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路邊的水稻田---寫在上山下鄉30周年 (二十三. 回城之夢)

(2006-11-21 21:43:40) 下一個
二十三.  回城之夢

 插隊已經超過了一年,農活也基本幹過了一輪,也見習了招工的全部過程。看起來幹農活已經基本不成為大問題,可是饑餓這一關就沒有這麽好過了,社員家家不也是如此嗎?隻要在這裏多呆一天,就逃脫不了饑餓的折磨,大家當然不會甘心就這樣一輩子在這裏挨餓下去。可是不在這裏又會有什麽出路呢?自從有了挨餓受累的切膚之痛以後,每個人的回城期望更加與日俱增。回城啊回城,令每個知青朝思暮想魂牽夢縈。
 最時髦的要屬上大學了。最初上大學是要經過一定筆試程序的,經白卷先生張鐵生同誌那麽一折騰,考試給取消了,改為由各行各業選拔表現優秀的青年上學,原則上講隻要憑一顆紅心一手老繭。不過這基本是理論和招牌,實際操作完全靠關係決定,在小地方比參軍還要困難百倍。柱子周圍尚能見到幾個人去參軍,但絕沒見過誰去上大學,農場裏也沒聽說過。對柱子來說那是遙不可及的夢想,此參考項目可以絕對的忽略不計。
 其次就是參軍提幹,和當初插隊時一樣基本上沒有機會。再說了,如果能招工回城,提幹的機會也是一樣的,就不必曲線回城了。
 第三就是招工回城了。回城的選項比較多,也比較具有現實性,不過認真想想回城做什麽的時候就感到困難了。選項多是一般說法,具體到某個個體身上也許會變的很少。
 當工程師?那怎麽也需要個大學文憑吧。無法想像由一個實際上連高中都沒能畢業的人設計橋梁高樓大廈,也許蓋個鄉間茅舍修個圍牆之類的簡易建築還能將就過去。既然連上大學沒有列為選項之列,對不起,工程師夢就算永遠拜拜了。
 當技術工人?當個電工也許能行,高中一直擺弄無線電了嘛。雖然不是同一種電氣,很多基本原理是一樣的,融會貫通學起來應當沒有太大問題。就是工廠裏電工需要的可能不多,從軍隊轉業回來的人肯定也會選這個工種。競爭激烈中恐怕要甘拜下風,當上的可能性不大。
 當不了電工就當電焊工。當初學工勞動時還真練過一段電焊技術,用直流焊機,什麽平焊立焊點仰臉,樣樣都挺像回事的。敲掉外麵的防氧化保護層,裏麵的焊縫還算是比較均勻,受到了工人師傅的好評。如果有機會能爭取到幹這個,比試起來也不能算生手了,總是要有個學徒的階段吧,起點就是不一樣嘛。
 當汽車司機?汽車這麽少,位置基本都留給有技術專長的轉業汽車兵了。
 當中小學教師?挺不錯,估計理科類能夠勝任,當初在中學時不是搞過學生登台講課嗎?也曾經露過一小手呢,效果怎麽樣不清楚。到時候就看會不會有機會了。不過丟下了這麽長時間,恐怕有機會現在也難勝任吧。
 當個爐前工?三班倒,穿著厚厚的防熱工作服,戴著防熱輻射眼鏡,在煉鋼爐前用長長的鋼釺捅出鋼口的工作?也行,就是太熱了。那可是上千度的高溫,要不怎麽經常用揮汗成雨來形容呢?旁邊的汽水管夠喝,隻是要當心別掉到鋼水罐裏麵去。工資補貼高各種福利也好,現在外麵豬肉都是評票供應,煉鋼工人每人都有額外的食堂用肉票,每天中午吃飯時可是都有炸魚有炒肉片吃,就是肥肉多了點。行,爐前工也有魅力。
 當個鋼廠搬運工也湊合。也是當初學工勞動時,鑽到煉鋼廠房的下麵裝卸耐火磚,一個班男生一天下來竟也卸下了整整一火車皮50噸呢。現在經過這般鍛練更沒問題了,畢竟還算是在煉鋼廠內工作。
    還有大集體企業。這種自負盈虧企業比不了國營,工資待遇各種保障不如國營,鬧不好就饑一頓飽一頓的,人們都不願意去。到大集體企業的人就跟後娘養的差不多,年輕人連對象都不好找。不過也是城市戶口啊,總比在農村好多了。
 一切都想到了,選項真不能算少。可是那些都能輪上你嗎?真正招工分配的時候,就算招上你了,還不是叫你幹啥就得幹啥,哪有你挑剔的份兒,說不定是意想不到的工種呢?
