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園

野草的樂趣就是瘋長。而且,雜草叢生的地方才是最自然、最接近本質、最能觸摸到心跳的地方。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博文
(2007-01-11 08:56:19)
俺的腦海中,時不時會浮現出各種各樣的英雄形象,蜘蛛就是其中之一。
瞧,它不光是才能出眾:隨心所欲地織網,既快又好,且紋絲不亂。其它方麵,它也照樣突出:
有耐心。結好了網後,立馬就是一幅薑太公釣魚的樣子,一切隨緣,悉聽尊便,直到願者上鉤。
不抱怨。有吃,就飽餐一頓,沒吃,就愣餓著。趴在網上,悠閑自得,冷暖自知。
不嘩眾取寵。哪兒[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07-01-10 09:49:45)
依山傍水,是謂山水。
山之剛,恰如水之柔。剛柔並濟,是謂和睦。
水不在深,有浪則柔。又如“一江春水向東流”:大浪淘沙,永不言還。
山不在高,有岩則剛;又如“刺破青天鍔未殘”:壯誌淩雲,永不言敗。
山將根深藏於水底,卻不墜青雲之誌;水把山擁入懷抱,卻並不流連忘返。
山連著水,水連著山,唇齒相依,如影隨形,如詩如畫,如歌如泣,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2007-01-07 12:20:43)
孔子有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話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就不容易了。誰要能做到的話,就真的達到了人生的大境界。
依南懷瑾的解釋[1],就像打太極拳,知道對身體有利益,是知之者,天天打,是“好之者”,可是摸兩下,覺得今天好累,明天再打,那就還不是“樂之者”。
可為什麽會樂呢?聖人自己沒解釋,南懷謹也沒解釋。也許這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0)
(2006-12-29 15:18:01)
今天,兒子不聽他媽媽的話,為了一件什麽事還想辯解,被我止住:
“不要狡辯。”我正色道。
“什麽是辯?”他疑惑地問道。
“辯就是Argue的意思”我解釋道。
“為什麽是‘Jiaobian’?——Itdoesn’tmakeanysense.”他自言自語地說道。
"腳怎麽辯?”原來,他把“狡辯”當成了“腳辯”(FootArgue)。
我不由得大笑,再也沒法繃著臉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06-12-27 22:05:39)
職業的設定,當然取決於社會需求,就像任何一種產品或是一種服務,都是因為有了需求才得以存在的道理一樣。人們籍由商品交換,各取所需,並以此來實現自己的生活目的。
接下來,社會對某種職業的肯定,則通過報酬來加以體現。一般地說來,在同一領域,掙錢多的,其職業的重要性就要大些,比如CEO就比其他的人要掙得多些,傑出教授又比普通教授掙得多些。然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2006-12-25 10:01:08)
攝影在構圖上講究黃金分割。凡是符合這一分割的,造型上就會有美感。數學上將這種分割稱為0.618法。單變量的優選法,就是以這一比值為準,尋找兩個數值之間的最佳點。比如,0到1之間,這個最佳點就是0.618。
俺不懂數學,故並無資格在此普及優選法。隻是自己覺得這個數值非常的奇妙,就忍不住要借題發揮。對於一個外行的胡言亂語,大家就隻當是看"關公戰秦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6-12-24 21:08:18)
胳肢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無論我們自己怎樣胳肢自己,都不會覺得癢。可要換了別人來胳肢,那就會覺得奇癢無比,忍俊不禁。由此看來,人的構造中,一定是隱藏著某種機關:如果想要產生源自靈魂的觸動,則一定得依賴於與另一個完全獨立的,真實的個體的互動才可以辦到。換句話說,要獲得癢的感受,並且發出咯咯的笑聲,則必須靠另一個人對其“胳肢”才行。也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06-12-19 18:14:46)
竊以為,貧寒之功效大抵有二:一曰勵誌;二曰感恩。據此美德者:雖潦倒然挺拔卓越;雖窮困然富庶超凡。
貧困,挑戰人之筋骨:不勝其勞,不勝其苦,不勝其愁,不勝其煩,不勝其困,不勝其乏,不勝其饑,不勝其寒,不勝其痛,不勝其病,不勝其擾,不勝其卑,不勝其難,不勝其迫.....,是故:窮則思變。
進而勵誌圖存。此可謂:迷途之人,遙望北鬥;沉淤之蓮,[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06-12-16 20:58:57)
當她從小巷中迎麵走來時,我立刻覺得眼熟。剛想打聲招呼,卻擔心認錯了。錯愕之間,竟與她擦肩而過,我忙回頭探問:“你是楊紅?”她愣了一會,竟脫口叫出了我的名字。
"好久不見!"我說。
"差不多有二十多年了吧?"
"你沒怎麽變。"
"你也是。"
"你和其它中學同學還有聯係嗎?"
"有啊。對了,你現在在什麽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2006-12-09 12:25:13)
(1)任務菜
兒子經常會自己定出各種各樣奇怪的規則,這讓與他一道玩的小朋友有時無所適從。我告知其曰:不要強迫別人……
一天,我又像往常一樣地給孩子的碗中分菜。這是我們家的規矩,不愛吃的菜,吃也得吃,不吃也得吃,故稱任務菜。
“爸爸,你為什麽要強迫別人呢?”兒子振振有詞地說道。
咳,知道什麽叫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吧?
(2)有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3)
[<<]
[26]
[27]
[28]
[29]
[30]
[>>]
[首頁]
[尾頁]