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我們都在認識真理,並不擁有真理。

(2006-09-05 10:57:49) 下一個

上網是為彼此增進了解,而非製造緊張,尤其在宗教論壇,熱心虔盞男磐劍?徽撔叛霰塵埃?嘈艖?紩?寫斯滄R。

在網上,如公教徒把因信成義的教義表白了,用自身禮儀和神修的經驗印證了,也就差不多了,因為新教徒已足以認識到在改教的因信稱義問題上,原來的教會傳統中的救恩觀念,並不能簡單以為已經過時了。

同樣的情形,新教徒的因信稱義完全於經有據,有自己係統神學整然的陳述,及信徒重生親歷、靈修體驗的表白,公教徒也當知道這是一不可移易的現實,新教徒如已盡責解釋,有關的申訴便可以告一段落了。

完整的真理,隻在上主那裡,我們任何人和地上任何的團體,擁有的隻是一種真理的認識。人類曉得真理,與曉得自己隻認識真理而非擁有真理,二者其實一樣重要,若沒有這一認知的平衡,我們終竟會昧於真理。

正因為認識到我們隻是認識真理,我們才會開放心靈,學習細聽,努力看清,對聽不順看不慣的東西,並非先排斥,而是盡所能容與如實呈現。

個人長進之途如此,集團的實踐亦如此。世間沒有擁有真理的團體,包括基督在地上的教會。歷史告訴我們,越是強調擁有真理的領袖和團體,常常變成其所要關愛的同胞的傷害,改教時期的公教、路德宗、改革宗,甚至連常受迫害完全被邊緣化的重浸派,都難盡免這種罪過。

認識真理是個過程,不是終局。教會及禮儀作為信眾蒙受聖寵的恩具,絕不能代替個人在上主麵前因信心而被稱為義人的救贖動作,這乃路德的認識。路德視這「宣告為義」的動作為「外在的稱義」,係十架已完成的客觀不變「法庭行動」actus forensis事實,信徒一切成義成聖的內部動作都不能不以之為根本。

卡爾.巴特認識這稱義雖也重要,但尚非基督教的中心課題,上主的揀選及祂在基督裡預備的救贖,是祂與人類的永遠盟約,方恒為教會的真正重心。身為自由主義的帶頭人之一,巴特重新再把更正教神學回向聖經,這一調整不僅在主流更正教會得到一定響應,還得到不少分離基要派的歡迎,即或仍對其聖經歷史性立場保留懷疑。巴特歸回基督裡聖約之完成,不囿於單一意義之稱義,所以其「唯有藉信稱義」Sola Fide與路德的觀點稍別,並不直接排斥善工Good Work,因而又同時能獲得天主教神父漢斯.龔認可,以此與公教神學之「主體成義」,相輔相成互為補充。隻是龔氏曾為其「可疑」 的思想受到公教訓導權方麵注意,有些天主教著作隻願稱之神父而未能坦然承認其神學家地位,即使龔氏在德國杜賓根大學擔任宗教神學教席,在界內具有國際的影響力。

我們不是救贖論專家,這裡也非神學論壇,以上成義問題之例,能給予我們的不是真理對錯的答案,而是看到真理認識這一開放過程。傳統的新教與公教在有關論題上其實非處於一條直線的兩極,而是經由巴特和龔等努力,不同真理認識可以形成一個足以環迴的線路,留下讓我們繼續悠遊其間的餘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