 柱子不由得想起了城裏每天早上的大街清掃工。原來一直都是靠人工用掃帚一下一下的打掃,有一段時期搞技術革新,突然改為機械化掃大街。用一台手扶拖拉機帶著一個拖鬥,上麵用萬象輪捆綁了三把大竹掃帚。拖拉機一走動,掃帚就開始旋轉著清掃路麵,效率一下子提高了一個位數。每天早上天還沒完全亮,手扶拖拉掃帚就開始沿著大街小巷四處奔跑。隨著一陣陣的突突之聲,旋轉著的大掃帚就將路麵上的灰塵樹葉木棍垃圾什麽的統統橫掃到路邊,人們也隨之從睡夢中睜開朦朧的雙眼,準備新一天的工作。當然還有相當一部分塵土沾到了路邊人家的窗戶上,這就不歸清掃工負責了。這工種也是需要技術的呀,如果幹這個,幹不多久準得矽肺病!還不如現在老老實實在農村紮根幹下去呢。
     這裏也有真正紮根的知青,個別女知青與當地社員結婚成了家,有了自己的土屋和孩子。男人下地幹活,女人在家做飯照料孩子,農忙時偶而下地幹活,看上去生活實際上比知青們要好些。不過,要是男知青與當地女青年結婚,那可是知青下地幹活養家了,目前這裏還沒發生這種情況。
 想歸想,那是夜深人靜時的事情,白天還必須回到現實當中來。稻子剛剛割完,隊裏就安排柱子跟馬車拉稻子,搭檔是一位50多歲的社員,知青們都稱呼他老哥。跟馬車拉稻子不是輕巧活兒,馬車能裝很多稻子。隊裏沒有幾掛大車,為了盡快將稻子送到場院,每次都裝得滿的不能再滿了為止。下麵人用鐵的二齒叉子往車上送,老板兒在車上裝,最後拿棒繩捆上勒緊。馬車跑起來已經是晃晃悠悠的了,如果趕上在哪個路口翻車或者散開了,再裝車比開始時還費勁兒。這時節不大下雨路麵好,這馬兒也跑得飛快,一天裝卸幾遍稻子還真挺累人的,不如挑稻子了。但是還比較自由,裝卸間隙坐在馬車上時可以跟老哥聊聊家常。
 要說老哥也是50多歲的人了,怎麽知青還叫他老哥呢?在這地方,隻要家裏沒有知青那般大小的孩子在一起幹活,知青一般都習慣稱比自己年齡大的為大哥,年齡跨度可從20多歲到50多歲不等,社員的孩子們就稱呼知青:大餿(叔)啊。剛到隊上那會兒,冷不叮被對麵一個孩子稱為大餿,還挺不習慣的,怎麽就一下子長了一個輩份,這會兒早就習慣了。
 這老哥看上去慢條斯理斯斯文文,其實也是隊裏誰也惹不起的一大光棍。從20多歲就給地主趕大車,一直趕到現在,什麽牲口沒調教過?肚子裏的故事自然有很多,裝完稻子坐上馬車,兩人沒事就扯上往事了。老哥是貧下中農出身,根紅苗正,說話自然就沒有許多顧忌。問他解放前怎麽挨的餓。人家說了:解放前沒餓著,60年可是餓壞了,四丫頭那會兒才兩歲,餓的渾身都浮腫咧,差點兒沒過去。有沒有餓死過人?還沒聽說村裏餓過死人。那地主肯定是剝削你了,不會是給你吃糠咽菜吧?那地主不給我吃高粱米水飯小蔥拌豆腐,我給他幹麽?牛!趕車最遠去過哪裏呢?最遠經山海關到過關內。奧?給鬼子拉軍火。那鬼子不打你嗎?不跑就不打。這軍火可是用來打八路軍的呀,怎麽不找機會跑掉?哪敢那!叫鬼子逮著不立馬給你癟了還饒了你。老哥的經曆真的挺豐富呢!那算啥呀,你那三大爺當年修疙瘩樓水庫,那銀(人)那!撓渥撓地,打著國旗唱著國歌。柱子差點沒笑出聲來,怕不是五色旗偽滿洲國歌吧。
 就這樣,哥倆搭伴兒拉稻子一路幹到了最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