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博文

有論者謂,保羅神學中,原罪是無條件的已然,得救隻是有條件的未然,那麼全無分辨善惡能力的罪人,根本就是一個完全無告無助無可奈何的現實,他如不選擇重生,反選擇了「重死」,上帝都不當視之為罪。若杖縊?裕??澆痰木融H教義,豈非陷入了困境?
保羅神學的原罪,不一定要解釋成是無條件的;其得救的條件,有人類的自由意誌,也有上帝的救恩,而意誌與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宗教的高峰經驗,常是忽然為完全超乎一己小我之他者所擁有,人才恍然醒悟,原來不是我可以找到真理,而是真理找到我!不過這種經驗的優越感,事後時或使人在不自覺間以為自己擁有了真理。
從為真理所擁有,滑落到擁有真理,乃在電光火石之一念,這一念之來,可以無聲無嗅,仍然在自我感覺十分良好之中,吞噬掉我們整個人。
筆者所以一再回應成義和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上網是為彼此增進了解,而非製造緊張,尤其在宗教論壇,熱心虔盞男磐劍?徽撔叛霰塵埃?嘈艖?紩?寫斯滄R。
在網上,如公教徒把因信成義的教義表白了,用自身禮儀和神修的經驗印證了,也就差不多了,因為新教徒已足以認識到在改教的因信稱義問題上,原來的教會傳統中的救恩觀念,並不能簡單以為已經過時了。
同樣的情形,新教徒的因信稱義完全於經有據,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近日壇子裡為公教和新教的成義或稱義以至救恩問題,出現了不少爭議,其實這種爭議已有五百年歷史,如按這麼爭下去,還可以再來五百年!
現在有了萬維網的好處,是爭議公開化,人人可以看到唇槍舌箭的來龍去脈,論辯雙方不能再關著門光向自己人說:我們最後贏了!
天主教徒引羅馬人書2:6-7,說:「祂必照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凡恒心行善,
尋求榮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因信「成義」或「稱義」,中文之別,屬公教和新教譯文之異,在英語裡都是「justification」,拉丁文神學術語同為「DeIustificatione」。
一九九七年更正教信義宗和天主教會的《有關成義教義的聯合聲明》,是部分歐美信義宗教會聯會與天主教會之間,達成的成義教義基本共識,表達兩派中對因信成義理解之同,但同時並不排除理解之異的存在,歷史上因此教義爭執而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有謂希伯來人稱至上神為shaddai,音近中文經籍中之「上帝」,以粵語讀出,尤見聲似,因信此為華夏民族古已信奉耶和華上帝之證。
按shaddai之來文為形容詞,經文以ElShaddai稱呼上主,中文聖經繙譯作「全能的上帝」或「全能者」,最常見於《創世記》與《約伯記》。shaddai改作名詞形式乃為shad,習慣不作「上帝」之稱,經文中用作「乳房」義,如伯3:12「…為何有奶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6-09-05 10:57:49)

最近新來的一些網民,一會兒說統治階級利用宗教騙人,一會兒說宗教騙人,一會兒又說教徒騙人……這忽然間鋪天蓋地的一口同音,使小小的論壇,頓時好像回到幾十年前的神州大地,進入對和尚尼姑神父修女牧師傳道阿訇教長及一眾虔盞慕掏絞┮鄖逅愕撓陌禋q月。
我們眼盯熒屏手敲鍵盤耳聽八方心向世界的網路人,真就這樣給送回過去嗎?我們有必要在這樣的怒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十、佛教在亞洲早現疲態,現代化狂飆當前,更乏空間。
──宗教,如果像佛教如此消極出世,於人何益?
佛教走出印度,南傳經海路至東南亞;北傳經陸路穿過中亞到中國,第四及六世紀輾轉抵韓國日本,六世紀越南接受中、印陸海兩路傳教;東傳經山路爬越世界之巔七世紀入西藏──以上三路合為佛教擴張之第一波。韓、日、越漢化,故佛教都受中國影響。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三、印度教憑一大堆雜亂神秘經驗惑眾,缺乏思辨與係統。
──宗教,為甚麼像印度教那樣亂七八糟竟又源遠流長?
吠陀、奧義、梵歌三源,乃為天啟shruti,後世繼以民間史詩、聖者事紀之遺傳smriti,給予補充。口述傳統不斷成文,經典大量增生,數量之多,舉世無雙,然千帙萬卷,一本吠陀。印人長於背誦,尤其慎重保存記憶,婆羅門可以準確無誤地把經文從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伊斯蘭是和平的宗教。在古蘭經裡是;在過去與猶太人、基督徒、印度教同創和平相處的歷史是;在今穆斯林佔多之國家,及在非穆斯林國家多元化之社會,凡遵經革俗以智慧和善言勸人遵循主道,仍然都是:和平的宗教!
這麼基本的事實,應該是常識。可惜偏離主道的恐怖主義,無端留給公眾炸彈巨響和鮮血渲染,於是世之偏見跟一知半解得以有機會聯手,能夠把現[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56]
[57]
[58]
[59]
[6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