上到下,農民們最關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二十三.回城之夢
 插隊已經超過了一年,農活也基本幹過了一輪,也見習了招工的全部過程。看起來幹農活已經基本不成為大問題,可是饑餓這一關就沒有這麽好過了,社員家家不也是如此嗎?隻要在這裏多呆一天,就逃脫不了饑餓的折磨,大家當然不會甘心就這樣一輩子在這裏挨餓下去。可是不在這裏又會有什麽出路呢?自從有了挨餓受累的切膚之痛以後,每個人的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二十二.饑不擇食
 收割依然在緊張的進行著,沒有一個月是完不了的。與去年的情況不同,饑餓成了今年收割時柱子的最大問題。
 從插隊後沒幾天起,饑餓就開始時刻的陪伴著大家。當時的政策是這樣的:知識青年插隊的第一年由國家統一每月配給45斤口糧,粗細搭配。一年以後隨當地農村分配口糧,國家不再管理。在每天重體力勞動的情況下,每月45斤口糧已[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二十一.職業病
 小五的母親犯病了,胃病。這幾天,小五母親胃疼的比以往都厲害,怎麽都壓不下去。吃藥啊,不是沒有藥而是吃也不管用了。
 這個地區的主食是大米,當時蔬菜匾乏,大米飯吃多了胃酸就多。每天幹農活飲食沒有規律,饑一頓飽一頓的,時間久了很多人都患上了胃病----當地人的職業病,柱子也不例外。胃裏有了創口,胃酸多的時候自然要疼。最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二十.新的變化
到了拔第三遍草的時候,田裏農活就算暫時告了一個段落,大隊和生產隊往往利用這段時期,維修水利設施,說白了就是去挖溝培土。
柱子的羅鍋桶鍬早已扔到一邊不再使用了,換了一把腰板倍兒直的桶鍬,經過一番打磨弄得倍兒亮,安上一副鍬弓子,外加一把握在手裏粗細合適的鍬把,看上去應該得心應手。開始挖土時桶鍬還有點澀,過一小段時期,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6]
[17]
[18]
[19]
[2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